【北京榮寶秋拍】春風濃艷·王雪濤作品專場精品賞析
日期:2020-12-15 15:02:52 來源:北京榮寶
拍賣
>【北京榮寶秋拍】春風濃艷·王雪濤作品專場精品賞析
在現代花鳥畫家中,王雪濤的小寫意獨樹一幟,有廣泛的觀眾群,眾多的追隨者。如果說存在著一個事實上的雪濤畫派(多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地),并不是夸張之辭。設色紙本 立軸
鈐印:王雪濤印
款識:雪濤。
說明:此作品即將著錄于《春風濃艷·王雪濤花鳥作品集Ⅱ》,榮寶齋,2021年。
65×38 cm. 約2.2平尺
RMB: 100,000-150,000
設色紙本 鏡心
鈐印:雪濤、傲雪居士、瓦壺齋
款識:雪濤寫于瓦壺齋之晴窗。
說明:此作品即將著錄于《春風濃艷·王雪濤花鳥作品集Ⅱ》,榮寶齋,2021年。
27.5×33 cm. 約0.8平尺
RMB: 180,000-250,000
近代以來的花鳥畫流派紛呈,名家輩出。如“金石派”大寫意畫家吳昌碩、陳師曾、王個簃、朱屺瞻、吳茀之等;將金石畫風與明清寫意花鳥鑄為一體并形成獨特風格的齊白石、潘天壽等;遠承宋代院畫傳統的陳之佛、于非闇、謝稚柳等;融中西或中日為一爐的劉奎齡、高氏昆仲、馬伯逸等;發揚明清兼工帶寫傳統的任伯年、居巢居廉兄弟、王夢白、李鶴籌、汪慎生、張其翼、陸抑非、張大壯、唐云等;追求寫實性表現的徐悲鴻、郭味蕖等……。王雪濤近師齊白石、王夢白,遠紹青藤、白陽、八大、新羅,其成熟時期作品,皆從小寫意畫法變化而出。他早年曾就學于北京藝專西畫專業,有很強的寫生能力,這對其寫意風格的形成也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設色紙本 立軸
鈐印:癡絕
款識:遲園寫。
說明:此作品即將著錄于《春風濃艷·王雪濤花鳥作品集Ⅱ》,榮寶齋,2021年。
83×42.5 cm. 約3.2平尺
RMB: 150,000-200,000
王雪濤花鳥畫,大略可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約30-40年代)作品多水墨淡色,秀勁而清雅,可以明顯看出新羅與王云的影響。中期作品(約50-60年代中),在堅持以水墨設色的同時,加重了色彩的分量,相對于早期作品,趨于厚重鮮麗,筆墨更加精純,已經沒有摹仿前人的痕跡,呈現出鮮明的個人風格。晚期作品(約70-80年代初),用筆趨于粗壯老辣,施色更加濃艷,漸失中期作品的精整。但三個時期也有一以貫之的因素,這些因素與時代審美趣味的轉移、畫家的內在氣質都有深刻的聯系。這些因素,似可用“真”、“麗”、“活”和“巧中見拙”來概括。試加釋說:
設色紙本 立軸
鈐印:王雪濤印
款識:雪濤寫。
說明:此作品即將著錄于《春風濃艷·王雪濤花鳥作品集Ⅱ》,榮寶齋,2021年。
67.5×45 cm. 約2.7平尺
RMB: 250,000-350,000
傳統文人寫意以“不似之似”“離形得似”為宗。但是,大畫家創了格,后人如法炮制,“不似之似”成為一種公式,就失去它固有的價值了。近現代不少畫家的作品亦可說“不似之似”,但毫無生氣,因為它是摹仿來的,不是畫家自己從對象世界中提煉出來的。針對此傾向,許多革新家倡導寫實,借鑒西法。“五四”時代入北京藝專的王雪濤,接受了這一時代思潮的影響,曾入西畫系,在研究傳統的同時強調寫生寫實。他常說:“我的畫是從觀察和喜愛自然界開始的。”據說雪濤先生留下的寫生畫稿不下數千幅。重視寫生的成果之一,是使他筆下的花卉、草蟲、禽鳥形象豐富多姿,擺脫了前人和流行的既定程式。成果之二,是使他的花鳥造型由臨摹得來的程式化“像似”返歸由寫生得來的似與真。他筆下的種種動物花卉形象,都有恰當的比例,準確的結構,比前人的寫意花鳥更重視細節的描繪,因而作品更接近感覺的真實。對于雪濤花鳥的這種似與真,人們看法見仁見智,但有一點是公認的,即他跳出了流行的模擬風和公式化,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貌。
設色紙本 立軸 1963年作
鈐印:王雪濤印、花香深處
款識:張帆、一亢同志儷正。癸卯夏,雪濤寫。
鑒藏印:敘古齋鑒賞印
說明:
1.上款人張帆是三十年代上海童星,13歲進入由黎錦暉創辦的“明月社”,和黎明健(即郭沫若夫人于立群)同臺演出,并產生了深厚的友誼。后與著名編劇、收藏家徐一亢先生喜結良緣,兩者共同為中國的電影事業做出杰出貢獻。
2.此作品即將著錄于《春風濃艷·王雪濤花鳥作品集Ⅱ》,榮寶齋,2021年。
94×54 cm. 約4.6平尺
RMB: 350,000-450,000
設色紙本 立軸
鈐印:雪濤、雪濤四十后所作
款識:傲雪居士雪濤寫意。
說明:此作品即將著錄于《春風濃艷·王雪濤花鳥作品集Ⅱ》,榮寶齋,2021年。
95.5×31.5 cm. 約2.7平尺
RMB: 100,000-150,000
王雪濤重視筆法,不乏筆墨精彩之作,但總的來說,他更強調賦色。早期作品色彩清雅,也是一種“麗”。中、晚期作品,為了適應時代與大眾的要求,其賦色趨于濃艷;明度高、色相單純、巧于對比、溫潤響亮;置身于他的畫展,有置身于春天盛開的花園之感。適中的水分,靈巧的用筆,飽和的色彩,總是刻畫出自然對象的生機與嬌艷,而無一般文人繪畫常見的寂寞荒寒的景色(這些也是一種美)。他突出大自然充滿生機的一面,如花朵的嬌嫩、羽衣的華美、蟲翅的透明。一般說來,艷易俗,容易流于“富貴氣”,因此文人畫家多寧淡勿濃、寧素勿艷、寧朦朧勿清晰。吳昌碩、齊白石喜賦艷色,但多數情況下必伴之以濃墨以形成一種視覺心理補償,達到“避俗”或“變俗為雅”的效果。王雪濤畫小寫意,不可能施以吳、齊式的大片濃焦墨。他溶之以淡墨、赭墨,襯之于加赭加墨的綠色,或在明艷中尋找色調的和諧照應,因此,他的畫并不流于所謂大紅大綠之“俗”。
設色紙本 立軸 1973年作
鈐印:王雪濤印
款識:癸丑九秋寫此,應文祿同志之屬。雪濤時居首都。
著錄:《1979年掛歷》12月,中國遠洋運輸公司,1979年。
說明:此作品即將著錄于《春風濃艷·王雪濤花鳥作品集Ⅱ》,榮寶齋,2021年。
98×58.5 cm. 約5.2平尺
RMB: 700,000-800,000
王雪濤筆下的花鳥有一種“活潑潑地”特色,靈動、富于情趣,生命力活躍。疾飛的小鳥、舉臂的螳螂,鳴叫的草蟲,戲水的鴛鴦、起舞的仙鶴、欲斗的公雞,都是動態的、活潑的,顯示著蓬勃的生命存在。在他的作品里,極少那類冷寂的、懶洋洋的情態。中國人的自然觀,強調人和自然的和諧,不像西方人那么強調人與自然的對抗,人對自然的征服。在中國人描繪自然的作品里,總有一種親切的人生和人情的味道,而絕少西方繪畫里面對神秘自然的那種無邊空漠感,或者對于獵物(如一只被打死的野雞、被剖腹的魚)的殘酷掠取的欣賞。唐人詩句有云:“一草一木棲神明。”這神明不是人格神,而是跳躍、婉轉的自然生命的律動。但中國花鳥畫在這個總特色之下,又各不盡同。一般工筆作品,作家作品多注意于自然本身的情態,一般寫意作品,多借自然物寓寄主觀情思。王雪濤繼承了畫家畫的傳統,又吸收了文人畫的表現技巧,但不喻寄象征——即便他在蒙受政治冤屈時期,也從不像古代文人藝術家那樣,借筆墨以“吐胸中塊磊”,而依然衷情于對自然對象、生命情態的精心刻畫。譬如他畫雄雞,就不借以喻比什么觀念、愿望(如徐悲鴻的《風雨雞鳴圖》),雞就是雞,就是招人喜愛的、充滿活力的家禽,畫家的感情,就注于其中,觀者從對象的活躍生命中,可以引發出對生活和生命的自我意識。
設色紙本 鏡心
鈐印:遲園、王雪濤印
款識:雪濤寫。
說明:此作品即將著錄于《春風濃艷·王雪濤花鳥作品集Ⅱ》,榮寶齋,2021年。
107.5×56.5 cm 約5.5平尺
RMB: 300,000-400,000
雪濤的畫,以巧取勝,這也是大家所認可的特點。文人畫提倡“寧拙勿巧”,突出一個“拙”字。我們所熟悉的金農、吳昌碩、齊白石的作品,也都強調“拙”的造型與用筆。“拙”易“生”,“巧”易“熟”;“拙”易“雅”,“巧”易“俗”,這是大家都熟悉的道理。但“巧”并不必然地導致“熟”與“俗”,“巧”與“拙”也可以轉換與互用,惲南田的沒骨花也屬巧的一路,但也很高雅。雪濤在特別的時期、特定的文化環境中創作的某些作品,想求得“雅俗共賞”的效果,或巧得有些過,或色彩之濃艷近世俗,但總的看,他的作品還是“巧中見拙”的。這個“拙”,主要體現在他用筆的圓中見方,墨色的沉著等。這種用筆用墨的特點,也體現于他各個時期的作品。
設色紙本 立軸
鈐印:老雪
款識:寶玉弟之屬。雪濤寫于首都。
說明:
1.上款人“寶玉”為谷寶玉,號花翁,百花軒主,藝術大師李苦禪、王雪濤入室弟子。1939年生于青島市。曾任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官員、IBC 英國劍橋大學國際名人傳記中心顧問、香港世界藝術家聯合會藝術總監、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海洋大學國畫教授、青島中國畫研究院院長等職。
2.此作品即將著錄于《春風濃艷·王雪濤花鳥作品集Ⅱ》,榮寶齋,2021年。
69×45 cm. 約2.8平尺
RMB: 300,000-350,000
設色紙本 立軸 1963年作
鈐印:王雪濤印
款識:癸卯二月,雪濤寫意。
鑒藏印:潭啟龍收藏章
說明:此作品即將著錄于《春風濃艷·王雪濤花鳥作品集Ⅱ》,榮寶齋,2021年。
90.5×59 cm. 約4.8平尺
RMB: 250,000-350,000
形象的真、麗、活和巧中見拙,作為雪濤花鳥畫的個性,不是偶然孤立的。求似求真,求鮮艷熱烈,求動而不求靜,作為一種審美要求,與近代以來城市觀賞者頗有關系。上海、北京、廣州、天津等近代開放性城市的美術觀者,已大不同于古代封閉性城市的士大夫欣賞層,近代科學文化、商業文化對城市觀者的影響,是使他們遠比士大夫重視現實物質利益,而與士大夫們的遺世獨立、清高脫俗大不相同。他們更喜歡刻畫逼真的、更加世俗化的藝術,近代以來的畫報美術、商業美術、月份牌年畫、彩塑藝術(如天津泥人張)、肖像藝術等等,都顯示著這一傾向。甚至被冷淡的郎世寧畫法也重新受到稱贊(如康有為)、也復活起來了(如劉奎齡、馬晉的繪畫),而接受西方寫實畫法的近現代油畫、中國畫,就更不用說了。王雪濤花鳥畫毫無疑問與這一時代思潮有密切關系,即它間接、曲折地表現著近現代人對外在世界,物質世界和官能感覺世界的一種肯定。它不是對“雅”的傳統的反叛方式,乃是補充的、化雅為俗、化俗為雅的中和方式。其雅俗共賞的特征即由此而來。設色紙本 立軸
鈐印:王雪濤印
款識:雪濤。
說明:此作品即將著錄于《春風濃艷·王雪濤花鳥作品集Ⅱ》,榮寶齋,2021年。
67×34.5 cm. 約2.1平尺
RMB: 80,000-120,000
王雪濤的花鳥畫有眾多的繼承者,他創造的爭奇斗艷的自然世界,還會繼續顯示出生命力,人們將永遠感念這位杰出的畫家。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