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鉤沉輯佚 致敬收藏
日期:2020-12-14 09:22:16 來源:北京保利
拍賣
>以鉤沉輯佚 致敬收藏

得益于工作性質,保利拍賣的業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常會投入到單件作品的個案研究之中。如一件古代書畫的傳承流轉,一件近代書畫的畫里有話,一件官窯瓷器的造辦處檔案、陳設檔等。這種以市場新現的一手實物,配合文獻、公私館藏而縱向發掘的研究方法,可以說是拍賣企業特有的“二重證據法”,也是身處文物實物工作和市場前沿的我們,所獨有的便利。
而在發掘過程中,一些細枝末節,又往往非常具有學術和研究價值,值得鉤沉。

比如剛剛結束的2020年秋拍,古代書畫夜場中文同、蘇軾的《墨竹卷》(lot 1068),其獨特的裝池形式,便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初識是卷,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文同所繪墨竹,還是蘇軾所題跋語,皆為豎式,而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卻是手卷。如此不尋常的裝池形式,顯然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小問題。

直幅橫裝的代表作:馬愈 《臨繆佚山澤雜樹軸裝卷》
故宮博物院藏,編號:新00146617
在翻閱著錄,略加整理之后,我們暫時查找到這種直幅橫裝的作品約六、七件,其中最著名的是宋徽宗所繪《聽琴圖》?!堵犌賵D》著錄于《石渠寶笈》三編,該書中記載《聽琴圖》的裝池形式為直幅橫裝。嘉慶年間曾以賞賜出宮,再入故宮博物院時,該作品已經被揭去原裱,改裝為一件立軸,滄海變桑田。另有直幅橫裝的作品,如南京博物院所藏吳鎮《松泉圖》,弗利爾美術館所藏尉遲乙僧《天王像》等,這類直幅橫裝的獨特形式,乃是宋代宣和裝的一種,于今所見“文畫蘇題”,亦然。又如,在2016年秋拍中,宋玨的《觀物之生》(lot 4036)冊上,有“自娛”一印。查《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后,發現該印被歸于周亮工名下。但該印所處位置,決定了此印為收藏印的可能性非常小。這仿佛又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小問題。在學習諸位時賢學者的文章之后,我們發現,該印應為宋玨的自用印?,F藏上海博物館的一件原歸于董其昌名下的《各體古詩十九首》卷。經凌利中老師考證,該卷的真正作者亦為宋玨。具體考證過程,詳見凌利中老師《董其昌〈各體古詩十九首卷〉辨偽及作者考》一文。

宋 玨《觀物之生》冊
北京保利2016秋 Lot 4036
巧合的是,與《觀物之生》冊相同,《各體古詩十九首》卷上,也有“自娛”一印,且處于引首章的位置,不符合前人鑒藏印的鈐打習慣,這讓是印是周亮工鑒藏印的可能性更加渺茫??梢哉f宋玨的《觀物之生》冊中“自娛”一印,可與凌老師的觀點互證,同時證明《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中,該印的歸屬有誤。

宋玨的《觀物之生》還可見于羅振玉《雪堂金石書畫展覽目錄》,該目錄是羅振玉為振災舉行的展賣會目錄。該目錄中,此宋玨冊標價五佰元。同時展賣并于日后現身拍場的孫雪居《仿馬遠十二水圖》卷,當時的標價僅為四佰八十元。這樣的明碼標價,為我們研究民國時期藝術品收藏的定價體系,分析各時期的收藏偏好,提供了非常難得的實物依據。
以上二例,僅是日常工作的集錦;以上二例,也是我們對日常工作的態度。
萬物有靈,萬事有緣。能在今日有緣、有幸與古跡相互觀照,非鉤沉輯佚之態度,無以敬收藏。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