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3:30,突然看到朋友圈朱洲老師所發的泣告。
朱松發老師走了。

記得很早以前,就有幸欣賞過朱老的大作,只覺筆重如山,氣魄剛烈,似有梅香躍出紙面,縈繞梁間。
后來入職卓克藝術網,發現大家的辦公桌上,都有一本朱老的作品臺歷,才知道原來卓克創始人牛育民先生與朱老關系莫逆。
就這樣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朱老的作品臺歷,一直相伴。
所以卓克的同事們對朱老一直有一種莫名的親近,哪怕他極少參加展覽、筆會等社交活動。我們經常會去拜訪朱老,同事們會在途中買些花——朱老家有一個自制的大花瓶,闊口長身,所以每次都要挑選桿莖長一點的各色鮮花搭配。
朱老喜歡我們送的花,會夸獎同事花挑得好,插得好,就好像是表揚自家的孩子。他也會和我們聊聊閑話,關心我們的工作,談自己的創作。

黃山松云 144cm x 366cm 2019年作 朱松發作
我們也喜歡圍觀他畫畫的樣子,就好像是仰慕魔法師的一群孩子,眼看著一幅美不勝收的畫作在他筆下呈現,猶如見證奇跡。
我這個人,有些拙于言辭,很少敢厚著臉皮求人。有一次和居上酒業周玉峰說到品牌文化,周董事長就說想請位藝術家題寫“居上原酒”。不約而同的,我倆都想到了朱松發老師。不知怎的,我竟當場就拍著胸脯說可以促成這件雅事。而收到請托后,朱老也居然就欣然答應了。
等朱老先將所題“居上原酒”的照片發來,我立刻就轉發給周董事長,我們都覺得這幅字寫得好,字字千鈞,極具視覺沖擊。周董開心極了,直說要讓朱老嘗嘗封壇好酒。所以取字的那一天,我們不光帶了花,還帶著酒。

后來景德鎮的酒瓶廠家說這幅字有風骨,普通瓶子根本配不上,得請藝術家專門設計,于是又去麻煩朱老。朱老嘀咕了一句:“這事還沒完沒了了呢!”卻還是拿來紙筆,畫了兩種款式的瓶子,然后笑呵呵地說:“瓶子要是做得好,我再給你在背面畫一朵梅花!”

那天,我跟朱老說起了三瓜公社文化小院,懇請老師到村里轉轉看看,泡泡溫泉。朱老頗有興致,仔細聽了我關于三瓜公社的介紹,關于文化小院的構想,還把朱洲老師叫來,說三瓜公社很近,還有溫泉。
2020春節前,朱洲老師打來電話,說打算帶父親來三瓜泡溫泉。我驚喜之下趕緊安排,卻惜因天氣變化未能成行。緊接著,疫情接踵而至,一晃眼,就又是一個春夏。
10月初,我還和朱洲老師說一直盼著朱老來三瓜,他說等父親病養好了就一定來。

瀟灑最宜三兩點 好花清影不需多 136cm x 68cm 2006年朱松發作
10月17日,于興洋老師在時代美術館辦展,展覽主題“案上云煙”是由朱老題寫的。但朱老未能參加開幕式。11月初再聯系朱洲老師,說還在修養。
然后,噩耗傳來。看著朱洲老師“為免家母過度悲傷,近期謝客”的文字,我還覺得不真實,就呆坐在那里,回想著和朱老交往的點滴,許久才回過神來,在朋友圈發文“驚聞書畫大師朱松發仙逝,此前一直說來三瓜看看,卻未來,人已去”。
牛育民先生評論了我發的朋友圈:“新安繪畫史上重要藝術大師!”
看到這行字,我不禁淚目。
世間再無朱松發,只留梅花香人間。
以上,謹祭。
石雅亮
12月11日凌晨
于三瓜公社文化小院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