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日,木木美術館798館迎來著名意大利藝術家喬治·莫蘭迪在國內的首次美術館個展開幕,此次展覽呈現了藝術家包括油畫、蝕刻版畫和紙上作品在內的逾八十件重要作品。今年(2020年)是莫蘭迪誕辰130周年,這位20世紀意大利最偉大的畫家在中國舉辦的這場展覽是亞洲最大型的一場展覽。非常難得的是,這次展覽受到了莫蘭迪家族直接的鼎力支持,近二十件作品曾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英國泰特美術館、古根海姆博物館畢爾包館等國際重要藝術機構展出。喬治·莫蘭迪
莫蘭迪與中國的淵源在于他修行般的創作和東方的哲學有某種共通性,他一生的創作題材都圍繞著靜物和波羅納郊外的風景。20世紀初,是西方現代藝術“新陳代謝”迅速發展的階段,各藝術流派層出不窮,野獸派、立體派、未來派、達達派、表現派、超現實主義等等,然而在這樣的背景下生成長起來的莫蘭迪卻在短暫地對立體派和形而上畫派產生興趣之后,躲在自己的家鄉博洛尼亞畫了一輩子的瓶瓶罐罐和郊區的風景。莫蘭迪 1890 年 7 月 20 日出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亞,他的人生中沒有波瀾起伏的生活軌跡,一生沒有娶妻,也幾乎沒有離開家鄉,過著淡泊名利的生活,全部精力都傾注在創作之中。正是因為他這樣修行般的生活,讓他遠離了20世紀藝術實驗的喧囂,有了獨一無二的創作。在戰火紛飛的二十世紀上半葉,莫蘭迪在其備受推崇的小幅風景畫和描繪日常物件的靜物畫中構建了一個沉思、詩性的空間,就如現代主義詩人 T·S·艾略特筆下的“有限與無限的交匯之處”。
喬治·莫蘭迪,《風景》,布面油畫,61.7×46.8厘米,1928
以上圖片由木木美術館提供
?奧古斯托·喬瓦納迪和弗朗西斯卡·喬瓦納迪收藏,米蘭
木木美術館的展覽「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全面回顧了莫蘭迪五十年的藝術生涯——從藝術家 1914年在博洛尼亞舉辦首次展覽并開始對立體主義、未來主義、形而上學繪畫等先鋒藝術運動展開探索,至 1930 年-1956 年任教于博洛尼亞美術學院期間對靜物和風景的反復描繪和系列創作,再到 1960 年代藝術家去世前的晚年畫作。作為藝術家在國內的首次美術館個展,本次展覽將莫蘭迪視為一個重要維度去思考意大利現代藝術的發展,并在他對形式的沉靜探究、對靜物冥思式的反復描摹以及內省的畫面構圖與東西方哲學思想中有關永恒的概念之間建立起聯系,探尋其作品的深層內涵。此次展覽借鑒了藝術家在靜物創作中的構圖邏輯,在展覽設計上并未遵循傳統的時間順序,而是將不同時期、不同媒介的作品匯集起來并按照主題劃分為四個單元:「感知」、「靜觀」、「景致」(包含風景和花卉)和「晚期紙上作品」。

喬治·莫蘭迪,《靜物》,布面油畫,73.8×65厘米,1914
以上圖片由木木美術館提供
?奧古斯托·喬瓦納迪和弗朗西斯卡·喬瓦納迪收藏,米蘭

喬治·莫蘭迪,《靜物》,布面油畫,60.5×45.2厘米,1928
以上圖片由木木美術館提供
?奧古斯托·喬瓦納迪和弗朗西斯卡·喬瓦納迪收藏,米蘭
莫蘭迪曾說過:“我們對外部世界的感知很難甚至根本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因為那個視覺所及的世界是由形態、色彩、空間和光線所決定的。”「感知」單元通過藝術家創作生涯中極具重要性的作品揭示他逐漸形成并不斷發展自身視覺語言的過程。同時,本單元還呈現了莫蘭迪于不同時期在主題、色彩、構圖上所進行的大膽嘗試和創新。這些作品挑戰了人們對日常事物的固有認知,超越可感知的世界,進入到一個無法被語言文字所闡釋的空間。

喬治·莫蘭迪,《靜物》,布面油畫,29.8×37.6厘米,1938
以上圖片由木木美術館提供
?奧古斯托·喬瓦納迪和弗朗西斯卡·喬瓦納迪收藏,米蘭

喬治·莫蘭迪,《靜物和貝殼》,布面油畫,20.5×28.4厘米,1942
以上圖片由木木美術館提供
?奧古斯托·喬瓦納迪和弗朗西斯卡·喬瓦納迪收藏,米蘭
「靜觀」
將他所描繪的對象靜置、反復觀察并捕捉其內在本質是莫蘭迪藝術創作的關鍵,相同的物件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他的靜物創作之中。「靜觀」單元呈現了莫蘭迪從 1930 年代至 1940 年代后期的畫作,通過追溯他對兩個特定物件(白色球頸瓶與白色長頸瓜棱瓶)在其作品中的演變軌跡,揭示藝術家對特定構圖和題材進行反復探索的創作方法。
喬治·莫蘭迪,《花卉》,布面油畫,45.8×46厘米,1952
以上圖片由木木美術館提供
?奧古斯托·喬瓦納迪和弗朗西斯卡·喬瓦納迪收藏,米蘭
「景致」(包含風景和花卉)單元則展出莫蘭迪極富創新精神的風景油畫和版畫,聚焦他對意大利小鎮格力扎納的自然風景的長期觀察和描繪,以及展現其博洛尼亞工作室窗外風景的畫作。除此之外,瓶中的花卉這一主題貫穿于莫蘭迪的藝術實踐之中,構成其創作的重要主題。這個單元專門辟出一間展廳,呈現其創作于 1920 年代至 1950 年代的花卉靜物作品。
喬治·莫蘭迪,《Via Fondazza的庭院》,布面油畫,54.5×47.8厘米,1957
以上圖片由木木美術館提供
?奧古斯托·喬瓦納迪和弗朗西斯卡·喬瓦納迪收藏,米蘭

喬治·莫蘭迪,《白色的路(風景)》,布面油畫,42.5×53.3厘米,1941
以上圖片由木木美術館提供
?奧古斯托·喬瓦納迪和弗朗西斯卡·喬瓦納迪收藏,米蘭
「晚期紙上作品」作為展覽的最后一個單元,為觀眾帶來莫蘭迪創作于生命最后二十年的水彩畫和鉛筆畫。那些我們熟悉的物件在他的畫布上逐漸瓦解,呈現為近乎抽象的線條和色塊,成為了某種無法被定義的存在。
喬治·莫蘭迪,《靜物》,紙上鉛筆畫,15×22厘米,1963
以上圖片由木木美術館提供
?G.A.M.畫廊收藏,博洛尼亞/米蘭/巴黎
展覽「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帶領中國觀眾走進了莫蘭迪充滿詩意的藝術世界,感受其作品中細膩微妙的情感,并以更開闊的視野審視藝術家對二十世紀以及當代藝術發展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喬治·莫蘭迪,《風景》,布面油畫,42.4×52.7厘米,1943
以上圖片由木木美術館提供
?奧古斯托·喬瓦納迪和弗朗西斯卡·喬瓦納迪收藏,米蘭

喬治·莫蘭迪,《靜物》,布面油畫,40.7×36.2厘米,1956
以上圖片由木木美術館提供
?奧古斯托·喬瓦納迪和弗朗西斯卡·喬瓦納迪收藏,米蘭

喬治·莫蘭迪,《靜物》,布面油畫,36×57厘米,1931
以上圖片由木木美術館提供
?奧古斯托·喬瓦納迪和弗朗西斯卡·喬瓦納迪收藏,米蘭

喬治·莫蘭迪,《靜物》,布面油畫,41.4×46.1厘米,1950-1951
以上圖片由木木美術館提供
?奧古斯托·喬瓦納迪和弗朗西斯卡·喬瓦納迪收藏,米蘭

喬治·莫蘭迪,《靜物》,布面油畫,26.4×70.9厘米,1953 -1954
以上圖片由木木美術館提供
?奧古斯托·喬瓦納迪和弗朗西斯卡·喬瓦納迪收藏,米蘭

喬治·莫蘭迪,《靜物》,布面油畫,30.4×40.5厘米,1960
以上圖片由木木美術館提供
?奧古斯托·喬瓦納迪和弗朗西斯卡·喬瓦納迪收藏,米蘭

喬治·莫蘭迪,《風景(格里扎納的房子)》,蝕刻版畫,26.1×20厘米,1927
以上圖片由木木美術館提供
?G.A.M.畫廊收藏,博洛尼亞/米蘭/巴黎
展覽現場:


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 2 號 798 藝術區 2 號院 D-06(Giorgio Morandi, 1890-1964)
意大利極負盛名的畫家和版畫家,出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亞,以其具有強烈個人色彩的小幅靜物畫和風景畫而聞名于世。莫蘭迪畢生都在其位于博洛尼亞的簡樸的工作室內潛心創作,極少離開意大利,被人們稱為“僧侶畫家”。他的繪畫多以擺放于桌面上的瓶瓶罐罐等日常生活物件為主題,營造出安謐、和諧、淡逸的畫面氛圍。莫蘭迪熱衷于對特定主題和構圖的反復探索和嘗試,通過顏色、色調、比例和構圖上的微妙變化,與其所描繪的對象展開對話,揭示事物的內在本質。
木木美術館是一間獨立的非營利美術館,由收藏家林瀚和雷菀螢(晚晚)夫婦于 2014 年創立。坐落于北京 798 藝術區的木木美術館 798 館,由一座舊時的軍用工廠建筑改建而成。新近揭幕的木木藝術社區,位于北京文化歷史底蘊深厚的東城區。兩個美術館空間將全年呈現包括展覽、表演、音樂、教育、現場活動和講座在內的多樣化項目,將當代藝術的能量與活力注入城市中心并使之發散、拓展。由于其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的貢獻,木木美術館于 2015 年獲得了官方授予的中國民辦非營利藝術機構的資質。木木美術館致力于呈現中國和國際藝術家的新近創作以及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作品。其中許多藝術家從未有過或鮮有在中國藝術機構的展覽經歷。木木美術館至今舉辦了諸如大衛·霍克尼、陸揚、理查德·塔特爾、尼古拉斯·帕蒂、梁紹基、克里斯托弗·伊沃雷和保羅·麥卡錫等藝術家在北京的第一次機構性個展,同時與包括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在內的諸多國際藝術機構合作,為當地觀眾帶來獨特的展覽內容和觀看體驗。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