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藝斯拍賣行與保利拍賣于早前欣然宣布,將于2020年首度攜手合作,于香港聯合呈獻“20世紀及當代藝術”秋季拍賣。
這次拍賣將在12月3日及4日于香港JW萬豪酒店舉行。縱觀這次的拍品,可以說發揮了兩家的優勢,西方及泛亞洲作品呈現的同時,不少中國當代藝術的精品也悉數登場。
除了夜場中的張曉剛、岳敏君等作品,我們注意到日場部分也不乏可買的亮點,到底哪些被列入其中,又有何賣點,一起來仔細看看。
01 毛 焰 《竇》
2013年作,油彩畫布,35.5x 28 cm
估價:HK$300,000 - 500,000

毛焰是這個時代肖像畫家中獨樹一幟,畫面沖擊力極強的藝術家。在這個“手機自拍”時代,他的肖像作品中對人面孔或憂郁、或困惑、或脆弱的描繪,直逼人心,既是具體的個人、也是整個人類的面孔。
在剛剛結束的北京10月拍賣中,一件毛焰早期作品,描繪他南京朋友的《蘇童、常進、魯羊、李小山》以3105萬元成交,打破了這位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他游走在客觀具象與主觀抽象的作品,再次受到市場極大的認可。

毛焰《蘇童、常進、魯羊、李小山》,成交價:3105萬元
本場上拍這件毛焰,原藏家購自佩斯畫廊北京空間,是藝術家尺幅較小的一件肖像,但畫面很精,是藝術家典型的風格,價格也不高,是收藏這位肖像藝術大師的入門級藏品。
02 王 音 《花》
2006年作,油彩畫布,36x 54 cm
估價:HK$100,000 - 150,000

在中國,牡丹是“花中之王,群芳之首”。古代只有皇家用牡丹裝飾生活,而解放后進入到廣大草根兒民眾家中,成為80、90年代最常見的墻上裝飾。這些花都是塑料的質感、粗糙的印刷、艷麗的色彩。
王音與民間畫師合作,讓畫師們批量復制艷俗的牡丹,有序布滿在自己的畫布上。大花朵從泥土中冒出來,怒放著,到土地的盡頭,連到了天上。王音打破了大眾習慣的審美情趣,在畫中營造了一種真正草根兒的“趣味”,一種反叛和諷刺的意味在畫面中展開。
這件王音的花創作于2006年,屬于花系列高產的一年,畫面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花的系列是王音早期最重要也是最具個人特點的藝術嘗試,這次上拍的這件,尺幅適中,估價非常合適。
03 陳 可 《我看見你也看見我自己》
2016 年作,油彩木盒鏡子,23 x 35 x 8 cm
估價:HK$100,000 - 150,000

展 覽:
夢.露,香港貝浩登,2016年
《我看見你也看到我自己》是陳可在2016年香港貝浩登畫廊個展《夢.露》中的唯一一件綜合材料作品,也是唯一一件同時出現夢露和“我”(陳可)的形象的作品。

陳 可 《我看見你也看見我自己》局部
這個系列,畫的是陳可自己眼中的夢露,通過夢露的形象來表達陳可自己的感受,因此,這件裝置作品是對整個展覽的點題之作,就像電影結束后亮起的燈光,提示觀眾這個夢露就是藝術家腦海中的夢露,即“我”的替身。

2016年,陳可“夢.露,”個展在香港貝浩登展覽現場
作品選用了陳可使用多年的舊木盒,盒子的打開與關閉,似乎揭開了另一個世界。盒中兩個方向的形象,一個是背對著觀者的夢露(她在肯尼迪的生日會上獻歌的背影),以及一個正面的面目模糊的“我”,上面刻有這件作品的名字。
陳可在同一個展覽展出過的作品《1955.紐約.29歲》在今年7月的香港拍賣中,以360萬港幣創造了陳可拍賣新的最高紀錄。
04 陳 可 《破浪》
2010年作,油彩畫布,50 x 50 cm
估價:HK$100,000 - 150,000

展 覽:
時代的鏡子,谷公館,臺北,2010年
《破浪》作于2010年,這個時期陳可正在大量使用丙烯媒介劑的材料,來達到在同一個平面內,做不同時空的切換,類似平行世界的感覺。
這種材料可以在畫面上形成一些非常有意思的開裂,或者產生小圓孔。普通的繪畫是描述三維世界,而陳可的運用這種材料的繪畫中,又帶來了另一個世界的感受,與三維世界平行并置于同一畫面中。
2008年經濟危機后,一直上升的世界開始下沉,這幅作品不但暗喻了藝術家對這一趨勢的的思考,也是對于自己在風暴中把握好方向,繼續前行的美好期許。
05 陳 飛 (i)《異變者 - 鐵皮鼓》; (ii)《殺人者 - 出租車司機》(兩件一組)
2010 年作,壓克力畫布,(i) 30.4 x 20.4 cm,(ii) 25 x 25 cm
估價:HK$70,000 - 120,000

展 覽:
壞品位,少勵畫廊,香港,2010年
陳飛經常從電影、書籍、古典藝術中提取靈感。他向電影大師致敬的作品在市場中屢創高價,如《壞叔叔—獻給安東尼奧尼·米開朗基羅》(2020年香港拍賣,成交價383萬港幣),《今夜突然下起小雪——致可愛的老漢史崔特》(2019年北京拍賣,成交價218萬元)。
這兩幅最初來源于香港少勵畫廊的作品《異變者 - 鐵皮鼓》和《殺人者 - 出租車司機》同樣來源于電影。
前者原型來自沃爾克·施隆多夫導演的《鐵皮鼓》。這部影片被稱為有史以來最黑暗的“兒童電影”,里面充斥著納粹、亂倫、以及人性的丑惡,卻也是征服了戛納和奧斯卡的另類佳作。

《鐵皮鼓》電影劇照,圖源:網絡
另一幅作品的原型是羅伯特·德尼羅主演的《出租車司機》。講述的是一位越戰退伍后的軍人,在紐約以開夜間出租車為生,憤世嫉俗的他展開一連串瘋狂的暴力行為,最后卻戲劇般成為公眾英雄。

《出租車司機》劇照,圖源:網絡
瘋狂、荒唐、畸形是這兩部電影飽受爭議的原因,同時它們也是幾十年來,電影史上無可超越的經典。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的陳飛,在這些電影中體察著人性,也用繪畫再致敬的方式與大師對話,表達人世間的“善惡、美丑”。
06 黃宇興 《河流 | 大的紅色的漩渦》
2014 年作,壓克力畫布,189.5 x 150.2 cm
估價:HK$550,000 - 750,000

展 覽:
黃宇興個展-河流吞噬了樹叢 | 接著吞噬你,天線空間,2014年
“河流”系列的多數作品,藝術家用“視平線”意味的直線將畫面一分為二,一面表現樹叢一面表現河流。不同于這種表述,上拍這幅作品用全畫幅表達了水面的“動”和“勢”。奔流的河水被藝術家賦予了變化又永恒的形態,漩渦中透出迷幻的光芒在畫面中無限無休地蔓延。

“黃宇興個展-河流吞噬了樹叢”展覽現場,?天線空間
《河流 | 大的紅色的漩渦》出自黃宇興最重要的轉型展覽,天線空間的“河流吞噬了樹叢 | 接著吞噬你”,在藝術家的職業生涯中具有非凡意義。
07 黃宇興 《日出》
2014 年作,壓克力畫布,20 x 30 cm
估價:HK$26,000 - 70,000

展 覽:
黃宇興個展-河流吞噬了樹叢 | 接著吞噬你,天線空間,2014年
與前一張出自同一個展覽,此件作品尺寸很小,但是充滿了一種大氣魄,如果不看實物,感覺上是大尺幅的作品。
黃宇興通過將高純度的壓克力在畫布上層層迭加,構筑起此幅日出之景,極為絢爛,帶來豐盛的希望和激情滿滿的生命力。
08 何翔宇 《無題》
2018年作,鉛筆壓克力畫布,110.2 x 80 cm
估價:HK$180,000 - 300,000

何翔宇是新一代中廣泛受到認可的藝術家 ,他2016 年獲得 CCAA 年度最佳年輕藝術家獎, 2019 年代表中國參加第五十八屆威尼斯雙年展。
何翔宇「檸檬計劃」中的作品《無題》是第一張出現在拍賣市場中這一系列的畫布作品。

2017年,喬空間和白立方共同舉辦的何翔宇個展“烏龜、獅子和熊"現場,圖源:喬空間
何翔宇認為,觸覺、嗅覺、視覺是人定義自身在世界中的“存在”的最基本媒介,也是人們建立自我認知的基礎。因此,從“口腔計劃”開始,他逐步對感官與自我認知的關系上,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何翔宇于柏林工作室,?何翔宇工作室
由此進一步演化的“檸檬計劃”作品中,展現了黃色在視覺、觸覺和味覺之間,確實可信的關聯性,深入摸索黃色的更大的能量,本次上拍的作品既是這一系列的代表作。

《Yellow Book》(2019)?何翔宇工作室
更進一步,何翔宇進行了大量歷史與社會學相關調研,又以編輯組稿的方式,陸續邀請政治、文化、歷史、藝術等不同領域的人文學者,圍繞檸檬與黃色撰寫主題文章,最終完成了《Yellow Book》(2019)一書的出版,此書一舉拿下“德國最美圖書獎”,這為“檸檬系列”的畫作更加增添了收藏的價值。
09 袁 遠 《鄉間別墅》
2012 年作,油彩畫布,150 x 200 cm
估價:HK$450,000 - 650,000

展 覽:
賓至如歸,香閣納,上海,2012年
袁遠做每一件事都特別認真,導致要完成一件工作比別人消耗更多,所以輕巧取勝從來沒有發生在他身上。袁遠經常要花很多時間整理工作室,是因為有一件工具不在它該在的位置上,他就無法開始工作,但一旦開始,工作會進行的特別快。
所以,袁遠的藝術中,有著自己精密的框架,嚴密而有秩序,就像極簡主義往幾何抽象中過度,不愿意失之毫厘。
袁遠的作品,幾乎都表達著曾經有人出現過的空間,未涉及過自然風景,通過人活動的痕跡來表現人。充滿人味的空間特別讓他好奇,在別人居留過的房子里,如果發現一片紙他都會格外的去留意,正如上拍作品,袁遠在2012年格蘭菲迪藝術家駐村項目時所畫的《鄉間別墅》一樣。
畫面中反復重復的疊加,如壁紙、地毯等都是他擅長駕馭的東西。在造型、色彩與細節中達到圖式上的精彩。
10 宋易格 《失控》
2011年作,油彩畫布,128x 153 cm
估價:HK$150,000 - 250,000

2010年,藝美基金會為宋易格做了她第一個展覽,在業內引起轟動,很快作品被銷售一空,很多有影響力的大藏家購入了她的作品。本次上拍作品就來自于這個展覽。
2011年,香港漢雅軒為她舉辦個展,2016年,她又在倫敦馬樂伯畫廊 (Marlbrough Gallery)舉辦了個展,這個畫廊又將她的作品帶去瑞士巴塞爾藝術展。宋易格也曾經于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舉行過“宋易格:它的國”個展,履歷相當優異。

瑞士巴塞爾,宋易格作品展覽現場,?馬樂伯畫廊
曾梵志曾這樣評價宋易格,“她可以從一個特別的角度去看世界,其實我們都有過類似的經歷,而她能一直堅持下來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宋易格筆下世界常聚焦于自然而尋常的事物,卻又呈現著脫俗不凡的風光——空蕩的階梯、殘舊的公共浴室、無邊無際的草地、灰暗廣闊的背景,無不和應著她童年在東北看過的那一片如夢似幻、疏離冷清的景致。
11 趙 趙 《天空 22 號》
2013 年作,油彩畫布,149.5 x 149.5 cm
估價:HK$150,000 - 250,000

對社會現象及生存環境格外關注的趙趙,在他的作品中,經常出現相關的表述和反思。
在《天空22號》油畫中,表達了藝術家對北京嚴重空氣污染的批判。畫中旋動湍急的的藍色和白色氣體也隱喻了變幻莫測的政治現象。
近幾年趙趙陸續在松美術館,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合藝術中心陸續舉行的“綠色”、“白色”、“粉色”幾個承接性展覽受到了各方的持續關注。
趙趙參加過多個機構的群展以及收藏,包括美國紐約MoMA PS1、德國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意大利羅馬國立21世紀美術館、法國DSL基金會、澳大利亞悉尼白兔美術館、香港西九龍文化區M+美術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日本橫濱三年展等。
2019年趙趙獲得第十三屆AAC藝術中國年度藝術家大獎。其作品《塔克拉瑪干計劃》被選為2017“橫濱三年展”海報、畫冊的封面。同年趙趙被CoBo評選為中國藝術家Top10,2014年被Modern Painters列為全球最值得關注的25位藝術家之一。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