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寶龍美術館帶來了三場精彩的展覽,不僅可以走進展廳欣賞作品,還可以走進藝術家,與他們近距離溝通,從而了解藝術創作的背景讀懂作品,讓藝術教育真正走到生活中。
11月21日“中國DNA”——與藝術家同行 集體拼貼創作活動在上海寶龍美術館進行,藝術家薛松到場為參與活動的朋友們導覽并與大家一起共同創作了一幅具有中國DNA基因的作品!
小朋友說,
“撕碎的紙也可以拼成一幅美麗的畫”

活動現場視頻
藝術家導覽
“干貨滿滿,津津有味”
藝術家薛松親自到場為大家導覽,講解自己的創作背景,并對這次在寶龍美術館展出的作品和創作中使用的特殊材料和技法做了生動詳細的介紹,讓觀眾了解他的藝術理念,同時也讀懂了作品背后的內容。
與薛老師面對面溝通,讓大家收獲了很多,并深感其創作的豐富性與趣味性。小朋友在他的講解中也收獲了奇妙的創作靈感。


導覽現場
集體創作
選取對自己有意義的材料與符號去創作
在創作過程中,大家帶來了對自己有記憶的材料,包括書法宣紙、年代感的書籍、古董小人書、時尚雜志等,他們代表了參與者的某段記憶或對自己有重要意義的事情,并學習用藝術家的方式來拓展創作。

大家將帶來的素材以撕碎、裁剪的方式野生創作,有自己寫的書法、有從報紙上撕下來的方塊、還有雜志碎片等,用白乳膠拼貼分層來塑造層次感,再用丙烯薄薄地刷上一層,形成若隱若現的效果,在過程中再以黑色勾線筆豐富畫面,增強形式感。




集體創作現場
畫作呈現——完成的中國DNA圖景
共同創作,為中國點贊
最后呈現的作品異常豐富。有人創作了傳統題材的作品,如“?!弊?、“道”字、自己的姓氏等,還有取吉祥寓意如出門見喜、平平安安等。最后藝術家與他們一起將作品拼成了一幅具有中國典型特色的DNA作品,每件作品都帶著它們各自的回憶,強大的中國DNA可以給人力量,這似乎也成為這場活動最深入人心的地方。







與藝術家留影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