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站在人生的前線”,這樣一個標題,屬于胡一川先生。2020年11月23日上午,“站在人生的前線——胡一川藝術與文獻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今年適逢胡一川先生誕辰110周年,由中央美術學院和廣州美術學院聯合舉辦胡一川先生的個人藝術展,這是兩所學校開展學術交流合作的一次新的重大成果,也是兩所學校全體師生員工獻給重要創始人胡一川先生的藝術馨香。展覽聚焦胡一川先生不平凡的人生歷程與藝術歷程,展出了胡一川各時期重要代表作品與手稿、日記等珍貴文獻約五百余件,其中許多重要歷史文獻經胡一川研究所近年挖掘整理后首次公開展出。
胡一川先生是20世紀中國重要的美術家、美術活動家、美術教育家。新中國成立后,他與徐悲鴻先生共同領導組建了中央美術學院,為中央美術學院首任黨組書記。他于1953年受中央文化部委派,到南方組建中南美專并任首任校長,1958年學校遷至廣州更名為“廣州美術學院”,任黨委第一書記兼院長。此次展覽是胡一川先生作品在中央美術學院的首次“回歸”展,中央美術學院將其納入“百年輝煌·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名家”系列,紀念這位為中國美術事業和美術教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藝術大家。



中央美術學院老院長靳尚誼先生以及盛楊、杜鍵、楊先讓、宋源文、高潮、鐘涵、翁乃強、張寶瑋、彭鴻遠、文國璋、戴士和、黃華英、王少軍等一批老領導、老先生,廣州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謝昌晶,廣州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聯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李勁堃,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范勃,以及廣州美術學院相關部門負責人,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副館長李國偉、太行干部學院副院長姜向東、延安魯藝文化園區管理辦公室主任劉妮、魯藝校友會副會長劉嘉綏,以及胡一川先生的家屬代表胡珊妮、胡川妮、肖珊珊,胡一川先生的親朋好友與中央美術學院師生一同出席了開幕式。
開幕式由中央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高洪主持。

中央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高洪主持開幕式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致辭
“站在人生的前線,這樣一個標題,屬于胡一川先生。”范迪安院長在致辭中表示,“站在人生的前線”鮮明地體現了胡一川先生藝術人生的獨特經歷和奮斗精神。他的一生就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在黨的文藝事業需要的時候,在黨和人民需要用藝術喚起戰勝外來侵略、歡呼新中國成立、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時候,總是站在時代前沿,站在黨的文藝事業發展的前線,也站在自己人生的前線。通過展覽我們能更全面地了解胡一川先生走過的精彩而豐富的人生道路,胡一川曾在國立杭州藝專發起“一八藝社”運動,抗戰爆發后隨即與一批革命美術家奔赴延安走向抗日前線。在新中國成立之際和徐悲鴻等一批藝術教育家組建中央美術學院,更是在中央美院建立了黨的組織,后來他授命前往組建中南美專繼而廣州美術學院,他在人生的不同時期都把個人的藝術理想與黨的文藝事業發展、美術教育事業發展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胡一川先生出生于文化內涵豐厚的閩西這片熱土,孕育了他十分樸素的農民之子情懷,鍛造了他作為革命戰士的熱情和壯志,也構成了他在創作上的獨特風范。在版畫、油畫創作中,他總是能把握時代的主題,貼近人民的精神情感,在當時頗為局限的創作條件下創造出了許多大場景、多人物的作品,成為二十世紀中國現代美術史上的經典之作。他表示,紀念胡一川先生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斷地研究他的藝術人生,特別是不同時期的藝術成果。

廣州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謝昌晶致辭
廣州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謝昌晶在致辭中表示,胡一川先生的藝術創作貫穿整個二十世紀,“到前線去”是他人生的鮮明寫照。面對民族的苦難,他總是堅毅地把視野投向時代前線,用藝術創作為人民帶去激勵和希望。他的教育思想充滿了真知灼見,在他的帶領下,廣州美院成長為華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高等美術學府,為共和國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藝術人才。他指出,廣州美術學院胡一川研究所持續開展的胡一川文獻整理和口述史工作,以及本次展覽和研討,旨在進一步挖掘胡一川豐富的藝術與精神遺產,為新中國美術事業和教育事業發展發揮更多更好的作用。

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原黨委副書記杜鍵致辭
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原黨委副書記杜鍵先生作為胡一川先生的學生代表,在致辭中深情回憶了中央美院在胡一川任書記的黨組領導下,和徐悲鴻帶領的北平藝專教師的共同努力下,確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美術學院辦學思想、辦學體制的基本框架。1950年考入美院的杜鍵,對“藝術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基礎練習為創作服務”的原則,“下鄉下廠實習”的新美院特色教學印象深刻。在胡一川主持下的中央美院領導集體,重視提高學院的學術水平,如將繪畫系擴大為中國畫、油畫、版畫三個系,學制由三年改為五年。在看到胡一川先生的作品后,杜鍵感慨,“胡一川老師是個多么干凈、敞亮、個性鮮明的人。在創作《到前線去》時,他20歲出頭,畫中那呼喊著‘到前線去’的年輕人,其實畫的就是作者自己。”

胡一川先生家屬代表、胡一川之女胡川妮致辭
“回中央美術學院辦展覽是父親的心愿,這是他工作過的地方。”胡一川先生之女胡川妮在致辭中深情表達了父親“以革命為己任,視自己為戰士,視藝術為生命”的情懷,她說,父親的一生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上,敢于犧牲,勇上前線,用手中的刻刀和畫筆創作出許多具有時代氣息的畫作。
展覽分為“胡一川這個同志——大家所了解的胡一川”“站在人生的前線——胡一川的木刻與文獻”“站在人生的前線——胡一川的油畫與文獻”“站在人生的前線——胡一川的美育與文獻”“愛與生死的詠嘆——胡一川的苦難與幸福”五大版塊,從口述史、美術作品、美育文獻、人生抉擇等方面,多維度呈現胡一川“勇敢地跑到時代的前頭當旗手”的人生追求。
此次展覽也是廣州美術學院紀念胡一川誕辰11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展覽同時得到了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的大力支持。
當天下午,“胡一川與中國美育”研討會在中央美院圖書館報告廳舉行。
展覽將展至12月23日。

開幕式嘉賓合影





嘉賓觀展
展覽作品(部分)

《到前線去》,胡一川,1932年,上海,黑白木刻,25X33cm,上海魯迅紀念館藏

《前夜(組織游擊小組開展廣泛的游擊隊)》,胡一川,1939年,山西,黑白木刻,11.5cm×11.7cm,廣州美術學院胡一川研究所藏

《前夜》,胡一川,1961年,廣州,布面油畫,140cm×181.5cm,中國美術館藏

《開鐐》,胡一川,1950年,北京,布面油畫,174cmx244cm,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魔鬼手下壯丁》,胡一川,1938年,延安,黑白木刻,8.25cm×10.5cm,廣州美術學院胡一川研究所藏

《軍民合作》,胡一川,1940年,山西,水印套色木刻,36.8cm×32.3cm,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牛犋變工隊》,胡一川,1943年,延安,套色木刻,11.7cm×19cm,廣州美術學院胡一川研究所藏

《讓敵人通過》,胡一川,1943年,延安,套色木刻,9.5cm×11.25cm,廣州美術學院胡一川研究所藏

《南澳島》,胡一川,1962年,廣東,布紋紙油畫,35cm×49cm,廣州美術學院胡一川研究所藏

《挖地道》,胡一川,1974年,廣州,布面油畫,146cm×112cm,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轉折前夕》,胡一川,1977年,廣州,布面油畫,131cm×170cm,廣州美術學院胡一川研究所藏

《我的故鄉》,胡一川,1983年,福建永定中川,布紋紙油畫,52.8cm×73.5cm,廣州美術學院胡一川研究所藏

《見礦》,胡一川,1994年,廣州,布面油畫,140cm×186cm,廣州美術學院胡一川研究所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