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流藝術”到底指什么?
“潮流”,簡言之,沒有一定之規,
但大多數人趨之若鶩的動向,
沒有固定的風格形式,
而是隨著流行和發展不斷變化。
“潮流藝術”是個新興的本土詞匯。
發端要從近年來我們身邊悄然發生并漸漸發酵為風尚的事說起。
某些時尚大牌和當紅藝術家合作限量款,品牌和藝術家聯合搞事情,能在一時半刻成為新聞話題。
既提高了商品的藝術價值,又給生活增添趣味,既樹立品牌文化,又增加了營銷噱頭,商家和藝術家互相借力,雙豐收。
此次我們選擇以周春芽、王加諾、米巧銘、張占占等藝術家作品為代表,以展現國潮新勢力。作為周春芽最成熟的藝術系列之一,綠狗系列以現實還原和精神抽象方式,以物喻人,生動呈現出藝術家本人經歷中西融合的體驗和中國社會變遷史。長舌闊口,綠毛白牙的標準化形象,或狡黠機靈,或憨厚可掬,或英姿勃發的姿態和神情,如此種種,總能讓人聯想到日常生活中的種種故事。這是生命特有的精神共鳴的圖式化呈現,但同時,以假借身份和盤托出,在綠色這種帶有鮮明情緒感知的色彩后,注入了對于時代的宏觀反思,以及藝術家積極的自我映像。

LOT 1332
周春芽 | 綠狗
2007 年作
材質:不銹鋼、烤漆、不銹鋼底座
簽名:周春芽 ZHOUCHUNYA 2 / 8 2007
尺寸:410×113×181 cm (161 3/8×44 1/2×71 1/4 in)
版數:2 / 8
RMB 1,000,000 - 2,000,000

LOT 1333
周春芽 | 綠狗
2008年作
材質:不銹鋼、烤漆
簽名:周春芽 ZHOUCHUNYA 1 / 8 2008
尺寸:93×52×115 cm (36 5/8×20 1/2×45 1/4 in)
版數:1 / 8
RMB 50,000 - 100,000
綠狗是一種象征,一種符號。綠色代表了安靜、浪漫和抒情,它預示著爆發前的一種寧靜。

周春芽
周春芽,男,1955生于中國重慶,1982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1988年畢業于德國卡塞爾綜合大學自由藝術系,現工作生活于成都、上海;周春芽的《綠狗》乃當代藝術中最獨特奇想的動物圖像之一。此作怪誕滑稽,又詭異駭人。


1994年,周春芽收養友人的德國牧羊犬,自此形影不離,甚至讓黑根與他同睡在一張床上。自那一年起,周春芽反復為黑根作畫,最初繪以忠于現實的黑色,后于1997年開始轉為重于寫意的綠色,一種名為「Italian Classico Verde 290」的經典綠色,散發出強烈懾人的生命力。尖牙勾畫出血盆大口的輪廓,與狗身上的鮮綠色自然形成對比。無論背景是黯淡的都市風景、平平無奇的室內場景或是樸素無形的灰調背景,這只被擬人化的綠狗永遠主導畫面,炯炯有神。

作為周春芽最成熟的藝術系列之一,綠狗系列以現實還原和精神抽象方式,以物喻人,生動呈現出藝術家本人經歷中西融合的體驗和中國社會變遷史。從拒絕表象,走向對觀察對象的視覺選擇,突破畫面對于形似與逼真的追求,到將藝術家的個人觀念、繪畫經驗、在理知識等依托忠于自己視覺的觀看方式,超越以逼真為標準,還原視覺和心理上的雙重真實,最終實現由經驗再現到主觀創作的表現。周春芽這種關鍵性的轉變,其實是解決了東方“不似之似”和西方具象表現主義的雙重命題,不管是在中國藝術分野節點上,還是在世界當代繪畫語境中,都提供了新的養分。新一代優秀藝術家身上,總可見周春芽的色彩邏輯、形象意味、語言氛圍的影子。在印尼國家美術館第一次以《綠狗》為大型專題的個展中,印尼國家美術館館長評價藝術家:周春芽是一位美術人物,代表文化革命之后的第一次行動。他的作品除了可以帶來啟示以外,也可以擴展鑒賞的觀念,同時也可以作為近年來中國當代美術現象的參考資料。這種現象以綠狗為生發點,延伸至傳統文人雅境,也延伸至世界舞臺。長舌闊口,綠毛白牙的標準化形象,或狡黠機靈,或憨厚可掬,或英姿勃發的姿態和神情,如此種種,總能讓人聯想到日常生活中的種種故事。這是生命特有的精神共鳴的圖式化呈現,但同時,以假借身份和盤托出,在綠色這種帶有鮮明情緒感知的色彩后,注入了對于時代的宏觀反思,以及藝術家積極的自我映射。

LOT 1345
王加諾 | 辛普森一家
2016 年作
材質:布面丙烯
尺寸:300×200 cm×2
RMB 300,000 - 500,000

王加諾
中國最著名的波普藝術家之一,1989年出生于中國沈陽,出生于繪畫世家,自幼學習繪畫,17歲旅居英國,2010年考入英國倫敦藝術大學溫布爾登學院,2013年考入倫敦藝術大學切爾西學院攻讀碩士學位,2014年在中國北京宋莊成立王加諾工作室,獨特的波普涂鴉風格讓他與多家知名潮流品牌和媒體跨界合作,被譽為”藝術界里的國民老公”, 2017年的個展更是轟動一時,成為當下最赤手可熱的80后時尚潮流藝術家。

LOT 1350
米巧銘 | 保持冷靜
2020 年作
材質:布面油畫
尺寸:120×96 cm
RMB 220,000 - 420,000

米巧銘
米巧銘畢業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碩士,俄羅斯國立師范大學博士,自幼學習中國畫,留俄十幾年,曾被列賓美院院長西蒙評為:一個杰出的、漂亮的和非常天才的女畫家。
在藝術創作中,米巧銘將中國文化的精神氣質和人文內涵,與西方寫實油畫技法巧妙地融合,創造出屬于自己的藝術風格,展現了豐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藝術創作力,是當代油畫界令人矚目的后起之秀。近年來,米巧銘先后創作了「京彩系列」、「梵韻吉相系列」和「超寫實系列」、「新京劇系列」等眾多優秀的油畫作品,在中西結合的創作技法探索之路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米巧銘的油畫作品《夢佛》在北京翰海2019春季拍賣會上以千萬高價拍出,其繪畫水平可見一斑。《貴妃醉酒之楊玉環》更是被美國前總統威廉?杰斐遜?克林頓收藏,使其在業內備受關注。此外,更多作品陸續被中國、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內外重要藏家和藝術機構收藏。“
我一直在思考,如果有個屬于我的星球,應該是什么樣子?
是山川風物,四時美景?
是星河搖曳,佛光普照?
又或者是機械病毒?賽博朋克?
小時候每每仰望星空,幻想在這個浩瀚的宇宙里,我們每個人都化作成了世間最平凡渺小的一粒粒塵埃,互相碰撞著,扭結著,滑翔在廣袤的宇宙中,一頭扎進那個光怪陸離的幻想世界里。
是的,幻想中的這個星球是如夢似幻,精妙絕倫。
于是,我忍不住拿起畫筆,沈浸夢中,心隨筆尖,以靈魂與色彩相融,拼貼出這顆星球的每一處奇幻樂園:我化身為機器人,穿越時空,往返于古今中外,與上古佛祖談經,與魏晉名仕論道,與隋唐仕女比美,與敦煌飛天共舞,與大漠駱駝聽鈴,與阿努比斯執手,與自由女神奔走……這就是我的星球,這就是我的奇幻世界。

LOT 1338
張占占 | 嗨
材質:鑄銅烤漆著色
尺寸:H 80 cm
版數:6
RMB 40,000 - 80,000

LOT 1337
張占占 | 熱愛自然
2020年作
材質:布面丙烯
尺寸:40×30 cm (15 3/4×11 3/4 in)
RMB 20,000 - 40,000
張占占,當代藝術家。1982 年生于河北,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多次參與藝術展覽及藝術博覽會,作品被多名知名收藏家及影視明星收藏。張占占的作品大都以孤獨作為主題,以簡練柔和的線條、簡潔而標志性的紅黑配色、可愛而沈默的動物形象進行傳達。他的作品既是對孤獨感及其情境的描繪,也令人感受到當代社會生活中人們的共同處境,以此引動人們對于自身及與他人的關系等問題的關注與思考。
張占占,當代藝術家。1982 年生于河北,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多次參與藝術展覽及藝術博覽會,作品被多名知名收藏家及影視明星收藏。張占占的作品大都以孤獨作為主題,以簡練柔和的線條、簡潔而標志性的紅黑配色、可愛而沉默的動物形象進行傳達。
他的作品既是對孤獨感及其情境的描繪,也令人感受到當代社會生活中人們的共同處境,以此引動人們對于自身及與他人的關系等問題的關注與思考。

LOT 1343
北京猩猿動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彭磊
|限量藝術音響
2020 年作
材質:音響
尺寸:50×50×3.8 cm×5 (19 5/8×19 5/8×1 1/2 in×5)
版數:8 / 100
附原包裝、收藏證書
RMB 40,000 - 80,000

彭磊
搖滾樂隊新褲子主唱、詞曲作家、導演、藝術家。
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動畫系,現居北京。
他的繪畫盡管新褲子已然成為了中國最卓越的搖滾樂隊之一,彭磊依然將畫畫視為“情緒的出口”。彭磊說,他的畫是畫給成年人看的,“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心里想說的壞話放在畫里?!币虼?,彭磊的畫更象是一片精神自留地,一些私人日記片段,一部樂隊的成長史。
他畫中的兩個主角“咪咪”和“嘎嘎”,是鵬磊制作的第一個MV《愛情催淚彈》的角色,兩個總是翻著憤怒的白眼、長著密密麻麻尖牙的小怪獸。他說,那是來到中國的“米老鼠”和“唐老鴨”。
藝術音響選取了彭磊繪畫中極具特色的五幅作品,利用了共鳴發音畫框方式,將畫框的美術藝術欣賞特點與電子音響技術有機結合,超長待機、藍牙鏈接,雙機互聯的影院級音效,帶來絕佳的視聽享受。

LOT 1342
稀奇 | 彩虹天使 赤
2017 年作
材質:玻璃鋼
尺寸:98×221×170 cm
RMB 150,000 - 250,000
稀奇藝術(X+Q Art)由中國著名雕塑家瞿廣慈創立,合作藝術家向京。內容涉及雕塑、配飾、設計產品等多個產品領域,其品牌理念已獲得海內外的廣泛認可·。已禮物的形式傳遞幸福、溫暖、真摯的祝福是稀奇藝術的品牌核心,他將產品所蘊含的中國當代藝術元素與全世界人共通的正面價值觀產生聯系,通過精致的造型、鮮艷的色彩與豐富多元的產品故事,與人內心最純真美好的情感產生共鳴。

瞿廣慈
瞿廣慈,中國當代著名雕塑藝術家、稀奇藝術X+Q Art創始人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陳設藝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SBID(英國室內設計協會國際設計協會)中國設計大師;
美國中國總商會名譽創意總監
瞿廣慈1969年出生于上海,畢業于中央美院雕塑系,獲碩士學位。瞿廣慈于上世紀九十年代起便獲邀于中國、德國、法國、美國、東南亞等重要美術館展出作品,作品系列為“革命浪漫主義”、“集體主義”、“鳥兒問答”、“終北國”。在不到十年間便成為中國當代藝術中最有影響力的雕塑家。

LOT 1349
吳瓊 | 望日出
2014 年作
材質:不銹鋼雕塑
尺寸:82×52×137 cm
版數:8
RMB 180,000 - 360,000
「天是幼時藍」
孩童時代是最為天真無邪和無憂無慮的,畫布上的孩童形象也是一種懷舊與寄托,在當下這樣一個物質及信息過度膨脹的時代,回歸孩童,回歸本真,也意味著釋放了更多的想象空間,讓渡了更多憧憬和可能性。
—— 吳瓊

吳瓊
吳瓊,于1981年出生在中國北京,8歲時學習中國畫,2001年從北京師范大學畢業,后遠渡重洋赴新加坡讀書繼續深造,2006年從南洋藝術學院畢業。吳瓊既是一名雕塑家,也是一名畫家,中西文化的交融和學習經歷塑造了一個具有國際化視野的80后藝術家。
其作品代表了吳瓊以及他同時代人的童年,也因此創造出在中國藝術領域具有明顯當代風格的感人有趣的兒童畫像。吳瓊作品在國內及國際舞臺上均很受歡迎,參加了多個國際藝術博覽會,如巴塞爾藝術博覽會、邁阿密藝術博覽會、科隆藝術博覽會和紐約橋藝術博覽會等。
我們可以說,吳瓊的作品是真實與虛幻的結合,在卡通繪畫與卡通人物中,這些不再是原來的童話故事,而是現實生活的反映。然而,由于表現方式的戲劇化,作品使人感到輕松自?!巴奈淬痹趨黔傔@位藝術家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正是因為兒時那幸福的過往使他的作品充滿著夢幻、精致與溫馨。
對于當代藝術家而言,藝術形式的表現應與時代相結合。吳瓊不僅用創作展示了他內心的真實,而且用他最擅長的藝術語言闡釋了當下,透過一件件幽默化的作品,讓觀者獲得了藝術能量。

LOT 1339
蔡萬霖 | 《yy》雕塑
材質:鑄銅烤漆、拉絲不銹鋼
簽名:yy 7 / 30 蔡萬霖
尺寸:20×20×2.5 cm (7 7/8×7 7/8×1/2 in)
底座尺寸:60×20×23 cm (23 5/8×7 7/8×9 in)
版數:7 / 30
RMB 40,000 - 60,000

蔡萬霖
蔡萬霖,藝術家、收藏家、大韻堂藝術機構藝術主持,藝庫網創始人。自1991年從事房地產投資,近三十年一直在從事藝術創作和中國現當代藝術品收藏。研究和收藏方向主要是中國現當代藝術品,收藏領域涉及水墨、油畫、雕塑、現當代陶瓷。對推動中國現當代藝術收藏市場有重大貢獻,發起成立中國第一支藝術品投資基金。
yy的形象是虛擬和抽象的,我首先想以這種純精神層面的藝術形象語言,與讀者建立溝通。yy在各種情境模式下不同形態,視覺沖擊給讀者帶來不一樣的愉悅感。因為我在創作過程中,把作品能使讀者精神放松作為首先的引入。大概是因為,我總感覺生活節奏太緊張了吧。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在各種自媒體中獲取太多的信息,甚至有些行為是下意識或被綁架的,看到太多的喜怒哀樂,人間百態。從我自身來講,真的想安靜下來,遠離都市甚至想到隱居。所以在我創作中有意無意的使yy總是面無表情,所處的情景大多是荒誕和幽默的,一雙萌萌噠眼睛,他就是我心靈的萌寵,我的精神萌寵。
——蔡萬霖

LOT 1354
馬晟哲 | 《2016 No.2》
2016 年作
材質:布面丙烯
尺寸:130×130 cm
RMB 50,000 - 100,000

馬晟哲
馬晟哲,當代藝術家,以計算機無設定下崩潰視覺作為主要創作來源,作品曾入選莫斯科金蜂雙年展、伊斯坦布爾雙年展平行展「色溫」、ICOGRADA 等展覽,其作品在法國(亞洲藝術博物館)、土耳其、莫斯 科(MOMA)、韓國、香港 K11、圣彼得堡新美術館、關山月美術館、觀唐美術館、今日美術館、濟寧美術館、鄂爾多斯當代藝術中心、 長江當代美術館、Big House當代藝術中心、西安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時代美術館、德國Kommunale Galerie Berlin美術館等國家和機構參加過展覽。作品發表于VIEW、NewWebPick、VISION、瑞麗航空雜志《時尚家居》 等媒體。其作品與多品牌跨界合作聯名出品產品,國際羊毛局(The Woolmark Company)將作品作為 2014 年時尚流行趨勢發布。2018年其參與拍攝國內首檔大型戶外藝術真人秀《大地藝術家》。2019年參與國內頂級商場SKP-S BDV視覺。項目。
我的作品初始和實驗室中的那一抹神秘射線之光類似——是由偶然的一次計算機超負荷運算數據冗滯所導致的破壞性亂碼而來。我將這種具有鮮明的計算機特征的圖像語言復制下來,不斷執行數據命令直至計算機崩潰,甚至燒毀主板。為尋找多樣的數字亂碼形態,我找了很多程序工程師合作,委托他們去編 寫可以生成亂碼的數據程序,將這些程序疊加、重復不斷地對計算機施壓,制造人為的亂碼景觀,從中提取其特征鮮明而又極具沖擊力的的視覺呈現部分進行再創作,過程始終充滿刺激及不可預測!計算機自身承受超大數據驟然擠壓而成的視覺固化。我無法把計算機只作為被人類使用的工具看待,她的呼吸、節奏、爆發、沖擊、游離都給我以不確定與迷戀,這背后隱藏著未知的強大能量。
——馬晟哲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