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海報

井上有一(1916-1985)是20世紀下半葉日本杰出的書法藝術家,被譽為日本戰后現代藝術的代表人物。井上有一自稱“書鬼”,為書法傾其一生,朝斯夕斯、念茲在茲。他探研著諸多超常規的創作形式,最終開拓出自成一派的書法世界。
他的作品打破了人們對傳統書法的認知和理解。井上有一不只是書寫,更是走向了“寫的行為”,與當時西方的抽象表現主義大師波洛克遙相呼應。但是他的作品并非僅僅停留于藝術表現的方式和技巧,而是呈揭出別具一格的東方大美,深撼人心。他的書法對西方藝術、對中國當代書法,甚至整個當代藝術領域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本次展覽將集中展示貫穿井上有一整個創作生涯的112件經典作品,并按照不同的創作階段以及不同的文字形式進行介紹,力圖將最為真實的“井上有一”展現在觀眾面前,從而進一步深入探究他的精神界域和藝術境地。這將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規模的井上有一作品展,具有深刻的學術意義與極高的文化價值。
曠世鐘聲不絕于耳
展覽總策劃/蘇 丹
井上有一不僅僅是書法革命的一員猛將,更是漫漫書道上一位矢志不渝的踐行者,一位“每日絕筆”的苦行僧。
他開創的書法氣象是體察和覺悟合二為一自生的結果,是其特立獨行的做派和艱苦卓絕的行動相交合的痕跡。他致力于文字的身體性和整體性方面的探索,通過淋漓盡致的藝術表現,為我們呈揭了糾纏和決斷之間慘烈的廝殺。

《泰》 井上有一 1968年
墨、和紙 146×217cm

《月》 井上有一 1982年
墨、和紙 157×127cm

《上》 井上有一 1984年
墨、和紙 136.5×216.5cm
曾經看過一部關于井上的錄像片,片名為《對保守藝術界的造反》。錄像的開端是一段聲嘶力竭的書寫,驚世駭俗。井上以特有的方式單手拎墨桶,另一只手執飽蘸墨汁的巨筆,腳踏闊曠紙面傾力創作。那自下而上的仰拍鏡頭攝取了其面目最為猙獰的情態,令他看上去恰若護法金剛。而事實上井上有一是一位不斷破除藩籬和束縛的英勇斗士,他是傳統桎梏的破壞者,就像印度教的毀滅之神濕婆,他在造反、在不斷地革新。井上在書法上的革命涉及對書法的職能、工具和材料方面的創新,反映于形象和漢字出爾反爾的關系之上,也包括自古以來被規定的諸多傳統書寫法則。

《龍》 井上有一 1960年
凍墨、和紙 130.5×180cm

《虎》 井上有一 1963年
墨、和紙 121×192cm

《鳥》 井上有一 1976年
墨、和紙 121×219cm
因此,脫離敘述或錄像僅看其最終作品,并不能深刻體悟井上的觀念,而不知其觀念也就很難真正懂得他的藝術。獨行者乃寂寞的化身,藝術創作中持守的寂寞則是一種內省的形態。1955至1985守貧揮毫的30年是井上有一藝術創作的主要時段,也是一個反反復復精進演化的漫長過程。對現代性的焦慮和對于書道的困惑是他在紙面上行動、嘶吼、顛狂的內因,這種對書道內在精神的瘋狂發掘貫穿了他的人生。直至他去世前夕,這持續竭力的奮進出擊才有所掩息。

《花下草上》 井上有一 1965年
墨、銀底 47.5×73.5cm

《噫橫川國民學校》 井上有一 1978年
墨、和紙 243.5×145cm

《滑床山之熊》 井上有一 1985年
木炭、和紙 49×86cm
本次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出井上有一書法作品112件,包括最具代表性的“一字書”與“多字書”,也有一部錄像。展覽是除了錄像和現場之外對藝術作品最好的闡述方式,其語言兼具文本與空間屬性。空間感能夠適宜展現作品的魅力,還有可能影射創作時的現場感。井上有一的藝術是東方世界對現代性的回應,是直擊后現代主義的晨鐘。
最后,感謝日本駐中國大使館、日本黃山美術社、世界紙文化遺產支持財團紙守、井上有一紀念財團,以及為本展不遺余力的諸方諸位。
井上不朽,有一恒存。
2020年11月15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