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漆藝,歷史久遠,至今已有七千多年的發展史,其中演變,從實用的生活器物的裝飾,到具有審美功能的藝術形態,充分體現出我國勞動人民的無限智慧和偉大創造精神。當代的漆畫藝術,作為脫胎于民族傳統漆藝基礎上的新畫種,以其獨特的形制和材質、美的內涵和高貴品質,深受人們喜愛。安徽的漆畫藝術,雖然起步較晚,但從近些年我省藝術家的廣泛參與、創作熱情和取得的成績來看,這個古老的文化形態和傳統藝術形式,將會在江淮大地建構出絢爛多姿的美的世界。
義賣內容:
我國的髹漆技藝歷史悠久,早在秦漢時期就達到了很高水平。徽州漆藝起源較早,在南宋羅愿《新安志》中就有采漆的歷史記載。在明代時期達到鼎盛。明萬歷(1573年——1620年)《歙志》卷九對此有明確記載:“髹器則余氏、汪氏俱精,有退光罩漆、胎錫雕紅、泥金螺鈿諸種,上者欲追果園廠。” 明代徽州螺鈿髹漆技藝已相當精巧,據方以智《物理小識》記載:“近徽吳氏漆,絹胎鹿角灰磨者,螺鈿用金銀粒,雜蚌片成花者,皆艷,古未有之。”可見,當時,吳氏絹胎鹿角灰磨光漆和螺鈿漆工藝水平都有所創新,清代漆彩雕刻成為徽州漆器的主要特色之一。而這一時期的螺鈿漆器作為朝廷貢品送入皇宮。
為傳承和發揚徽州漆藝,安徽漆畫家們積極行動起來為了,體現藝術家所肩負的責任與擔當,安徽漆畫學術邀請展期間將舉辦作品義賣活動,義賣所有款項將公開,透明,成立監督委員會實地考察,將賣出的全部金額捐助部分中小學校,建立徽州漆藝工作室,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和學習中國傳統非物質文化。輔導和提高同學們的學習專業技能,以及美育水平,不斷拓展傳統漆藝的發展空間,立足于民族文化與地域文化基礎,使徽州漆藝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大發展中,推動漆文化進入現代生活中,帶動全國漆藝文化的發展。
展覽信息
展覽名稱:漆源-當代安徽漆畫學術邀請展
藝術顧問:程向君、楊國新
參展藝術家:
范福安、李順慶、魏鴻飛、倪龍嬌、王 屹、唐成輝、汪保群、高開峰、潘珍珍、范雪歌、王思佳
學術主持:高飛
主辦單位: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會、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術委員會
協辦單位:安徽師范大學、淮北師范大學、淮南師范學院、皖西學院、池州學院、花臉啤酒、卓克藝術網、合肥騰訊眾創空間、合肥新青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安徽時代藝品文化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開幕時間:2020年11月15日 下午15:00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15日-11月24日
展覽地點:時代美術館 合肥市黃山路599號時代數碼港2樓
藝術家簡介

范福安,當代新安漆畫創作第一人,國家一級美術師。1964年出生于安徽省黃山市, 畢業于合肥師范學院。
現為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手工藝大師、國家藝術基金專家庫專家、全國工藝美術行業理事會副理事長、安徽省高級工藝美術師、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會常務理事、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徽州漆器髹飾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安徽省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和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吉林藝術學院碩士生導師、同濟大學中意文化中心大漆藝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生導師、合肥工業大學碩士生導師。
漆畫作品《山居》獲外經貿部書畫大賽一等獎;
大型漆畫屏風作品《徽山盡染》獲首屆中國(黃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金獎;
漆藝作品《春雪》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
漆畫《靜謐宏村系列》被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收藏;
2013年漆畫《月映宏村》、《山里人家》入選由湖北省文化廳、湖南省文化廳、江西省文化廳、安徽省文化廳聯合主辦的“藝脈相承-鄂湘贛皖漆藝、陶藝作品展”,兩幅作品被湖北美術館收藏;
2013年漆畫《日落舟橫》獲首屆中國杭州亞太傳統手工藝博覽會優秀展示獎
2014年文化部恭王府舉辦《漆彩飛揚范福安-徽州漆藝作品展》;漆畫作品《恭王府海棠》被恭王府收藏;
2014年漆畫作品《漁舟唱晚》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國藝杯”金獎;
2014年榮獲國家藝術基金年度人才培養資助項目——徽州漆器髹飾技藝人才培養;
2014年漆畫作品《山里人家系列之四》入選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福建省文化廳聯合主辦的“大漆藝術——2014年海峽漆藝術大展”,漆畫作品《山里人家》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2014年文化部恭王府、時代美術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丹麥歷史博物館聯合舉辦的時代肖像藝術作品展,漆畫作品《徽州女人》獲最高獎項:肖像作品卓越貢獻獎;
2014年入選十一件作品參加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中國工藝美術館承辦的“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2014·北京)”,展出結束后,所有作品被國家美術館收藏;
2014年底,為慶祝中國和丹麥兩國建交65周年和丹麥女王75歲壽誕,受兩國政府、丹麥駐華大使館的邀請,為丹麥女王及親王創作兩幅漆畫肖像,并被丹麥王宮永久珍藏。2015年5月精選多幅作品參加歐洲多國國家藝術博物館巡展;
2015年榮獲國家藝術基金藝術推廣交流項目的資助—徽州漆藝作品全國巡展;
2015年漆畫作品《福神》、《山語人家》、《野渡歸舟》、《月映徽州》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
2015年漆畫作品《山里人家系列之四》被福建省美術館收藏;
2016年六件作品參加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中國工藝美術館承辦的“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2016·北京)”;
2016年獲國家藝術基金年度人才培養資助項目——徽州漆藝高研班人才培養項目;
2016年漆畫作品《樂在其中》榮獲2016年國際收藏文化節暨手工藝大師邀請展“工合杯”特等獎;漆畫作品《黑白神思》榮獲2016年國際收藏文化節暨手工藝大師邀請展“工合杯”銅獎;
2016年漆畫《水墨徽州》被黃山地質公園博物館永久收藏;
2017年漆畫作品《少女的祈禱》入選第六屆“J.C雅各布森”肖像大賽,作品在歐洲多國國家藝術博物館巡展;
2017年9月漆畫作品《秋泓》獲“九華杯”2017中國(九華山)國際禪藝設計大賽專業組金獎;
2018年8月漆畫作品《秋泓》、《聽雨》入選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中國工藝美術館承辦的“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2018·北京);
2018年12月漆畫作品《百官圖》入選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文聯主辦的第五屆全國漆畫作品展。
2019年12月漆畫屏風《魚之樂》入選由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漆畫藝術委員會主辦的首屆全國漆畫屏風展,作品被組委會收藏。

李順慶,男,中共黨員,1967年10月生,教授,碩士研究生。
現任皖西學院藝術學院副院長,中國廣告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委會委員,安徽工程大學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油畫、漆畫教學創作工作,主要在地域文化與藝術理論等領域進行學術研究,美術作品入選各類美術大展并獲獎獎。

魏鴻飛,池州學院藝術與教育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術委員會委員,安徽省廣告協會學術委員會常委、池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主要從事高校藝術教育、地方民間藝術、漆畫、漆藝研究。在地方民間藝術文化領域深耕多年,對域內特有的民間藝術形式有著深入而系統的研究成果。主持省級以上科研項目3項,省級重大教研項目1項,重點2項,參與國家級、省級教科研項目多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二類期刊7篇。作品多次入選中國工藝美術雙年展、安徽省美術大展等國家級、省級大展。
.
倪龍嬌,女,1972年出生。2006年獲得中國美術學院文學碩士。現為淮南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黨委書記兼行政負責人,教授。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巾幗書畫會會員,淮南市美術家協會理事。
近期來, 主要從事中國畫、漆畫等方面的理論及技法研究,校級“學科帶頭人”,美術學重點學科負責人,“雙師雙能型”教師。先后主持省部級教科研項目9項,參與12項;獲省部級獎項16項,公開發表論文十余篇。2018年入選淮南市百名文化人,2020年6月獲安徽省 五一巾幗標兵。指導學生獲得國家級獎項9項,省級獎項9 項。

王屹,1979年出生,現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博士在讀,碩士研究生導師,教育部學位中心評審專家、省哲學社科評審專家、安徽師范大學“文津學者”,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安徽省油畫、水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和日本廣島市立大學訪問學者。
主要從事漆畫、油畫、水彩創作。作品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等中國美協主辦展覽十余次,主持國家藝術基金青年人才創作資助項目及國家藝術基金青年創作滾動資助項目,主持省級和廳級課題四項,發表c刊等論文十余篇。

唐成輝,1972年12月出生,安徽淮北人,中共黨員,淮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教育部學位中心專家庫成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委會委員,安徽省水彩畫學會理事。

汪保群,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淮南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淮南市美協主席,淮南畫院特聘書畫師,安徽省美協會員。曾就讀于南陵師范學校、淮南師專、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訪問學者。
作品《送報的老張師傅》獲“第二屆中國—東盟青年藝術品創作大賽”優秀獎(中國美術家協會);《退休生活系列之·下棋》入選“第三屆全國高校師生油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暖陽》、《退休生活系列之·社戲》《退休生活系列·觀戲之一》入選安徽省第二、三、七屆美術大展。《春到屏山滿眼綠》(合作)獲第七屆安徽美術大展優秀提名獎,《退休生活系列·觀戲之二》獲第六屆安徽美術大展優秀獎,《故園夢里一色秋》(合作)獲首屆安徽省漆畫作品展優秀獎等。

高開峰,1964年9日出生,1983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十三基地政治部從事文化宣傳工作,1986年退役分配在安徽大學1987年考入安徽省教育學院藝術系油畫專業,本科學歷,在安徽大學一直從事美術教育及文化宣傳工作,現擔任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會理事,安徽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理事,安徽大學書畫協會秘書長。
2018年9月獲得安徽省美術家協會舉辦的《首屆安徽省漆畫藝術作品展》優秀獎,作品《皖南風景之一》。2018年12月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全國漆畫作品大展,獲得優秀獎,作品《徽州印象》。2019年11月,榮獲安徽省美術家協會、省委宣傳部共同舉辦的《第七屆安徽美術大展》優秀獎,作品《一脈相承》。

潘珍珍,池州學院藝術與教育學院副教授,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術委員會委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池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多年從事民間藝術、裝飾藝術等方面研究,對漆畫、漆藝等藝術形式和教學理念進行理論、實踐多層次探討。主持省級以上教科研項目3項,參與省級以上教科研項目多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作品多次入選省級、國家級展覽。

范雪歌,1992年出生于安徽省黃山市,2020年6月畢業于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藝術漆畫專業碩士研究生,碩士學位。師從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委會主任、中國手工藝大師、新安漆畫家范福安先生學習徽州漆器髹飾技藝。
現為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第一屆漆畫藝委會學術秘書、黃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徽州漆器髹飾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黃山市美術家協會第一屆漆畫藝術委員會委員。
2016年7月,漆器《追風的人》入選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中國工藝美術館承辦的2016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
2017年9月,漆畫作品《凝香》獲“九華杯”2017中國(九華山)國際禪藝設計大賽“院校組”銀獎。
2017年12月,漆畫《凝香系列》獲得安徽省美術家協會主辦的“我的青春我們的夢”安徽大學生美術作品展優秀獎。
2018年3月,漆器《追風的人》獲得北京中外視覺藝術院、中外美術研究院、中外藝術文獻館頒發的首屆中外美術文獻藝提名獎。
2018年8月,漆畫《吾樂》入選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中國工藝美術館承辦的當代中國工藝美術雙年展(2018)。
2018年9月,漆畫《吾樂》獲得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漆畫藝術委員會與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首屆安徽省漆畫藝術作品展-優秀獎。
2019年11月,漆畫《燈火闌珊處》獲2019踵事增華?黃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金獎及人氣獎。
2019年12月,漆畫《鶴立將飛》獲“第七屆安徽美術大展-漆畫作品展”,優秀提名作品。

王思佳,2020年畢業于吉林藝術學院藝術漆畫專業碩士研究生。現為黃山市徽州漆器髤飾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黃山市美術家協會漆畫藝術委員會委員。
師承我國著名徽州髹飾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全國手工藝大師范福安先生學習徽州漆器傳承技藝。在學習實踐中,熟練掌握漆器創作的傳統技法,并融合現代油畫、國畫、版畫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在繼承傳統技法基礎上,充分展現徽派漆器的技巧風范,并融入現代繪畫元素,從而形成與傳統徽派漆畫不同的藝術面貌。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