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將于第22期網絡拍賣會隆重推出“中國二十世紀藝術無底價專場”。本專場共計推出40件精品佳構,涵括油畫、水彩、蠟彩、水墨、彩墨、素描、版畫、綜合材料等多品類藝術形式。其中不乏名家大師的精美作品:常玉收錄在立青文教基金出版物的裸女素描精品,吳大羽的蠟彩精品,方君璧旅歐時期的油畫佳作,林達川的大尺寸油畫,以及6組作品組成的沙耆專題。
中國二十世紀藝術無底價專場
線上預展:
10月27日 10:00開始
拍賣時間:
10月29日20:00(開拍)—31日19:00(結拍)
二十世紀正值中西文化交融碰撞之時,如何將中國美學傳統(tǒng)與西方藝術形式相結合,達到新的藝術高度,成為當時許多藝術家思索的問題。本次無底價專場囊括了上世紀初中國幾大現代主義繪畫體系及流派的藝術名家之作,為觀眾展開一本中國近現代藝術小史。其中有留法藝術家常玉、吳大羽、方君璧、廖新學、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留比(比利時)藝術家沙耆;輾轉歐洲美國的丁雄泉、王濟遠;留美藝術家陳蔭羆;留日藝術家林達川、鄭炯灶;徐悲鴻學院系統(tǒng)的孫宗慰、宋步云、馮法祀、宗其香;受教于杭州藝專系統(tǒng)的閔希文、祝大年、涂克;以及國外藝術大師安德烈·布拉西里耶(André Brasilier)、藤田嗣治(Léonard Tsugouharu Foujita)、今井俊滿(Toshimitsu Ima?)和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
重點拍品介紹

Lot 12503
常玉 回眸裸女
1930年
紙本 鉛筆素描
來源:陳炎峰舊藏;巴黎私人收藏
出版:已收錄在《常玉素描與水彩全集》續(xù)編(衣淑凡主編,臺北財團法人立青文教基金會),出版編號D1436
43.5×27 cm
常玉作為中國第一代旅法藝術家,被后世譽為“東方馬蒂斯”。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富有詩意的裸女素描作品,以精簡的線條將中國傳統(tǒng)文人畫的優(yōu)雅氣質,與西方現代藝術的浪漫情調相融和。《回眸裸女》被收錄在臺北財團法人立青文教基金會即將出版的《常玉素描與水彩全集》中。畫中女子于回眸中暗含無限情意,整幅畫面被露過肩頭的眼睛點“活”。線條柔和流暢,風格簡練典雅,寥寥幾筆就譜出無窮韻味。

Lot 12517
吳大羽 無題II-198
1980年代
紙本 蠟彩
出版:
《吳大羽紙上作品集·下冊》,大未來畫廊,2010年,p.117
《吳大羽紙上作品集》,商務印書館,2016年,p. 491
15×10 cm
在中國現代藝術的進程中,吳大羽的哲學與藝術思想宛如燈塔,是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等畫壇翹楚的恩師。他是第一批留法的中國畫家,將西方抽象藝術的概念與東方傳統(tǒng)繪畫理論及哲學觀念相結合。此幅蠟彩《無題II-198》,筆觸跳脫章法,色調帶有野獸派的強烈與單純。吳大羽的作品一貫不具簽名,亦無日期——他信任畫作本身已足以進行自證及表達。他的紙上作品尺幅雖小,卻氣象萬千,將色彩的力量和架構的張力揉在畫里。
.
Lot 12504
方君璧 翡冷翠屋脊
1956年
布面 油畫
來源:藝術家家族收藏
展覽:傳統(tǒng)和現代之間:方君璧的藝術,胡德藝術博物館,美國新罕不什爾,2013年9月17日 - 12月8日
46.5×54.4 cm
方君璧作為中國二十世紀極少數在社會上嶄露頭角的女性畫家之一,是首個考入國立巴黎高等美術學校的中國女性。《翡冷翠屋脊》為畫家游歷意大利佛羅倫薩后所作。此作尺幅喜人、品質極佳,為方君璧風景畫代表作,有一種獨特的清明澄澈的氛圍感:畫面中磚紅色的屋頂鋪展在浮著薄云的藍天下,色彩純凈和諧,很有印象派的味道;用色較薄、較濕,用筆流暢洗練,輕松靈動地將意大利佛羅倫薩的濕潤氣候勾勒于畫布上。

Lot 12511
沙耆 四仙圖
1941年
紙板 綜合材料
來源:比利時私人舊藏
48.5×64.5 cm
具有“東方梵高”之稱的沙耆,帶著他傳統(tǒng)書畫的家學以及在徐悲鴻引領之下的寫實主義,于1937年去比利時皇家美術學院學習。在比利時期間仍舊創(chuàng)作不少傳統(tǒng)題材、國畫材質的作品。在《四仙圖》中,他將亢奮的現代表達放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背景中,刻意營造這種“不搭調”的感覺:中國古代人物形象被置入馬蒂斯般的藍色背景中,傳統(tǒng)線條造型混雜著西方的明暗法——這就是沙耆式的放蕩不羈,在反叛古典的同時,對未來藝術有所思考。畫中人物神態(tài)各異,月下暢飲,此作充滿了自由與本真,一如沙耆其人。

Lot 12506
廖新學 雙喜圖
1940年代
絹本 彩墨
26×22 cm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國民政府選派優(yōu)秀學生公費赴法留學,廖新學經過層層選拔,成功入選為數不多的稀有名額。1946年,在法國獨立藝術協會的支持下,廖新學在巴黎舉辦了《廖新學中國畫》展覽,廣受好評。此次上拍的《雙喜圖》即為其40年代的作品。此幅絹本彩墨色調柔和,構圖生動,裝飾性強,表現出極其嫻熟的技巧和完美的表現手法。《巴黎報》曾評論,“廖新學是歐洲最有影響的中國畫家之一”。

Lot 12501
丁雄泉 蝴蝶
1961年
紙本 綜合材料
來源:比利時布魯塞爾Cogeime畫廊
56×74.3 cm
丁雄泉作于1961年的《蝴蝶》,由自由、直率的筆觸和鮮艷的色彩繪成。此作丁雄泉在巴黎期間受“眼鏡蛇”畫派的影響,展現了原始、如孩童涂畫般的率直風格。畢加索曾說:“我花了四年時間畫得像拉斐爾一樣,但用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看似凌亂的畫面,卻不失色彩的和諧,藍色身軀的蝴蝶,由翅膀上的片片橙紅點綴,冷暖色交相輝映。

Lot 12507
林達川 鄭州二七紀念塔
1983年
布面 油畫
出版:《大璞不雕——林達川油畫作品集》,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6年12月,p. 216
78×58 cm
林達川是中國早期印象派風格的代表人物,曾兩度赴日學習,師從梅原龍三郎,安井曾太郎等繪畫名師。東洋二十載,繪畫語言成熟醇厚,受到日本社會廣泛贊譽,是同期最為成功的留日藝術家之一。此次上拍的《鄭州二七紀念塔》是林達川尺幅最大的作品之一,為其晚年集大成之作,收錄于權威畫集,為網絡拍賣中難得一見的精品。畫面帶有日本名家的印象派色彩和簡約風格,又有林達川后期對中國南宗筆法的融合。顫動的天光,跳躍的筆觸,一片疏朗俊秀、明艷淡遠的氣息。一筆一劃簡練松快,卻在勾寫某種意境。此樸實清麗的畫作適宜靜賞,慢慢嚼出滋味,品個中氣息……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