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圖紀第三回-許英輝繪畫藝術展將于2020年10月3日-12月3日在北京宋莊樹美術館舉辦。

展覽海報
展覽信息
展覽名稱:山海圖紀第三回-許英輝繪畫藝術展
展覽時間:2020年10月3日-12月3日
展覽地點:樹美術館
地址:北京宋莊小堡藝術東區
藝術家:許英輝
策展人:張航
出品人:劉霞
執行策展人:蔡春婕
展覽執行:張忠雪
展覽助理:劉鏵憶
主辦方:樹美術館
展覽前言:
萬物互聯的源代碼
從2017年《山海圖紀》第一回展覽開始,通過藝術家許英輝對遠古的圖像符號進行解讀,人們看到了華夏文化潛移默化的傳承和影響力。在《山海圖紀》第二回展覽之后,藝術家遵循山海經中萬物互聯的脈絡,開始了藝術觀念與自然融合、與現實交流的藝術實踐。2019年夏天,許英輝在渤海之濱、秦皇入海求仙處的大海中,頭頂藍天白云、腳踏碧海輕波,繪制了3.5米高,長達300米的巨型海中藝術壁畫:《山海圖紀》之渤海篇。短短一年中,上百萬的人在秦皇島西港帆船碼頭觀看了這幅巨作,海天一色之中,星辰大海、日出日落,山海之間看“山海”,人們在藝術家許英輝的巨作中,驚嘆于華夏先民神奇的想象力和萬物互聯的世界觀。
之后,藝術家許英輝還與法國的藝術家Michel Alexis、Alexis Fraikin在北京進行了名為《自然而生》的藝術交流展,探討東西方藝術各自在對自然、生命力的認識和表達,雖然在形式和材料上,中外三位藝術家完全不同,但他們在關于自然生命力的感知上,奇妙地相逢。
藝術家許英輝在多年挖掘山海經圖示的過程中,他發現:東方的世界觀和哲學思想、審美觀和文化意識,早在上古的神話時代已經播下種子,只是在不同的時代里生長出不同的枝丫、結出不一樣的果實。于是,他放下芥蒂,饕餮于上古造型圖示的美妙,吸收東方文明創世紀時期的精氣,游弋在山海經中描繪的萬物互聯、生命輪回轉換的美妙境界中,由此,許英輝的藝術創作,走向深入解讀華夏文明源代碼的層級。
此次《山海圖紀》第三回展覽中呈現的大量魚、龍、鳳作品,就是源自于山海經中有不少魚龍變幻的說法;比如鯤化鵬、顓頊變漁婦、炎帝的女兒變精衛、夸父變桃林、鯀化黃龍、丹朱化鴸鳥等等……種種的描述已經完全超越了自然常規,是東方哲學中天人合一、生命循環論的肇始。
龍鳳的圖騰是華夏文明流傳至今的精神創造:龍和鳳也是山海經中經常出現的形象。藝術家大膽的從在傳統文化中常見的龍鳳重新著手,他畫的龍和鳳完全超出我們思維中對于龍鳳呈祥、龍飛鳳舞的形象定義。許英輝筆下的龍一改明清時期的虛張聲勢、肥碩莊嚴而變得清瘦而矍鑠,甚至打破常規,出現了龍神秘的正面肖像。鳳凰也從雍容美麗、婀娜多姿的形態,變成漫天飛舞、一鳴沖天的霸氣。這些變化,從另一個層面展現了藝術家對于東方美學中貫穿天地、陰陽和合思想的理解。
可以說,在《山海圖紀》一系列的展覽中,我們看到了藝術家許英輝通過對《山海經》的探尋,從遠古流傳至今的圖像符號中,把華夏文明的源代碼找尋出來,用藝術的方式逐一展示給我們,如同我曾經寫到:上古的魔幻鑰匙,在現實中,打開的是未來之門。 策展人 張航
藝術家信息
許英輝
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
現工作生活與北京
作品欣賞:

?魚,200x300cm,布面丙烯,2020年

畢方 200x300cm,布面丙烯,2020年,

螭吻,150x150cm,布面丙烯,2020年

赤鱬魚,120x120cm,布面丙烯,2020年

黱魚,160x160cm,布面丙烯,2020年

鰔魚,150x150cm,布面丙烯,2020年

混沌,200x300cm,布面丙烯,2020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