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下午,“拈花一笑——吳冠南從藝六十周年作品回顧展”在宜興美術館開幕。江蘇省文旅廳、江蘇省國畫院、宜興市有關領導以及全國各地趕來的藝術愛好者參加了活動。

開幕現場
吳冠南先生1950年生于宜興。現為江蘇省國畫院藝委會委員、陜西國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重慶大學藝術學院特聘教授及外聘專業碩士生導師。現場展出了約60幅作品,水墨寫意、工筆、重彩、構成和極具個人面貌的“大花頭”系列,以及臨古作品。類型豐富,基本涵蓋了吳冠南的創作領域。吳冠南數幅早期作品也來到了現場,被評者認為“早歲已經顯露出大家氣象。”

圖為1965年的《廣播節目報》上,吳冠南臨吳昌碩的作品。吳冠南在畫框邊上題簽《二十始師碩》。吳冠南三歲足疾,自幼貧苦,但酷愛繪畫,少時以狗毛自制毛筆學畫。后在廢品收購站見舊雜志,為其中吳昌碩的作品所吸引,從此心慕手追,自學成才。至今,吳冠南的剪報冊里仍然保存著這張最初打動他的雜志畫片。

吳冠南二十歲臨習任伯年作品

吳冠南三十二歲作品。第二年,1983年,他在林散之、陳大羽提議下在南京舉辦個展。引起藝術界關注

1983年9月12日,南京鼓樓公園美術館吳冠南畫展

2020年10月23日,宜興美術館
回顧往昔,不勝唏噓。吳冠南在本次展覽開幕式簡短的致辭中說:“用心用力去做一件事,不要雜念太多。今年是六十周年,明年開始再往上拔一拔。爭取報答父老鄉親的厚愛。”

吳冠南展覽開幕式上致辭

吳冠南向宜興美術館捐贈作品
本次回顧展上,還展出了吳冠南臨摹徐文長、八大山人、高奇佩、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等歷史上書畫大師名作的作品。今年春天,吳冠南除了積極聯絡省市文藝和慈善機構捐抗疫金之外,其他大多時刻,他都靜靜坐在畫案前,沉浸在“臨古”中,與那些美術史上的大師對話。他曾一項一項列舉著臨摹的好處:“一、能學到東西;二、能讓自己知道深淺;三、面對經典能讓自己不放狂妄;四、只有經典才能帶著自己往前走。”一位大家年已古稀,還在做常識中“美術初學者”的工作,用功之深,值得欽佩。




展廳現場
展覽主題“拈花一笑”出典自佛陀法會。吳冠南自言,一生事花如事佛:“花兒帶給人間一切美好,都只有給予,從不計回報,以及它們統一的,亙古不變的無語、無欲、無求、無悔……這種品德不正是與佛的境界同出一轍嗎?”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