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自2015年第一屆舉辦以來,已邁入第六屆,這六年之中,這個為中國青年藝術家量身打造的舞臺不斷成長、不斷成熟。從一開始的單一模式,到如今跨越線上和線下的綜合展示及服務平臺、以巡展帶動作品銷售的新型模式、結合商業品牌導入藝術媒介的跨界打法……不斷打破著藝術與公眾之間一堵堵無形的墻,將青年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推向更廣大的舞臺;同時,也逐漸將365天不間斷的藝博會的理念變成現實,促進藝術市場的多元化發展。回望過去六年,這一切來之不易,又自然而然。
看似自然而然的成長背后離不開各方的關心與指導,主辦機構、贊助商、合作伙伴對于青年藝術家的關心,以及對于中國新興藝術市場的信心一直鼓舞著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向上發展。
今年仍然特別感謝光明乳業對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的大力支持。在前五年的基礎上,今年是與光明乳業的品牌的更緊密合作,正是光明五年來的強有力支持,才使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在如今艱難的大背景下得以延續。
2020年度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共收到來自國內外4087位藝術家的有效投稿18736件,最終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將攜260余位藝術家,展出1100余件作品。以4個邀請展,3個獨立項目組成四個版塊進行展覽。
除此之外,今年上海青年藝博會也將參與第二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在這個承載了無數期待和關注的交易月中,真正做到在幫助青年藝術家建立交易體系的同時,也為滬上的藝術愛好者們獻上一場不一樣的藝術饕餮,為“上海時間”掀起一波高潮。
不忘初心,是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六年來一直踐行的方針,六年如此,十年也將如此,青年藝術市場的未來可期。
“自然而然”——2020(第六屆)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
2020年度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共收到來自國內外4087位藝術家的有效投稿18736件,最終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將攜260余位藝術家,展出1100余件作品。以4個邀請展,3個獨立項目組成四個版塊。
【版塊項目 介紹】
“青藝·視界” 版塊(4個邀請展組成)
進·退——中外青年藝術家邀請展
青藝博&青年藝術100邀請展
“海上青年”——青年藝術家邀請展
“漸入佳境”——掃一掃當代藝術邀請展
“青藝·無界”版塊(獨立項目)
2020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優秀作品展
“青藝·起點”版塊(獨立項目)
2020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招募入選作品展
“青藝·再造”藝術衍生版塊(獨立項目)
青藝·再造X山水共和”——藝術文創計劃
【內容介紹】
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邀請展之一:進·退——中外青年藝術家邀請展
展覽時間:2020.11.3-11.15
展覽地點:上海劉海粟美術館 1樓1、2號展廳(延安西路1609號)
2019年劉海粟美術館重啟國內最悠久的青年美術學術平臺——上海青年美術大展;而國內最大的青年藝術展覽平臺,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歷經五年來,集聚了一批優秀藝術家,成為藝術市場的新興力量;作為全國最有影響力的兩個以推動青年藝術為己任的機構,在2019年合作的基礎上,放大合作方向,強強聯手,為中國青年藝術家搭建一個集學術、市場、藝術服務為一體的平臺。
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的主題展的發展,一直秉持的是“學術性”與“市場性”相輔相成的模式。本次與劉海粟美術館合作的主題展, 更加聚焦在學術交流以及不同觀念表達上,進行探索,并且對于2020年后疫情時代的青年藝術創作也提出新的研究課題。
本次甄選的藝術家們有一個相同點:海外留學或者藝術交流經歷。不僅僅表現在作品上,而是融入在他們的語境中,無論是創作還是生活。本次策展概念強調藝術創作的個體性特質,同時又找尋他們這一代藝術家由相似經歷所帶來的新普遍性,并稱作集體式的個體力量。

陳菲菲《中國神話之商湯求雨》27.6x37.5cm數碼繪畫2020

陳嘉屹《喜,之二》32.9x48.3cm激光銀鹽相紙漿
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邀請展 之二:青藝博&青年藝術100合作邀請展
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作為中國青年藝術家發展的重要平臺,與青年藝術100合作,進一步做大做強平臺,也符合上海作為中國藝術交易中心的發展方向。
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邀請展 之三:“海上青年”——青年藝術家邀請展
與上海青年美協聯合主辦,針對長三角區域青年藝術家為主體的學術展。
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邀請展 之四:“漸入佳境”——掃一掃當代藝術展

李思奇《腦機接口-1》 布面丙烯 160×116cm 2020年

姚斯文 《解構實驗》 布面丙烯 150x150cm 2020年
獨立項目之一“青藝·無界”
2020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優秀作品展
展覽遴選了來自全國的優秀青年藝術家,他們以新穎的創作手段詮釋出不同社會背景下的人文關懷和文化輸出,其藝術針對性也不盡相同,在作品中能看到各地藝術家所呈現出的藝術作品有很明顯的地域性和多元化特點。
獨立項目之二“青藝·起點”
2020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招募入選作品展
2020年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共吸引到4087名藝術家報名參選,最終展會評選出97名入選藝術家,有40%左右為應屆畢業生或仍在讀于高校,其中也不乏各藝術高校專業教師及自由藝術家,參與到“青藝·起點”版塊。通過國畫、油畫、雕塑、影像、新媒體等不同媒材的藝術作品,和具有不同藝術視野和探討性的關注點,全面展示當下年輕藝術家藝術狀態。青藝博更關注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及表達的藝術家作品,參展作品呈現出當下的地域差異性和時代特色,創作趣味與創作追求都紛繁蕪雜,使整個板塊呈現出多元化的面貌。板塊相對集中展示了現當代青年藝術家的整體創作水平,青藝博希望這群藝術家能夠持續保持敢于表達的動力和創作的沖動,擺脫浮躁的心氣,以青藝博為全新的起點,為未來的中國藝術事業提供無限的正能量。

李大鵬 《仲夏時雨潤江南》 布面油畫 150x110cm

杭理唯 《異境的無名》 布面油畫、蠟 80x80cm

邊云翔 《The idea of internet》 綜合材質 45x40x30cm

陳天樂 《不再重要?》 交互視覺 尺寸可變

沈泳岌 《西湖印象》 金銀銅 42x18x68cm

梁建創 《泉》 銅 20x10x45cm

黃朝青 《謐境2》 紙本水墨 70x70cm

蔣璟 《緩慢的生生不息》 布面寫真 100x100cm

鄒彧 《未來計劃-祈禱》 亞麻布面丙烯 200x160cm

之之 《時間漩渦》 收藏級無酸綿紙 108x108x5cm
獨立項目 之三
青藝·再造X山水共和——藝術文創計劃
除了關注青年藝術家的創作面貌,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還致力于以“青年藝術家”為核心資源的文創計劃。通過自身優勢,為青年藝術家與市場、大眾嫁接出更多互動。用扶持公益性的態度,聯合多元資源平臺,進行藝術項目的推進。
ORITOPIA山水共和,領先的IP全產業鏈孵化機構 + 專注跨界(IP/藝術/品牌)的創意廣告公司。一方面,我們助力優質內容生產者實現作品IP化、商業化,助力老化IP重獲新生;另一方面,我們助力企業通過自創IP與跨界,實現品牌升級、品牌年輕化、品牌IP化,為企業開辟更為寬廣的商業發展路徑。
協助中國本土品牌實現品牌升級,協助具有出色原創能力的藝術家、設計師、插畫師、編劇實現他們的藝術變現夢想,并讓優質的藝術、設計、和故事真正進入和改變中國大眾的生活。
我們堅持做“高品質的內容”。我們希望通過創造和傳播有責任擔當的內容,讓受眾收獲快樂和啟發,讓客戶收獲價值,讓創作者收獲成功,讓世界收獲美好。
博覽會現場將展示青藝·再造與山水共和合作運行過程中的優秀案例,及由原創藝術品開發出的藝術衍生品100余件。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