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27日,三瓜公社全國書畫名家“東籬畫秋”采風活動舉行。書畫名家張根虎、馮聚成、徐晉平、徐豪、翟承海、周圣祥等在游覽三瓜公社景區美景之后,在東籬花圃采風寫生,并在文化小院舉行“東籬畫秋”筆會,翰墨筆觸書寫出一幅幅美麗畫卷,用藝術的語言表達對三瓜公社的熱愛。

【藝術簡歷】
馮聚成,現為中國美協會員、山東省美協山水畫藝委會副秘書長、山東泰豐書畫院院長、青州山水畫院院長、青州市美協原主席,中國人民大學國畫理論與創作研究班導師,中國當代最具學術價值和市場潛力的國畫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馮聚成主工山水,亦擅書法,根植傳統、師法自然。2008年結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創作院。作品數十次參加全國美術大展并獲獎,有千余件作品在各類報刊、雜志上發表。7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先后去韓國、日本、法國、美國、俄羅斯、臺灣、澳門等舉辦畫展和藝術交流。眾多作品被香港、臺灣、澳門和法國、韓國、日本、美國等地區和國家的博物館、政要及收藏家收藏、拍賣會拍賣。被評為“2014、2016全國最具學術價值和市場潛力的山水畫家”。
出版有《馮聚成山水畫集》、《筆墨幽境—馮聚成山水卷》、《為山河立傳—馮聚成山水畫欣賞》《山河凝心—馮聚成作品欣賞》等多種個人專輯。中央電視臺、山東電視臺、《美術報》、《中國書畫報》等多家媒體對本人藝術成就做過數次專訪報道,作品及傳略入編《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辭典》、《中國新版傳世名畫》、《圖說中國當代美術》、《新中國美術家大典》等幾十余部辭書典籍。

《云門朝暉》
情系丹青寫新貌
——讀馮聚成作品有感
王界山
馮聚成是一位以藝術為人生信仰,潛心于中國畫創作的丹青之子。我和他同為山東青州人,又是戰友,這位曾參加過自衛反擊戰的兄長,在血與火的“煉獄”過程中,鑄就了一種大無畏的大丈夫氣概,由此而更加自信和堅毅。他做任何事情都有一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性格,這是他不斷開拓進取的成功因素。

《井塘古村游客多》68cm×68cm
是命運使然讓聚成仁兄投筆從戎,他出身于名門,是明清文學世家馮氏之后,自幼可聞祖業書香余韻,心系丹青而手持畫筆作圖,家族的文脈香火早已在他心中點燃并得以延續,以傳統的繪畫為摹本而探究其理,研習其法,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長期苦學中,東方人的審美標準,特別是中國人即非具象也非抽象的意象表現的獨特魅力,在介乎似與不似之間,中國畫的本體精神彰顯了它的豐富性和獨特性。深植于馮聚成心靈的,是在曠日持久的揮毫潑墨過程中,將其內在的精神,外化于筆墨之上,馮聚成準確地把握了中國畫的審美法則和基本規律,在表現的內容和形式上,做到了有機地統一和融會貫通。

?《山里人家待客歸》68cm×68cm
?在歷經對傳統長期的學習之后,馮聚成清醒地認識到僅僅依靠古人的拐杖邁步是走不遠的,而時代的發展和變化是不容漠視的。于是,他走出了畫室,在真山真水里體味對景的寫生創作,在日積月累的實踐中不斷地調整和提升對中國畫的認識,將筆墨與天地精神相融合,其畫作開始凸現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精品力作,生發出鮮活的生命力,逐步脫離固有的舊套路,力圖產生個人的畫風,強化自我,成長自我,完善自我。他憑借著一種文化的力量,向著一個個新的藝術目標行進。

?《秋韻》68cm×68cm
?“搜盡奇峰打草稿”,馮聚成對于大自然有一種無限的熱愛,他不厭其煩地在山川原野里穿越和駐足,這種眷戀大地的深情,注入于用筆用墨時含義悠長,耐人回味。他在寫生太行山、沂蒙山、燕山等極具代表性的山川地貌時,注重尋覓各自不同的藝術特性,如太行山的大氣,沂蒙山的敦厚和燕山的雄渾,在他的筆下都能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來。近期他赴太行山和沂蒙山寫生了一批畫作,讀后令人愉悅和感動,那種撲面而來的清新之感如沐春風,思其浩蕩,欣欣然也……?

《東峪古風今猶存》68cm×68cm
?聚成仁兄是那種不尚空談,扎實做事的謙謙君子,以文載道,作畫施法,他以繪畫藝術為立身之本,縱橫山水間,讓畫筆記錄時代,描繪今天的新面貌和新境界,他的藝術將無愧于時代而不斷閃現人生的華彩,給人們帶來更加美好的畫卷。
作者:王界山
中國美協理事
空軍文藝創作室副主任
空軍美術書法研究院副院長

?《井子峪村景色美》68cm×68cm

?《獨享清風蒼山近》68cm×68cm

《春至仁河滿山綠》68cm×68cm

?《秋風吹來滿山金》68cm×68cm

《刁莊橋畔景色美》68cm×68cm

《春風又渡桃行村》68cm×68cm

《春煙流香》136×68cm

《云山可居圖》136cm×68cm

《厚土青山育山民》136cm×68cm

《莫對青山談世事》136×68cm

《綠野春曉》136cm×68cm

《居高境自闊》136cm×68cm

《山路彎彎任君行》136cm×68cm

《山風》136×68cm

《綠樹一山春》136cm×68cm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