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泠網拍十月月拍
網上預展 10.20-10.28
網上競買 10.28-11.2
深厚的油畫根基
寫實油畫可以成為一種經典高雅的標志,體現一種價值理想。由于寫實油畫深植于西方文化傳統,提供了一種中國本土所缺乏的西方理性和自由主義的精神,是西方的思想文化底蘊。
當代油畫家崔小冬以其精粹純正的語言,尤其是靜謐典雅的意境,詮釋了作為傳統媒介的寫實油畫的價值何在。

本次藝是十月月拍特別呈現崔小冬個人小專題,涵蓋人體、風景、靜物等多種題材。部分作品由藏家得自本人,另有部分拍品曾在崔小冬重要出版物中出現,如《有鏡子的畫室之一》及《畫室即興速寫》曾出版于《中國藝術家崔小冬》一書。整個專題拍品來源清晰可靠,作品本身精致而細膩,十分難得。


藝是網拍·十月月拍 中國現當代名家油畫專場
崔小冬(b.1964)畫室即興速寫
布面 油畫
2000年作 48×38cm
簽名:小冬2000.6
出版:《中國藝術家崔小冬》p93,吉林美術出版社,2008年。
崔小冬是一位有著深厚油畫根基的藝術家。提香的色彩、倫勃朗的光線;柯羅那夢幻與現實相間的獨特詩意,庫爾貝以現實為依據的藝術主張,都在他的作品中留下痕跡或烙印。
艾略特曾說過:“傳統是前輩最有力地表明他們不朽的地方。它不僅僅是繼承就能得到的,如果要得到它,必須用很大的力——除非藝術家生活于其中的不但是現在而且是過去的時刻。”
歷史的意識是對于永久的意識,是對于暫時的意識,也是對于永久和暫時合起來的意識。這種意識能夠使藝術家們敏銳地意識到自身在時間中的地位、自己和當代的關系。


藝是網拍·十月月拍 中國現當代名家油畫專場
崔小冬(b.1964)有鏡子的畫室之一
布面 油畫
2007年作 80×60cm
簽名:小冬,07。
在這樣的意識中,崔小冬的作品便成為了很純正的油畫,油畫的特性發揮得十分充分,造型的趣味和色彩的表現結合尤為突出。色彩厚重,筆法清秀而生猛,帶著北方造型的嚴謹,又不乏南方筆法的靈動。
崔小冬的筆觸中擁有情感和節奏、自由和灑脫,而且注重情緒上的主動抒發,是油畫的繪畫性和油畫特定的表現力。他的創作來源大多是生活中的場景或人物,更能夠有感而發,更需要對象的鮮活,表現方式更加得體。
酣暢的古典韻味
崔小冬的作品有著那一代人所不多見的“古典味”,濃厚的色塊,重色的背景,亮眼的膚色,十分有效地借取了傳統油畫的塑造之功,脫盡當下古典繪畫的嬌柔之氣,以收放有度的剛武用筆,賦予古典味以一種獨特的寫意酣暢的力度。


藝是網拍·十月月拍 中國現當代名家油畫專場
崔小冬(b.1964)窗前的女人體
布面 油畫
2006年作 45×53cm
簽名:小冬,2006.7。
畫室的題材,古典的韻味,常易于營造出艷俗而又常見的流弊,然而崔小冬卻十分有效地借去了傳統優化的塑造之功,且不追求繪畫的文學性描繪和觀念形態的詮釋,而是從放筆直寫的素描研究中,直面對象本身,致力于揭示對象“是其所是”的本真狀態。
作為一個畫家,他更關注的是繪畫的本體語言,并且有他自己心中的藝術史,并不拒絕關于油畫的直觀對話。故而崔小冬的作品中能夠分明看到古典繪畫的神氣,卻不露樣式化的模仿痕跡。


藝是網拍·十月月拍 中國現當代名家油畫專場
崔小冬(b.1964)香梨
布面 油畫
2003年作 39×48cm
簽名:小冬,2003. 6。
實際上崔小冬對傳統的“得到”或“擁有”,源于他童年的向往,錦州故鄉老師的早期啟蒙,以及他就讀中國美院的時光。并且此后這長久的年月中,崔小冬始終如一且日漸深厚地理解了心中的油畫品格。
他并未受到熱鬧和新潮的紛擾,以信徒般的寧靜和虔誠,執著地遵循著初衷。
躍動的筆觸色塊
崔小冬的用筆亦是不得不提的,他畫面中的精妙之處常常是既表現了對象的形色,又凸顯了油料的光彩,二者渾然一體。筆鋒和著油色,或涂抹或揮灑、或堆砌或描繪。畫面中那些人體和肖像的中調部分往往飛揚著頗有幾分生猛的筆觸和色塊,從而使整個畫面變得生動且厚實。
人物之間并沒有情節上的聯系,有的是造型意象上的融通,仿佛穿透畫框,彼此流動。在這些間歇躍動的筆觸之中,能夠辨識出空間跨度所演化的現實場景的意義。

藝是網拍·十月月拍 中國現當代名家油畫專場
崔小冬(b.1964)風景
布面 油畫
2005年作 35×44cm
這樣的畫面成為對古典式莊重華貴的間歇追問,是苦心而執迷的造型技巧,隱藏在筆觸生猛的人體里,遮蔽在形色皆全的畫面語言中。
筆觸在運行中去表現自身,飽含著崔小冬對形與色的悟性,是一種對美的迷戀,呈現出的視覺沖擊常常超然于所繪對象而躍然紙上。
西泠網拍 · 藝是 十月月拍
敬請期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