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形的背后
文:鐘飆
30年前的1990年,是我藝術生涯的起點。浙江美院油畫系畢業考察到西北,我們每天跑三個縣參觀文明遺跡,密度相當大,感覺整個日子被古代包圍了。
22歲的我突然產生了一種幻覺:我來自遠古,22年只是我在這個世界出現的時間。
就像一塊宋朝的玉,盡管他的雕工是宋代的,然而玉質卻是億萬年成形的結果。連通了過去的當下變得無比厚重起來,我彷佛帶著整個古代回到了杭州,渴望為古代在當下找到出口。日常生活不再是看到的樣子,每個平凡的時刻,都是由背后無數的不平凡造就的……由此開始了藝術人生的探秘之旅。

顯形之二 Revelation No.2 350x900cm 布面木炭、丙烯 Charcoal and Acrylic on canvas 2008
12年前的2008年,我在上海的個展首次使用“顯形”為主題,提出了“一切早已存在,只有經過時顯形”,作為一種理念,把過去、現在和未來當成一個整體來看并不難,事實上,它們從來就沒有分開過,難的是我們看不透這個整體。
這一年成為我藝術的分水嶺,觀察、思考和表現的重心從對“經過顯形”的現實關注,轉向對“早已存在”的本質探尋。
在合美術館7號廳A空間,2008年的《顯形之二》,空白畫框外涌動的意圖定格在即將顯形之前,標志著圖像繪畫向圖像生成機制的轉變。

鐘飆2013年以《顯形之二》為原形設計制作的木雕屏風
在它旁邊,是2013年以《顯形之二》為原形設計制作的木雕屏風,失控的意外效果成為當代藝術與民間藝術在合作中雙向出界的物證,形神兼備的明代木雕菩薩的加入,與拙樸搞笑的當代屏風形成間離,主題也從“顯形”變成“出界—魯木匠與當代藝術”。


鐘飆合美術館展覽現場
2020年,菩薩開始與墻上自己的畫像對視,把作品又帶向了完全不同的維度和意義,“和光同塵”成為新的主題,續寫著變化的時間故事。

鐘飆合美術館展覽現場
7號廳B空間的主角,是2009年轉型時期的《海市蜃樓》,這也是我到目前為止最大的繪畫作品,與2008年的《顯形》一起,構成藝術歷程上下半場的尾聲和開篇。

海市蜃樓 Mirage 400x1800cm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2009
我希望透過紛呈的世相,探尋現實深處浩瀚的普遍聯系和潛行動能,并運用創造性的藝術語言,把現實世界的人生觀與能量世界的宇宙觀結合起來,在多維時空中建構現世的理想國。

無常 Anitya 300x195cm 布面油畫、丙烯 Oil and acrylic on canvas 2018?
12年過去了,我在無數次顧此失彼的選擇中,逐漸形成了“以形顯態”的藝術創新方法論:“態”是事物內在的普遍聯系和潛行動能,永不停息地潛移默化;“形”是“態”在具體時間和空間中聚合的外貌,我通過對“態”的覺悟、感知,進而表達,從當下切開時間,來釋放現實深處隱藏的形態。

能量波 97x130cm 布面油畫、丙烯 Oil and acrylic on canvas 2018

寒武紀? Cambrian 200x580cm 布面油畫 Oil on canvas 2020
時過境遷態變形隨,這一永續的動態過程既是創新的有效機制,也是作品的意義來源。因此,從2020回溯30年的藝術歷程,“顯形”就再次成為我四個個展的主題。
令人猝不及防的是,新冠疫情的大爆發,使我的個人遭遇與人類命運強烈共振。
圍繞個展從武漢、北京、法蘭克福、哈根、波恩再到北京,80天的疫情穿越,3次隔離,發燒送往北京小湯山醫院,核酸檢測呈陰性,虛驚一場之后,這趟疫情穿越之旅成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供了難以回避的思考和創作背景。


鐘飆兩張200x500cm的紙上作品《能量世界》、《共同體》
得知我的經歷和創作意圖,哈根奧斯特豪斯美術館專門拿出兩個天光展廳虛位以待,6月26日,兩張200x500cm的紙上作品《能量世界》、《共同體》成為率先在歐洲美術館亮相的新冠疫情題材作品,哈根奧斯特豪斯美術館館長泰豐·貝爾京博士說:“這副紙上巨型畫作是對當前新冠疫情所做的首次嚴肅的藝術表達,這是一副歷史性作品。”
哈根市長埃里克.舒爾茨親自撰文,由市長辦公室向德國各大主流媒體推薦。
過往的序章,奠定了挑戰大制作的堅實基礎,雖然連續創作已是筋疲力竭,但當我的疫情經歷、認知思考和創作方法匯成的唯一性,在2020與武漢這座城市聯系起來,就仿佛接通了電源,屢現神助,滾滾涌向預期中的必然結果,勢不可擋。





公元2020 A.D.2020 400x900cm 布面油畫 Oil on canvas 2020(創作過程,最后一張為完成圖)
這不僅僅是一次藝術的顯形,更是命運和時代的共振,能量對現實的重塑。



作品局部
所有的可能性和結果之間,雖然有時間和空間的距離,但卻是同步發生的,一旦選擇某種可能性,經過時間和空間,就會抵達早已同步發生的對應結果;而沒有被選擇的,則形成與我們并存的看不見的平行時空。所以每個選擇,都是一次平行世界的切換。

鐘飆合美術館展覽現場
除了個人命運,藝術創作的過程也是如此,合美術館6、7號廳的玻璃展柜里,就有平行世界的蛛絲馬跡:數百張草圖、效果圖、爛尾圖,以及被覆蓋的過程,隨機堆放其中。它們是曾經路過的證據,也是時空切換的錯過,雖然不再繼續顯形,卻仍然與各自的終點量子糾纏。這些“未成之象”與墻上展示的“已顯之形”互為平行世界,互鑒命運算法。

光年 Light Year 440x717cm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2010
每個當下,都連接著宇宙的全部信息和它們的相互關系,但生命個體受到感知的局限,只能接收到極小部分,這部分就叫現實。
萬古開今,顯不顯形都存在。

鐘飆 活性乳 1989年 布面油畫 55x55cm

一個人的城市 A one -man city 360x250cm 布面油彩、丙烯 Oil and Acrylic on canvas 2004

萬水千山 Ten Thousand Mountains and Rivers 60x45cm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2014

彼岸 Faramita? 280x600cm 布面油畫 Oil on canvas 2015

物演1號 Evolution No.1 45x60cm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2016

物演2號 Evolution No.2 45x60cm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2016

物演3號 Evolution No.3 45x60cm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2016

枉凝眉 Melancholy in Vain 130x97cm+75x55cm 布面油彩、丙烯 Oil and Acrylic on canvas 2017

黑橋1號? ? HeiQiao No.1 97x130cm 布面油畫? ? Oil on canvas 2017

黑橋時代 The Era of Heiqiao 200x150cm 布面油畫 Oil on canvas 2017

和光同塵 Namaste 150x120cm 布面油畫、丙烯? ? Oil and Acrylic on canvas 2018

山問 Mountain Pondering195x300cm 布面油畫 Oil on canvas 2019

動的靜物2號 Still Life in Motion No. 2 100x75cm 布面油畫? ? Oil on canvas 2020
展覽現場:













展覽信息:

鐘飆-顯形
2020年5月19日-7月26日
德國哈根奧斯特豪斯美術館
鐘飆-顯形2
2020年6月26日-11月15日
德國哈根奧斯特豪斯美術館
鐘飆-顯形3
2020年9月26日-10月26日
德國波恩當代藝術館
顯形——鐘飆的圖像世界
2020年10月16日-2021年4月16日
武漢合美術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