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一:《花紋系列》90*70cm12幅
蕭蕭秋意重,依依寒色濃,又到了秋明空曠、霧結煙愁的時節。今天聽德國亨德爾尼拉爾多的“讓我痛哭吧”,真心的感覺西方藝術的偉大和優秀,他們抓住你的靈魂在唱歌,非常的震撼,也許不賞心悅目,但是他會讓你流淚並沉思,而人類的文明進步不就是來自人類具有思想的力量和奮發的勵志精神嗎?可惜屬于他們的高光時代慢慢地要過去了,但是,我一直認為東方新美學造型藝術的基礎還是以西方藝術打底為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今世界上藝術的前衛化、先鋒化就是將西方藝術的東方化。可惜很多人看不見這個事實,還在一味追捧曾經的西方藝術,幾十年過去了,還在模仿別人,始終沒有超越。我曾多次坐在西方華麗的美術館展廳里面,面對有些頑皮撒野的“前輩們”的當代作品,經常想:我們東方人如果也繼續這么玩就沒有意思了,我們應該玩的更高級一點。

梅一:《花旦系列》180*150cm*4幅
我曾經在一文章里說過,中國人畫畫(特別是明清),畫著畫著就俗了,有時比匠氣還可怕,很惡俗,中國人出一些象倪瓚、八大、石溪。。。很不容易。日本人是畫著畫就工藝化了,即使象尾形光琳、東山魁夷那樣的大師也是拘謹功利的很,抬不起頭來,沒有壯闊,沒有灑脫。西方繪畫也有許多俗氣的東西,我見過很多,但是他們知道好壞,他們標榜的大師通常還是比較高級的,氣質、修養、天賦都不錯,中國人畫畫用筆講究要寫,反對描或者做,西畫也一樣,所有的大師都是筆筆走心,隨心運筆。對構圖、色彩、光線等方面的要求也很到位,要么大氣磅礴。要么焦點精微。要么一氣呵成。要么細膩豐富……每讀一畫如讀一書,醍醐灌頂、字字珠璣、酣暢淋漓。文藝復興那三位,還有委拉斯凱茲、倫勃朗、魯本斯、德拉克洛瓦、莫奈、透納、康定斯基、羅丹、亨利·摩爾、德·庫寧、格哈德·里希特……

梅一:《鳳出東方系列》180*130cm*8幅
我一朋友看我的文章常常很憤怒,說我沒有邏輯思維,文章雜亂無章,我很無奈,我告訴他,你的批評早三十年這么說我我可能會無條件接受的,但是我現在不會,為什么呢?因為我覺得你的思維方式還停留在古典的辯證哲學思想中,這種哲學思想已經很落后了,自從出現了現代物理量子力學理論,自從出現了愛因斯坦的宇宙相對論,我們人類已經全面地認識了自己,認識了這個世界,再也不要用那種單一的狹隘的思維模式來解釋我們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用曾經肉眼可見所建立起來的世界觀、價值觀來認識我們生活這個的星球世界。你還沒有理解我所說的這個多維空間,這個豐富萬象的宇宙環境,宏觀視野還是微觀結構層面……我們這個世界已經不再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康德、黑格爾的時代。當今世界如何只能用邏輯一種思維模式去思考認識解決問題呢?東方文明自古以來就少有邏輯,“論語”、“易經”……但是他們讓人很感性,很智慧,很藝術,也很精彩。西方的邏輯思維很優秀,但是也只是一種態度,一種基礎理論,科學技術讓我們發現了這個世界的多樣性多層次,所以我們的思維方式應該越來越豐富越來需要包容和尊重。

梅一:《天王系列》150*150*8幅

梅一:《冶春系列》120*150cm8幅
其實儒學只是一種說法,一種生活形態,當代人在當下生活中的運用應該更廣泛的理解,而不是教條的一二三,孔子怎么說的,孟子說了什么……一點現代創造力都沒有。螃蟹一生要蛻十幾次殼,每一次蛻變都經歷疼痛,但是每一次蛻變都有成長,中國傳統,我想也應該如此。我不是哲學家,東方的儒道佛,對人、對自然、對內心,我覺得他們很接地氣。接東方的地氣。西方古典哲學很優秀,但是優秀往往不是東方人最好的管理選擇方式,任何體制其實都有一定的時效性,也許只有更穩定,而不是更極端,也許只有更綜合,而不是更單一,也許只有更包容,而不是更狹隘,也許只有更人性化,而不是更教條,這也許才能達到更有效的平衡效果。粗暴、粗魯源于內心的失態,只有沉靜下來了,也許才能夠擁有真正的智慧和力量。

梅一:《雅歌-花鳥紋》150*150cm
清秋有夢,雨落成詩。
其實所謂優秀的人才是相對的,象我這樣的人搞點藝術創作好像還將就,和我談數理化那就一蹋糊糊。如果我的少年時代是在當下這個年代,我想恐怕是一場惡夢。因為我天生喜歡自由自在,記憶力很差,這樣的人在當下的學校里上課那真是無法想象。但是,如果當下這個時代還象我們那個文革時期一樣,那么中國的科技水平,百姓素質,恐怕也是一場災難,因為象我這樣的人沒什么用,終究也只是是少數。孩子們學習很辛苦,但是我在他們面前很自卑,他們在許多方面比我們強多了,天道酬勤,歲月含辛,有付出才會有收獲。中國人的翻身實在是億萬中國人辛辛苦苦努力用血汗奮斗出來的,名行各業都是如此。但是有許多人好了傷疤忘了疼。一位藝術大師早期在國內非常受歡迎,喜歡他的人很多,那時他年輕有為、才華橫溢,去了美國以后也不知道怎么了,遇到一個妖怪后變成一個杠精、刺頭、不明事理,總是嘩眾取寵說一些贊美民國不靠譜的話,讓人想喜歡都喜歡不起來。我只能理解為也許上帝對他另有深意只是我們看不懂罷了。最近有一朋友去了美國后對我說,美國人又懶又笨,大街上巨胖的人很多,公共設施也落后又破爛。我覺得他說的是事實,但是,美國優秀的人也是隨處可見呀。看看他們的科技,看看他的大片,聽聽他的音樂,想想上世紀他們的輝煌成就……公知們都以為自己很聰明看到了事情的真相,其實大家都是盲人摸象,說一些自以為是的話。一個民族長盛不衰的關鍵也許就在于面向未來,不斷更新,不斷追求卓越、追求夢想的那一種內心勇敢不屈服的精神和力量。

梅一:《雅歌-唱大戲》150*250cm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梅一
2020年10月10日

梅一:《雅歌-龍》150*250cm

梅一:《雅歌-天猷元帥》150*250cm

梅一
1962年梅一先生出生在江蘇,本名張梅夜。
1985年先后就讀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班。
1989年先后任教揚州大學,南京藝術學院。
1995年始分別在北京當代美術館,國貿藝廊,廣州、北京、上海藝博會,上海萬麗大酒店,上海展覽館09當代國際藝術展覽會等地舉辦個人畫展。
2002-2012年 梅一先生簽約意大利fuxin畫廊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