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家簡介】
凌子波(女),中共黨員,中學美術高級教師,湖南省美術特級教師,享受政府專家津貼。畢業于衡陽師院美術系和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進修于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育部首屆園丁工程“全國中小學美術骨干教師”,中國教育學會美術教育研究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美育專業委員會會員。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花鳥畫畫家協會會員,湖南省女畫家協會會員,長沙市雨花區美術家協會理事。
作品《春趣》、《上學去》、《苗姑新裝》、《起點》、《三月花》、《天鵝舞》、《根的情思》、《好大一棵樹》、《清香》、《紅梅贊》等數十幅作品參加鐵道部、省、市美術展,并發表于《中國教育報》、《湖南日報》、《長沙晚報》、美國《洛城文苑》、《中小學美育》、《線描人物畫》等報刊雜志;前期主攻工筆人物畫創作,并為多種教材和多種少兒讀物插圖;現在主攻花鳥畫,探究花鳥畫新畫法。在《湖南教育》、《長沙晚報》、《湖南衛視》、《湖南教育電視臺》、《湖南經貿頻道》、《長沙女性頻道》做過個人專題報道。2020年由《今日頭條》、《新浪新聞》、《新華網》、《大公網》、《搜狐網》作為”藝術名家”、”著名畫家”分別報道。2002年在長沙市舉辦了個人畫展《凌子波畫展》。
著有:《少兒中國畫入門·飛禽》、《少兒繪畫造型800例》、《有趣的字》、《有趣的圖》分別由湖南美術出版社,湖南少兒出版社出版。

《小天鵝》
我抒我意
——凌子波老師的創作
撰文:郭丹
1981年大學畢業后,凌子波老師便嘗試用畫筆抒寫對生活的感悟。其作品經過時光的洗禮,綻放出不同時段不同題材不同形式語言的異彩。本文將介紹她三個系列的作品。
(一)主題性的工筆人物
凌子波老師早期的創作以工筆人物畫為主。一位長期在教學第一線的女性教師,憑著對生活的敏銳觀察和獨特感受,將所感所想通過人物和場景進行提煉和表達,構建成一幅幅生動活潑富有感染力的畫面。

《欣》
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一笑一說一唱一彈都是從母親開始的。凌子波老師在作品《哆來咪》中,用單純而不單調的家庭背景烘托專注于鋼琴教和學的母女倆。人物動作舒展統一富有變化,神態專注。在鋼琴右上角的小貓蜷曲著身體享受著溫馨的時刻,畫面更加靈動起來。小女孩身著白色連衣裙在黑色鋼琴襯托下,淺色背景包圍著深色著裝的母親和黑色鋼琴,小女孩的白色裙子恰又在這深色包圍之中,輕風徐徐,淺簾微擺,單純而富有節奏變化的色調讓畫面明快柔美。透過琴音觀者似乎還聽到母親耐心溫柔的講解聲。畫家用以記錄自己在繪畫創作上邁出第一步,同時表達對母親的感恩之情。
作品《欣》用溫暖的粉色調表現了翩躚的彩蝶圍繞兩個捕蝶做標本的小女孩的活潑畫面。逆光下的小女孩粉粉嫩嫩,動態和神態寫滿專注和好奇,頭發上的蝴蝶結也如蝴蝶一般在舞動,整個畫面充滿動感。

《上學去》
如果說《欣》讓你有屏住呼吸觀察小女孩捕蝶的輕悄,那么《上學去》的賞析,會讓你怡然輕快起來。作品《上學去》是一幅充滿生機的畫面——聚散有致,姿態不盡相同,卻兼具行走的輕盈的五個少數民族女孩,有的帶著雨傘,有的拿著珠算盤,也有的背簍里除了書包還捎帶上學途中順手采集到的植物。陪伴她們一路的還有不舍主人的小狗,呼朋喚友的鳥兒,被花香吸引的飛蝶……空氣中彌漫著霧和露的混合物,朦朧地將人物的虛實關系處理得層次更分明,而飄落的棕黃樹葉恰當好處地平衡著畫面。
凌子波老師對生活有著敏銳的感知力,此階段創作的作品都取材于生活,用寫實的手法,或簡練或繁復的線條來塑造對象,注重畫面的裝飾趣味,人物之間相互呼應,場景和道具不喧賓奪主,畫面整體變化而又統一。每一幅富有時代氣息的主題性創作,傳達著一種平實、恬靜的美。

《映山紅》
(二)意象式的情感綻放
如果說工筆人物畫是凌子波老師對生活的安靜表達,那么寫意畫則是她對大自然恣意盎然的釋放。
春暖花開之季,滿目紅通通的映山紅綻放于漫山遍野,那種紅與綠的碰撞,唯有用富張力的寫意進行潑灑才盡情。《映山紅》借助大紅在生宣紙上的自然流淌形成深深淺淺的爛漫之色和形,淺淺的石綠是對比,也是冷暖,更是點綴,在濃淡墨的枝枝蔓蔓襯托下,增添了畫家粉粉嫩嫩的少女心。整幅畫看似無形的布局其實早就將畫家心中的經營位置準確擺放,看似無意卻有意,富節奏感。

《浴女》
冬季的大澡堂,滿堂的人,滿堂的熱氣,人與熱氣混合在一起,朦朦朧朧。《浴女》正是用一團團大大小小的淡墨在畫面上疊加形成不同姿態不同形體的浴女,一點淡黃,一點赭石點綴其間,淺淺淡淡、斷斷續續的線條形成點線面的融合和碰撞。沖破客體形的羈絆,形成雅致而含蓄的畫面。
這種記錄瞬間感覺的酣暢淋漓是工筆畫的表現形式很難詮釋的,而這樣的一種繪畫語言讓凌老師的創作形式更豐富更多樣,兩種不同的語言形式為她另一種新的繪畫語言的尋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融合式的審美追求
藝術家在創作的過程中,總會隨著閱歷和感悟的增加而激發更多的思考,尋找更恰當的創作題材,更多面的表現方式。凌子波老師也不滿足于前兩個系列的表現方式,題材上以花鳥為主,融合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文化和技法,表現出一種新的、獨特的形式語言。

繁復雅致不失富貴氣的《春夜吟花鶯》,探求傳統筆墨的新用,用濕筆圓勁流暢式的線條勾畫出牡丹和鳥的自然形態,借西畫明暗觀察法,用山水畫中的皴擦襯托牡丹的嬌嫩,用墨色染出畫面的潤澤,使畫面氣韻貫通。隱隱約約的逆光中的鳥兒憨態可掬,體態生動。斑駁的窗格和桌前的水果使畫面構圖更加飽滿,使內容更加豐富,并且絕不喧賓奪主。

《春夜吟花鶯》
明麗而奔放的《小院天正碧》,運用了相同的方法表達向日葵欣欣向榮的姿態,迎光而綻放的視覺效果。而相同素材的《向陽花開》則運用了旋轉的筆觸來塑造向日葵的花和葉,更凸顯向日葵熱烈奔放、頑強獨立的個性。

《向陽花開》
《紅云飛入尋常人家》中青色瓷瓶和石綠色小鳥的冷色呼應,成為喜氣洋洋的畫面中一抹對比色,整個畫面色彩溫暖喜慶、明麗,寓意美好吉祥。深淺不同的紅色鋪灑,濃淡相宜、艷而不俗,隱約可見的窗格又使整幅畫的構圖別具一格。

《紅云飛入尋常人家》
在凌子波老師的每一幅畫中,觀者都會被搖曳多姿的花卉吸引,更能被影影綽綽的窗棱、獨特多姿的中國瓷瓶、翩翩起舞的彩蝶、深情對望的小鳥、停駐時光的茶杯等等細節深深打動,引觀者咀嚼畫中余香。在相同素材中凌老師亦能尋求不同的表現語言,表達其不一樣的風情。她的畫面多以豎構圖為主,構建一種蓬勃向上的審美取向,同時畫面飽滿,花、飛禽、蟲草、果子、書桌、瓶罐充盈著畫面。傳統構圖為折枝法,即隨著花枝自然形態走向決定構圖線。而在凌子波老師的畫面里,對枝和葉的處理在隨意中帶有一種野情野趣潑灑在整體墨色里。畫面講究情景設置,在畫中常有有書本書桌、果籃、庭院等情景,與生活密切相連,表達出她那超脫、美好的情懷。

《獨享芬芳》

《淺紅深紫迎雙燕》

《櫳靜風和碟起舞》


《花靜落幽紅》

《一炷心香窗前飄》

《蕊寒香冷碟亦來》

《花樹數重開》

《千紅百紫春盎然》

《任爾東西南北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