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畫家喬木(1920-2002)誕辰百年,喬木師從海上花鳥畫名家江寒汀,曾以花鳥作品聞名于上海。澎湃新聞獲悉,9月18日在上海中國畫院開幕的“百年喬木——喬木作品回顧展”,以百余幅喬木作品,呈現了他跨度半個世紀的藝術生涯,讓觀眾第一次完整地走進了他的“百鳥園”。
秋涼之際,走進岳陽路上的上海中國畫院展廳,如同來到“百鳥園”。“百年喬木——喬木作品回顧展”分布于畫院的一、二層展廳,匯集100多件(套)喬木作品,時間從上世紀50年代至21世紀初,內容形式涵蓋花鳥、山水、書法、紫砂等。9月28日起,二層展廳將用山水畫替換目前的部分花鳥畫作。此次展覽之作絕大多數是首次公開,既有喬木年輕時的代表作,也有罕見的大幅畫作。

青年喬木 約1948年

喬木寫生照
上海中國畫院畫師、畫院美術館主任洪健是該展策展人,也是喬木先生最年輕的學生之一。在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時,他說:“展出的早期作品,很多連喬老師的學生也是第一次見到,例如六尺高的《花鳥六條屏》、四米長的《西郊公園寫生》以及工筆畫,之前從未露面。學生看后都沒想到,老先生以前的畫是這么嚴謹,這么有色彩,完全不同于后期的畫面。”洪健相信,通過全面展示,觀眾會對喬木的藝術面貌形成更完整的認識。

喬木《桃花八哥》(全國青年展作品)1957年

喬木《葡萄姣鳳》1957年
“積累了幾十年對鳥的觀察經驗”
喬木的大女兒喬蘇蘇提起父親時,難掩懷念。十九年前的2001年,喬木先生在上海中國畫院舉辦了從藝六十周年展覽,畫友與觀眾匯聚一堂。“11月2日展覽開幕,來年五月父親就走了。這次父親百年誕辰,能夠出一本書,辦一場展覽,也是圓了我們的心愿。父親一生,就是這些畫作了。”

喬木《花鳥六條屏》1958年
喬蘇蘇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次展出的《花鳥六條屏》創作于1958年。當時,上海要完成出口創匯,時年38歲的喬木為上海工藝美術工廠畫了兩件大型絹本作品出口日本,《花鳥六條屏》就是其中之一。上世紀90年代,這幅六條屏“兜兜轉轉”回到香港拍賣場,被喬木的學生發現后,最終被喬蘇蘇購回珍藏至今。
展覽中,有一幅飛禽寫生長卷《西郊公園寫生》,落款處記“一九六四年春日隨花鳥科同學至西郊公園共寫得翎毛二十種。”喬木的小女兒喬筠憶起半個世紀前的往事,仍歷歷在目。她與喬蘇蘇談起那時幫著父親把每幅小畫用漿糊拼接起來,父親又用小短棍和舊報紙把長卷卷起來帶回。展覽中,那根小短棍被擺放在作品邊。自小耳濡目染的喬蘇蘇后來也走上了藝術道路,亦成為中國畫家和美術老師。

喬木《西郊公園寫生》(局部)1964年

喬木《西郊公園寫生》(局部)1964年
這幅《西郊公園寫生》不單單是一件繪畫作品,也是珍貴的畫稿學習資料。全卷繪制了蠟嘴、鸚鵡、白頭、山雀等二十多只鳥,品種可謂繁多;且形態各異,或正或側,或俯或仰。神情姿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上海的老報人鄭重先生1982年在《喬木畫鳥》一文中寫道:“畫畫和演戲一樣,演員對所扮演的角色沒有感情,自然是演不好的,花鳥畫家對花和鳥若沒有感情,也畫不好。喬木原來是布店的小學徒,青年時就歡喜畫畫,小學徒哪有去觀察生活的機會呢,只是照著別人的畫稿畫。后來,他拜江寒汀為師,有時就跟著江寒汀出去寫生。他們到常熟的破山寺,寺里有一塊碑,寫的是‘山光悅鳥性’,江寒汀告訴他畫鳥要懂得鳥的‘性’。自那以后,他不但經常到公園、山里、森林里去觀察鳥的生活,自己還養過鳥。現在他已是六十多歲的人了,積累了幾十年對鳥的觀察經驗,他能畫出兩百種鳥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是花鳥畫家,也是美術教育家
此次展覽,將喬木一生的藝術旅途劃分為三個階段。1935年,年僅十六歲的喬木從河北家鄉來到上海謀生,后在朋友引薦下,拜海上名家江寒汀為師。在江寒汀的指導下,喬木認真臨摹業師畫稿及古人畫作。除摹古之外,他勤于寫生,培養出了對花鳥草蟲了然于胸的能力。

喬木與江寒汀先生合影
在“五六十年代:學藝之路”展區中,呈現了喬木早年向前人學習的作品以及參展作品,旨在展現其扎實的傳統繪畫功底。如參加“全國青年展”的作品《桃花八哥》,擬明代院體畫家呂紀筆意的《花鳥六條屏》,為“上海慶祝國慶十周年美展”而創作的《梧桐葵花》。《紅葉八哥》《鴛鴦》也都在展出之列,《紅葉八哥》創作于1961年,曾入選“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十二年匯報美展”;而《鴛鴦》作于1964年,曾入選“上海美協花鳥畫展”。喬木不僅是一位出色的花鳥畫家,也是一位桃李滿園的美術教育家。1960年2月調任上海市美術學校,爾后先后在上海市紡織工業學校、上海師范學院、上海教育學院、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等多所院校任教和輔導教學。他引導學生從各家流派臨摹入手,循序漸進“師古人”;同時他還注重于“師造化”,經常帶領學生外出寫生考察,向大自然尋找藝術的創作源泉。“七八十年代:傳道授業”展區中,呈現這一階段畫家從藝和從教的生涯。喬木把在長期繪畫創作與教學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加以記錄整理,相繼出版了《<花鳥寫生>課程講義》《喬木花鳥畫集》《花鳥畫基礎技法》《花鳥草蟲畫法入門》《怎樣畫蔬果》等教學著作,這些書凝結了他在幾十年美術教學工作中的點滴心血。
為了從側面展現喬木一絲不茍的教學工作,畫院特別展出了其70年代的花鳥寫生稿。其中《工筆花鳥寫生稿》創作于1972年,畫面分別描繪了石蠟紅、水仙、蘭花、馬蹄蓮、山茶、石榴花、月季七種花卉,以及藍燕鳥、繡眼鳥。畫中造型精準,線條遒勁,色彩清麗。
1976至1979年所做的《寫意花鳥寫生稿》則是其寫意花鳥教學的一個縮影。用筆瀟灑、用色清新明快。不論用色、形態,還是用筆用墨,都一目了然,給學習者提供了非常清晰的畫稿資料。

喬木《豐收圖》1955年
晚年的喬木可謂壯心不已。他曾應邀為多處大型公共場所繪制巨幅作品,包括為北京人民大會堂上海廳所創作的白玉蘭屏風等。
第三展區從各個方面展現喬木先生的藝術成果,1993年創作的《花鳥卷》是其晚年的精品;有不同媒介上的繪畫呈現,六把紫砂壺、四件竹刻作品、兩件臂擱作品;有齋號、常用印,賴少其為其題寫“南有齋”,來楚生、陳巨來、錢君匋、葉露淵等為其刊印。
展期:2020年9月18日—2020年11月8日
地點:上海中國畫院美術館(岳陽路197號)
延伸閱讀
喬木筆下鳥 天下到處飛
文/之翔
今年是當代花鳥畫大家喬木先生100周年誕辰。喬木先生系河北深州人氏。深州歷史悠久,早在西漢初年(公元前三世紀末)在今深州市東南就設置了下博縣。兩千多年來,歷史風云變幻,地名不斷更迭,民國九年(1920年),喬木出生于時屬保定道深縣東南的下博縣治故地喬屯村。
也許是天賦異秉的緣故,從無家族傳承且從來沒有接觸過繪畫的喬木,自幼便酷愛丹青。1935年,因家境貧寒,15歲的他便背井離鄉,只身來到上海學徒。艱難的學徒生活沒能磨滅他的繪畫嗜好,微薄的學徒薪水雖然只夠勉強糊口,但他還是從“牙縫”里“摳”下錢來購買筆墨紙硯,利用工余時間在庫房里偷偷習畫。
著名中國畫家江寒汀,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就名列“海上四大花旦”(江寒汀、唐云、張大壯、陸抑非)之榜首,以描繪各類禽鳥諸稱于世,是中國畫壇久負盛名的翎毛畫大師。江先生熱衷教育、廣收弟子,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他收徒不問出身、不計報酬,無論是工人、店員、手藝人還是農民,只要具有學畫的資質都能被其納入門下。1941年,在鄉友的引薦下,在漢口路布莊學徒滿師不久的喬木正式拜江寒汀先生為師,成為“荻舫”入室弟子,從而與花鳥畫結下了不解之緣。

江寒汀先生
喬木極其珍惜這一難得的人生機遇,除了在先生親授下勤奮習畫外,還悉心鉆研歷代花鳥畫的名家名作,上溯宋元諸家,下至明清的陳白陽、新羅山人、任伯年等,廣泛汲取眾家之長以為己用。
喬木忘不了多年前隨先生回常熟故里的那次返鄉之行。江寒汀先生祖籍常熟虞山鎮,建于南齊延興至中興年間(494—502年)的江南名剎興福寺就在虞山北麓。興福寺初名“大悲寺”,因寺院修建在破龍澗旁,所以又被稱作“破山寺”。唐咸通九年,唐懿宗御賜“興福禪寺”匾額,寺院正式以“興福寺”名世。

常熟名剎興福寺
寺院山門前有三株楓香樹如金剛守衛。門前破龍澗在大雨后,水勢奔騰,回音隆隆。澗邊對著山門有兩座高大的石經幢。寺內古木參天、林蔭夾道,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的“崇教興福寺塔”矗立其間。在白蓮池的東隅建有一個“米碑亭”,內有一塊宋代書法大家米芾手書的唐代詩人常建的名詩《題破山寺后禪院》石碑,碑文曰: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磐音。

興福寺米芾手書常建詩碑
那天,師徒兩人在古碑前留連良久。先生反復叮囑喬木要用心體會石碑上鐫刻的“山光悅鳥性”五個字的深刻涵義,要成為一個真正的翎毛畫大家,必須要識“鳥性”、懂“鳥性”,唯此才能畫出花鳥的靈性。
先生的點撥醍醐灌頂。自此,喬木脫離開先生的課徒稿和花鳥畫的現成范本,走進大自然觀察和研究各種飛禽走獸花木草蟲的造型特征,特別在識“鳥性”上下功夫。數十年來,他幾乎走遍了上海所有的花鳥市場,一有空閑就去畫速寫,向養鳥的行家請教各種飛鳥的生活習性和行為特征。同時,還經常到公園、鄉間、樹林觀察飛鳥在大自然中的生存狀態。為了近距離觀察鳥類,還在家里喂養了繡眼等靈禽異鳥,潑彩之余,觀其態、聽其鳴。數十年的細觀默察和不懈努力,喬木積累了豐富的“識鳥”功夫,并把對生活和大自然的直接感受,融合和運用到自己的筆墨中。喬木所畫之禽鳥,或三五成群、或獨立枝頭,形態各異、動靜自如,神情姿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達到了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境界,成為江寒汀先生眾多弟子中最全面繼承江派藝術特色的衣缽傳人。

喬木《青松白鷺》
美術史論家邵洛羊曾在《丹青百家·“鳥王”江寒汀》中寫道:“江寒汀門人近百人,能傳其所長,熟嫻百卉百鳥的要算喬木了。”又在《十載依然匝地蔭——緬懷喬木先生》一文中指出:“他(喬木)在上海國畫界能‘知難而進’。在江寒汀、唐云、張大壯、陸抑非諸畫師相繼去世后,具有妙體眾形、兼備各法的喬木,在這一路上脫穎而出,可稱獨步了。”
誠如斯言,喬木筆下的花鳥畫種類繁多,翎毛、花卉、草蟲,雙鉤填色、沒骨寫生無所不能。墨色淋漓酣暢,筆法灑脫細膩,色彩秀麗清雅。他畫的花鳥不是在畫室里苦思冥想而成,而總是充滿著生活氣息。

喬木《秋澗八哥》

喬木《桃花群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