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簡稱“西岸博覽會”)將于 2020 年 11 月 11 日至 15 日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舉行。目前,受全球疫情影響,跨國旅行限制尚未完全解除,人們的工作生活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澎湃新聞獲悉,本屆西岸博覽會依舊迎來近50家國內外知名畫廊的參展,集中展示20世紀初以來橫跨繪畫、雕塑、裝置、影像、表演藝術等多種形式的作品。一些畫廊主表示,即使隔離政策屆時并不松動,也計劃在博覽會期間專程前來上海。
本次展會的畫廊單元,豪瑟沃斯、大田秀則畫廊、佩斯畫廊、香格納畫廊、白立方、空白空間等連續六年參展的畫廊將繼續為觀眾呈現藝術家多元而豐富的創作;同時,常青畫廊、高古軒、科林沁格畫廊、立木畫廊、里森畫廊、貝浩登、阿爾敏·萊希以及Galerie Thaddaeus Ropac等多次參與展會的國際知名畫廊也將悉數回歸。此外,還有多家首次參展的畫廊,共同為展會注入更多視角下的創作。

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往屆現場圖
2020年,現場xiàn ch?ng單元也將繼續呈現,在場館內外展出從繪畫、雕塑到裝置在內的大型藝術項目。博覽會的video影像單元也將一如既往地探索影像藝術的多維發展和可能性。
展會同期,West Bund Voice單元將邀請數位藝術家、策展人、美術館館長、收藏家等業內人士分享經驗,同時為大家提供思想交流碰撞的機會。
此外,和去年一樣,2020年的西岸博覽會正值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交易月將進一步構建“藝術品發展上海平臺”加大對交易月期間重點活動及參與機構的補貼力度,通過場館租金補貼、會展補貼、個稅減免、專項扶持等方面的政策創新,解決藝術品機構在上海落地和發展的實際問題。

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往屆現場圖
面對全球疫情對于日常生活和藝術市場的影響,阿拉里奧畫廊總監周娟禾表示“在COVID-19的影響下,人們的移動和交流受到限制,以見面和參觀為基礎的藝術界正面臨著巨大的停滯。但是,這種低迷并不意味著人們對藝術的興趣會消失。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重新開放當日,美術館外的游客絡繹不絕,于線上舉辦的藝博會也吸引了眾多藏家及藝術愛好者,人們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共同支持著畫廊與藝術家們。 奔走于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反而因COVID-19獲得了短暫的休憩,這成為了他們追求更高的藝術價值、構想藝術界美好未來的契機。相信在我們重新回到日常生活之時,藝術界將會以更加堅實的面貌騰飛。”蜂巢當代藝術中心畫廊主夏季風同樣表達了對逆勢的積極期待:“就目前的經濟形勢而言,對當代藝術市場難免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應該說非常有限,正如以往歷經的非典、金融危機一樣。
相反,一些重要的藝術家作品以及年輕藝術家的創作,反而有可能逆勢上揚,成為眾多藏家追逐與資產配置的對象。”膠囊上海創始人Enrico Polato同樣談到:“事實證明,2020年對于每個人而言都充滿著挑戰,但同時它也激勵著我們變得更具創造力和適應性,以更好地支持藝術家們的創作。對于即將到來的秋天以及11月在上海舉行的西岸博覽會,我滿懷興奮。在全球范圍內,這或許是2020年首個此類事件,讓我們以往常的方式來體驗藝博會。在藏家和整個藝術行業的支持下,我期待著這一次勝利的回歸。”Galerie Dumonteil 杜夢堂亞洲區總監鄭瑜欣表示:“雖然疫情似乎正在讓一切都陷入混亂,但同時這也是一個讓人進行重新思考的時機,而這種思索自將與藝術緊密聯系。相信人們對美之關切,對藝術所能帶來的精神財富之渴望只會比以往更甚。”

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往屆現場圖
當談及對未來中國藝術市場的看法時,于去年落戶上海的阿爾敏·萊希畫廊亞洲總監顧小騫表示:“中國藝術市場的潛力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在大家審美和知識儲備上來以后對于好作品的需求肯定是會越來愈多的。”德玉堂畫廊創始人劉燾也說道:”我對中國本土藏家的實力及眼光都非常有信心,我相信2020年許多被擱置的購買力會在年底的上海得到釋放。”
連續七年參展西岸博覽會的白立方畫廊亞洲區總監周曉雯同樣表達了對藝術市場的信心,她說道:“對藝術市場的信心,其實就是對藝術家的信心。”而上海獅語畫廊經理席宇也表示:“我對藝術市場的信心不如說我對藝術的信心。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走進美術館、畫廊、藝術博覽會,就是最好的明證。”畫廊主大田秀則表示:“在這緊張不安的春夏季后,藝術市場開始渴望再次探索和購買藝術。藝術世界以往的一些規則改變了,我相信藏家們將會帶著更高的自主性和新視野歸來。”他表示,即使隔離政策屆時并不松動,他也計劃在博覽會期間專程前來上海。

第七屆西岸博覽會海報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