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時,財力雄厚的英國貴族們接受著牛津劍橋大學的古典教育,學習歷史和拉丁語等。為了獲得沉浸式的體驗,更好地了解和消化紙上所學,他們花上幾月或數年游走歐洲各地,感受文化, 也帶回了許多“文化特產”。
壯游通常從巴黎開始,而目的地則總會回到意大利,因為那是一切古典藝術的搖籃。威尼斯、那不勒斯、龐貝古城、熱那亞,直到古典時代的主舞臺羅馬,以及時至今日也完好靜立在威尼斯的拜占庭和哥特式建筑,都是這場盛大壯游的旅途風景。
最近,威尼斯又回到歷史的閑暇寧靜中,不再是人滿為患的景點,就讓我們以這座耐人尋味的威尼斯水城為起點,開始今天的旅程吧。

圖@NGV Bacino di S. Marco: From the Piazzetta
(c. 1750)
CANALETTO
這幅由吉奧瓦尼·安東尼奧·卡納爾(Giovanni Antonio Canal),又名卡納萊托(Canaletto)所繪的經典威尼斯景觀畫《大運河北望里亞托橋》,以大運河為視角看向朱代卡島(Giudecca),圣托達勒柱(Saint Theodore column)等許多威尼斯精妙的教堂和其他著名建筑盡收眼底。
加納萊托是個典型的壯游畫家,他從一開始為劇院布景作畫,到后來逐漸成為城市景觀畫家,專門為壯游的“游客”們繪畫。
這幅畫的另一個神奇之處在于,它實際上是由卡納萊托在英國繪制的。當時由于政治原因,威尼斯游客驟減,為了維持生計,卡納萊托來到英國走訪原先積攢下的壯游客戶,并為他們作畫,而這幅畫就是他根據記憶所畫的威尼斯景象。

圖@NGV Grand Canal looking north-east to the Rialto Bridge
(c. 1738)
Bernardo BELLOTTO
另一幅經典的威尼斯景觀圖出自貝納多·貝洛托(Bernardo Bellotto)之手。作為卡納萊托的侄子,他隨著叔叔的腳步畫了許多威尼斯景觀畫,許多學者一度將他的畫作誤認為是卡納萊托所畫。直到五六年前,通過畫作一些細節上的不同,例如湖面上的漣漪,學者們才為貝洛托正名。
也許正是由于卡納萊托與貝洛托細膩的手法和逼真的畫風,在那個透過書畫記錄世界的年代,他們定格下的威尼斯風景才更令眾多壯游者們為之著迷。

圖@NGV The Cumaean Sibyl delivering the Oracles
(c. 1741)
Giovanni Paolo PANINI
另一個壯游者們魂牽夢繞的地方,就是古典羅馬了。這幅出自畫家帕尼尼(Panini)的畫作講述著古羅馬故事中的女先知,古瑪葉安,畫作上記錄著古羅馬的廢墟和古典拱門。收藏家布萊特先生(Mr. Bright)在18世紀40年代也踏上了壯游之旅,途中購入這幅作品,之后一直存放在家族中, 直到2001年由他的后代交給NGV,我們才得以有幸欣賞到那些壯游者們抵達羅馬想帶走的美景。

圖@NGV The Finding of Moses
(1740-1745)
Giambattista TIEPOLO

圖@NGV Frame
這幅《尋找摩西》(The Finding of Moses)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帶有神秘色彩。在18世紀由壯游者購買時,它被認為是由16世紀的貝內代托·卡利亞里(Benedetto Caliari)所畫。在那時,許多人都相當迷戀文藝復興與風格主義的繪畫,諸如保羅·委羅內塞(Paolo Veronese)等16世紀畫家的畫作也備受青睞。
但在此前的幾十年間,這幅畫的真正作者都備受爭議,直到前些年,借由畫框上的紋樣才終于找到了它的真實作者,18世紀的喬凡尼·巴蒂斯塔·提埃坡羅(Giambattista Tiepolo)。
出于對古典時代的癡迷,一些英國上層階級的貴族,例如雪莉家族(the Shirley family),甚至專門請了雕塑家把他們身著古羅馬長袍的樣子雕刻出來,并立在大理石座上,以圓自己的羅馬皇帝夢。除了貴族,很多藝術家們也曾踏上壯游的旅途,去探索歐洲,學習意大利繪畫,而這些經歷也深深影響了他們。

圖@NGV Llyn Peris and Dolbadarn Castle
(c. 1760-1763)
Richard WILSON
如果不說這是威爾士的風景,你肯定會以為這是意大利的某個村莊。為迎合當時的英國市場,也因為受到意大利繪畫風格的影響,理查德·威爾遜(Richard Wilson)所繪的威爾士風景也充滿著意大利的味道。在那時,甚至家具的風格樣式也仿佛從書上搬下來的一般,深受古典主義的影響。

圖@NGV Sir Sampson Gideon and an unidentified companion
1767
Pompeo BATONI
雖然之前提到過意大利的經典壯游畫作,但這幅由蓬佩·奧巴托尼(Pompeo Batoni)為英國富豪銀行家桑普森·吉迪恩(Sampson Gideon)所作的畫像也是相當經典的壯游畫作。在那時,蓬佩·奧巴托尼的名氣就像二十世紀的安妮·萊柏維茲(美國肖像攝影師,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女攝影師),所有踏上壯游來到羅馬的貴族們都趨之若鶩,爭相約請奧巴托尼為自己作肖像畫。從背景中的羅馬廢墟和半身像中,我們能看出這是幅典型的羅馬背景畫作,而畫像的主人,桑普森·吉迪恩正向好友展示自己新婚妻子瑪麗亞的微型畫像。

圖@NGV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c. 1665)
Bartolomé Esteban MURILLO
這位英國貴族桑普森·吉迪恩的旅途并未停留在意大利,而是一直來到了西班牙,在那里,他購買了在當時與米開朗基羅齊名的西班牙巴洛克畫家,巴托洛梅·埃斯特班·穆里羅(Bartolomé Esteban Murillo)的畫作。

圖@NGV The Crossing of the Red Sea
(1632-1634)
Nicolas POUSSIN
最后要介紹的一幅作品,是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所繪的《穿越紅海》(The Crossing of the Red Sea)。這幅畫在羅馬創作,并在18世紀40年代由一位英國收藏家在法國購入。
正是這些由壯游所帶來的藝術作品、時代的變遷和收藏的偏好,才得以讓NGV與它們結緣,也讓我們能欣賞到如此美妙的藏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