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2020廣東崇正春拍”舉槌在即,四川省圖書館可能還不知道,其消失近十六年、由首任館長林思進于上世紀30年代精心編成的《魚雁集》叢札去向何方。
9月13日,四川省圖書館(以下簡稱“四川省圖”)就館藏近代珍貴文獻《魚雁集》叢札流出事件發布官方聲明稱,這批近兩百封近代名人信札——由四川省圖首任館長林思進于上世紀30年代精心編成的《魚雁集》——確系該館舊藏,但已于2004年12月13日被盜。

四川省圖副研究員何芳的一篇論文中提到,這批館藏書信反映了林思進的交游情況 (網絡截圖)
9月14日,廣東崇正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許習文接受采訪時,回應了事件相關問題。他表示,整批信札沒有任何館藏印記,“‘崇正林思進藏札’的委托人于2005年通過拍賣獲得這批珍貴信札珍藏至今,委托崇正以多個標的進行拍賣。”
拍品系西南大儒林思進信札
8月29日,廣東崇正“西南名儒林思進和他的友朋書札——崇正2020春拍”對外發布后,引起網友注意。在接到讀者爆料后,公眾號“江上說的”作者比照了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四川省圖書館館藏珍品集》,發現《魚雁集》中最為重要的幾通書信均在“崇正2020春拍”專場預展圖錄中,遂于9月10日發文提出質疑。
上述公眾號文章的質疑引發關注。許習文告訴記者,預展拍賣前夕,廣東崇正注意到,有聲音對本次拍品林思進藏書札的來源進行質疑。“針對不同聲音,廣東崇正本著負責的態度,經研究決定,第一時間對《古逸清芬》專場圖錄731號-776號拍品進行撤拍。故《古逸清芬》專場圖錄731號-776號拍品沒有出現在預展現場,也沒有進行拍賣。”
三天后,四川省圖發布聲明稱,該館于8月29日“第一時間知悉……立即于8月30日上報文化和旅游廳、省文物局并即刻報案……林思進相關拍賣品已于9月10日撤拍,并由公安機關暫扣。”
1938年,西南大儒林思進將黃賓虹、謝無量、陳寶琛、廖平等76位名人寫給他的200多通信札匯編整理為六冊,親自題簽,是為《魚雁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林思進先生藏品分別入藏四川省博物館、四川省圖書館和四川大學圖書館。《魚雁集》則為四川省圖書館藏品。
信札15年前曾被低調拍賣
據目前所知情況,《魚雁集》叢札于2004年12月13日被盜,2005年6月30日登上上海崇源春拍,最終以30萬元拍出。有業內人士透露,崇源并非一個低調的機構,在2005年前后有過幾次聲勢浩大且成功的拍品宣傳活動。2005年春拍第二場,也就是《魚雁集》叢札上拍的這一場,崇源主打的宣傳是“將推最大規模溥心畬專場”,對《魚雁集》叢札拍賣異常低調。該公司發表在某雜志上的《上海崇源2005春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第二場精品選粹》對這批信札只字未提。
收藏家韋力在《2005年春季全國古籍大拍述評》中提到了嘉泰拍賣徐悲鴻信札等,但沒有提到《魚雁集》叢札;《光明日報》2006年1月刊發的《名人手札市場:熱中要防假》一文,列舉了本世紀以來頗多代表性的名人手札拍賣情況,也未提到《魚雁集》叢札。在雅昌的數據庫里搜索“魚雁集”,除了拍品本身外,找不到當年任何宣傳稿和新聞報道的信息。
然而,低調不等于沒有痕跡。相關拍品信息從當時起就掛在網上,至今仍能找到。“《魚雁集》”“林思進”等關鍵詞標識清晰,還有“凡六大冊,舊裱經折裝,楠木天地板……近200馀通信札手卷……皆有藏志題識”等拍品細節。
此次拍賣文物沒有館藏印記
2005年拍賣入藏至今的15年里,《魚雁集》叢札未曾公開展出。許習文提到,他從崇正林思進藏札的委托人處獲悉,委托人正是2005年通過拍賣獲得這批林思進的珍貴信札,并珍藏至今。
《魚雁集》叢札的征拍過程是否規范?許習文表示,廣東崇正2020年春季拍賣會嚴格按照拍賣程序進行。在征集拍品時,拍賣公司會要求委托方說明來源,以確保拍賣物的合法性,合同上也要求委托方對拍品來源的合法性作出保證,同時也進行了內部拍品的審定,文物類拍品會通過“中國被盜(丟失)文物信息發布平臺”進行核實。“但林思進這批藏札,我們在平臺上查不到相關登記。委托方對這批信札也是善意取得的,整批信札上面也沒有任何館藏印記。”許習文說。

林思進上世紀30年代精心編成的《魚雁集》叢札(網絡截圖)
許習文還表示,對拍品真偽和來源性質進行初步判斷并評估能否上拍后,須向國家文物主管部門報批。根據《文物拍賣管理辦法》,拍賣企業須在距拍賣日35個工作日前報文物部門審核,文物部門出具批復文件后方可上拍。許習文向記者展示了《廣東省文物局關于“廣東崇正2020春季拍賣會”文物標的的批復》。批復蓋章日期為2020年8月26日。
據悉,文物部門對擬拍賣標的進行審核的內容,其中一項是確認該擬拍賣標的是否為不得拍賣文物,是否屬館藏被盜(丟失)文物等。其中,館藏被盜(丟失)文物通常通過“中國被盜(丟失)文物信息發布平臺”查詢,有備案者,不得上拍。
賣家委托崇正多個標的拍賣
與十五年前上拍時的“凡六大冊”完整版本相比,2020年拍品圖錄中的《魚雁集》或是原件被裁減、分割后的文獻。
四川省圖書館副研究員何芳的《趙熙等致林思進書信略考》(《中國書法》2017年第24期)一文提到:四川省圖書館所藏吳虞、楊庶堪、黃賓虹、周善培、謝無量、張元濟、趙熙、冒廣生致林思進書信九通。然而,該論文中提到的信札,并不能和崇正本次的拍品一一對上。被收入《四川省圖書館館藏珍品錄》的吳虞、趙熙、楊庶堪、冒廣生手札,沒有出現在拍賣預展圖錄中。換言之,警方如今暫扣的文獻是否為《魚雁集》的全貌,值得進一步查證。
記者從崇正方面獲悉,賣家委托崇正以多個標的進行拍賣。換言之,林思進親自整理題簽、裝裱為經折并有楠木天地板的《魚雁集》絕大部分(195通)差點被化整為零,拆解為45件(組)分別釋出。
“這個結果,將會是中國近代文獻史上的一個巨大損失和遺憾。”發出第一聲質疑的公眾號作者感慨道,(如果)經過這次拍賣,這一部名家編纂、內容豐富、傳承有序的珍貴文獻,必將從此散落飄零,天各一方,后會無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