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4日至9月9日,以“全球服務 互惠共享”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中國北京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北京舉辦。
2020年服貿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旨在進一步順應服務貿易領域的國際合作需求,積極推動全球服務貿易的交流與發展,是全球服務貿易領域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展會和中國服務貿易領域龍頭展會。

結合服貿會在國際服務貿易領域傳播理念、供需銜接、共享商機、共促發展的特點,天津市津南區的古谷藝術空間帶著最新的自主產品——大漆家具系列亮相10號場館天津展廳。

“椅子具有自成一格的完整美感。
一張優美座椅的造型之美不亞于雕塑作品,
更具有支配空間的力量。” —— 織田憲嗣
家具作為人們生活空間的重要組成元素,決定著空間的主題和格調,中國人有深厚的家庭情感,在對居家環境設計、家具選擇時,各種美式家具、歐式家具、中式家具、新中式家具應接不暇難以抉擇,最適合中國人自己的空間家具到底是什么?
追溯歷史,中國人從席地而坐的矮型家具,到垂足而坐的高型家具,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中國自古以來為禮儀之邦,中國古代家具的“先禮儀,后舒適”的原則始終未變。在沒有發明化學涂料(油漆)的古代,古人對家具表面的防腐和顏色處理,便是用大漆。

中國家具研究學者柯惕思上海住所“善居”的明清漆木家具
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泛稱中國漆。是一種天然樹汁涂料,割開漆樹樹皮,從韌皮內流出的一種白色粘性乳液,經高溫熬制天然桐油提煉,氧化后為黑褐色,成語“漆黑一團”即是形容大漆的色澤。大漆同時也是天然粘合膠,成語“如膠似漆”即是形容大漆的粘合屬性。

“百里千刀一斤漆” 漆樹割漆、收集大漆的過程
大漆的生活應用在中國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珍貴文物“朱漆木碗”保存至今依然可見碗形和漆層。中國古代家具幾乎離不開大漆,大部分家具都有大漆髹涂或髹飾。

黑漆三足圓香幾
這件黑漆三足圓香幾,造型取自古斯塔夫?艾克所著的《中國黃花梨家具圖考》中,1943年楊耀繪制的線圖,原物為明代黃花梨制,艾克先生夫人曾幼荷小姐舊藏,至今未見其原物。
此件黑漆三足圓香幾通體髹黑漆,幾面與底按照古法漆藝刮灰裱苧麻布,腿足自膨牙以下向內收斂后又向外翻出,腿足又細又長,與膨牙的曼妙弧度相互輝映,清雅柔美,意蘊悠長,極具美感。黑漆推光如玻璃鏡面,細膩柔滑,沉穩內斂,古韻悠揚。
圓型香幾看似簡練,實則難做,尤其要做到“型意工韻”四合為一,更是難上加上難,就該件圓型香幾而言,特別是三彎腿的圓型香幾更為艱難。

大漆櫸木靠背椅
此件靠背椅原型為17-18世紀蘇作櫸木靠背椅(崧居藏),為典型的明式家具,是蘇作文人家具的代表。

清早期17-18世紀蘇作櫸木靠背椅(崧居藏)
其形制簡潔線條優美,搭腦與后腿鏈接為粽角榫,后腿一木連做,靠背板呈三彎的S形曲線,生動流暢,水平座面嵌獨板裝心板,座面前導圓狀折角,正面素直的券口牙子起陽線呈倒置的U形結構,側面及背面為刀牙板結構,四條腿足外圓內方,符合中國人自古以來為人處世含蓄內斂的人文情懷。
椅子表面通體手工擦天然生漆,漆樹汁液汲取于木,應用于木,滲透木質的毛孔縫隙,呈現溫潤厚重的雅致柔光。
此件家具雖為中國古代家具的形制,但其點線面的線性構成,極具當代家具設計的美學意識。

朱漆幾何屏風
此件朱漆幾何屏風為正反三折弧形兩組一套,共六折,每折屏風為幾何梯形造型,當代的極簡主義調性與朱紅色的視覺沖擊可為空間營造的絕對主角,以純天然礦物質朱砂顏料調和大漆髹涂,通體光素無飾,漆層柔和細膩,溫潤內斂的質感與極具張力的造型產生強烈的沖擊性。
應用到當今時代的居家生活,純天然的大漆家具真正做到零甲醛零污染,是任何化學涂料無法企及的高度。而且每件大漆家具都需要漆藝師純手工髹漆,歷經刮灰、裱布、濾漆、髹涂、陰干、打磨、拋光等多重工序,數月時間方可成品。這樣的誠心之作,其美學價值、工藝價值、文化價值都堪比收藏級作品,是中國人值得傳世的家具,新一代審美力的選擇。

古谷藝術空間位于世界三大古海岸貝殼堤遺址之一的古海岸文化谷,是專注于非遺基因與當代創意對話的文化藝術綜合體。
秉承“造物有靈且美”的核心理念,集漆藝、木作、鐵藝、陶藝、布藝、拓印等多項造物美術類目,致力于當代生活美學的造物探究,由古谷藝術空間的漆藝坊和木工坊聯合創作的大漆家具系列,已獲得業界多方認可,是融合中國古代家具設計巔峰和當代生活美學空間的全新審美意識。
古谷藝術空間自成立以來,已舉辦多場大型藝術展,包括國家藝術基金繁星計劃當代青年藝術家國際巡回展、2016中國藝術產業博覽會天津分會場中國當代非遺設計展、制器尚象中國當代漆藝家提名展等,匯聚當代藝術、當代設計、當代非遺、當代工藝美術等多項優勢,致力于打造天津造物文創品牌的新高度。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