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affolding supports the fractured ceiling of a traditional Lebanese house in Beirut,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explosions at the port of Lebanon's capital which ravaged the city in early August.
Photo by Anwar Amro / AFP. Image via Getty Images.
當地時間8月4日下午6時08分,2750噸無人看管的硝酸銨在貝魯特港先后引發兩起大爆炸。至今,悲劇發生已有一月有余。在短短幾秒鐘內,這座地中海明珠被無情撕裂。爆炸造成至少190人死亡,6000多人受傷,約30萬人無家可歸。據一些統計表明,本次爆炸摧毀、損壞了至少半座城市——無數家庭、企業和文化機構在災難中崩塌,再一次讓市民陷入悲痛和絕望之中。
“這一切非常艱難與痛苦。在最初的日子里,我們剩下的只有驚愕,腦中只有求生。但現在,我們正嘗試面對發生的悲劇。我們的狀況不好。”黎巴嫩畫廊家 Joumana Asseily 在接受 Artsy 電話采訪時說。

Installation view of "Radical Grounds" at Marfa' Projects, 2020.
Courtesy of Marfa' Projects.
2015年,Asseily 找到了兩個車庫,并將其改造成一個統一的藝術空間,命名為 “Marfa' Projects”。“Marfa”在阿拉伯文中為“港口”之意,而該藝術空間恰好位于貝魯特的港口區域。盡管發生了此次悲劇,Asseily 還是深情將港口形容為 “意義特殊的地方”,是通往外部世界的門戶——她希望,自己的畫廊也能扮演這樣的角色,在國際上推廣來自該地區的年輕人才。
幸運的是,爆炸發生時,Asseily 和她的同事們都不在畫廊里。然而,藝術空間本身卻受到了嚴重的損毀。“我們周一起飛,而爆炸就發生在周二,”她回憶說。“畫廊內部,一切都被破壞得一干二凈。藝術品被毀,墻壁倒塌,辦公室也已面目全非。藝術空間離爆炸源頭僅有500米之遙。”

Exterior view of Marfa' Projects after the explosions, 2020.
Courtesy of Marfa' Projects.
貝魯特原本的藝術行業由博物館、基金會、非營利組織和著名畫廊組成,充滿多樣化和自由派的色彩。然而,對于這個圈子的許多人來說——譬如 Asseily's、Artscoops、Belvedere Art Space、Galerie Cheriff Tabet、Mark Hachem、Plastik、Galerie Tanit 和 Artual 等畫廊——這場災難是最后的致命一擊。去年,所謂的“十月革命”爆發(October Revolution),慷慨激昂的公民開始集體抗議腐敗的統治階層。自此之后,黎巴嫩就被一場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機籠罩。3月,COVID-19 的蔓延使情況變得雪上加霜。失業率的飆升導致年輕、有經驗和受過教育的人才不斷外流。

Interior view of Galerie Tanit after the explosions, 2020.
Courtesy of Galerie Tanit.
然而,社區意識也已在逐漸萌生。當地人開始互相幫助,畫廊也聯合了起來。總部位于慕尼黑的畫廊 Galerie Tanit 就是其中之一,它在2007年于黎巴嫩開設了自己的前哨分部。畫廊的高墻空間位于港口附近的 Mar Mikha?l 熱門街區,由貝魯特出生的法國建筑師讓-馬克·邦菲斯(Jean-Marc Bonfils)操刀設計——不幸的是,這位建筑師在爆炸中失去了生命。Mar Mikha?l 被稱為貝魯特的心臟,擁有畫廊、書店、酒吧和餐館等充滿活力的經濟生態系統。然而大爆炸發生后,該商區也已遭到嚴重的破壞。

Abed Al Kadiri, in progress photo of Today, I Would Like to Be a Tree, 2020.
Photo ? Laetitia Hakim.Photo by Laetitia Hakim.Courtesy of Galerie Tanit.
“你無法想象爆炸后彌漫在貝魯特的味道。玻璃上還殘留著灰燼——太可怕了,”Galerie Tanit 聯合創始人 Naila Kettaneh-Kunigk 告訴 Artsy。她說,一名員工在爆炸中受了重傷,畫廊 “被完全摧毀,需要徹底重建”。她正努力搭建起新的墻壁,并修復電力和空調系統。散落的玻璃碎片已被清理,并捐贈給當地的非政府組織 Arcenciel 進行回收。
與此同時,畫廊被摧毀后的簡陋空間已轉變為一個開放的工作室,黎巴嫩藝術家阿貝德·阿爾·卡迪里(Abed Al Kadiri,他之前展出的畫作也被毀)在這里創作了一對由80塊鑲板組成的大型壁畫。他將這個項目命名為 “今天,我想成為一棵樹”(Today, I Would Like to Be a Tree),用炭筆描摹自然風光。

ABED AL KADIRI. Scene Number 12, 2018-2019.
Galerie Tanit.
“爆炸發生一周后,我夢見畫廊里的樹木已經繁茂起來了,”他在 Instagram 上的一篇文章中寫道。“今天,這個夢想即將實現。這是我最起碼能做的一件事,也是唯一行之有效的辦法,讓我得以擺脫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斷壁殘垣。”每售出一塊鑲板的收益,都將用于支持非政府組織 Bassma 重建家園的工作。最近,Galerie Tanit 還舉行了一場新聞發布會,啟動了貝魯特遺產計劃(Beirut Heritage Initiative),帶頭修復被損毀的歷史建筑。

Tagelsir Hassan. 2018. ???? ??????,
Artscoops.
Kettaneh-Kunigk 表示,目前只有黎巴嫩軍隊造訪了畫廊的建筑,進行了實地調查,并要求租戶和業主呈遞損毀的照片證據。“這有什么用?我們不知道,”她說。“從其他政府機關那里,我們什么消息也沒聽到。文化部一言不發,連慰問都沒有——毫無作為。我們不是烈士,我們是受害者。他們都沒有降下半旗。政府對我們漠不關心,或者說他們聲稱他們關心,但我看不出來。”
與我交談的畫廊主們一再提出急需政府的援助,但這筆資金完全沒有到位。“黎巴嫩政府對當地藝術界的支持一直都是微乎其微的,”納丁·貝格達奇(Nadine Begdache)說。她在1993年,也就是黎巴嫩15年內戰結束三年后,建立起了畫廊 Galerie Janine Rubeiz。“我們認為,政府應該承擔受爆炸影響的畫廊、藝術空間和藝術家之家的重建費用。”

Anas Albraehe.Untitled, 2020.
Agial Art Gallery.
貝格達奇繼續說道:“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 即使是在漫長的戰爭歲月里也不曾有過。我們仍在試圖了解這次爆炸對城市和人民造成的破壞規模。” 雖然畫廊幸免于嚴重的損毀,但所有的展覽計劃都被暫時推遲。她希望借此“聲援那些被毀壞的畫廊,直到我們對國內局勢的發展有更清晰的認識為止”。
另一家試圖在此關鍵時刻支持其藝術家的畫廊,是位于貝魯特市中心的 Mark Hachem。8月底,該畫廊在 Artsy 上推出了一場名為 “早安貝魯特”(Bonjour Beirut)的在線展覽,重點展示了繪畫和雕塑作品,集中體現黎巴嫩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世界性藝術景觀。

Samer Mohdad. Beirut Martys squares, 1991.
Mark Hachem Gallery.
“這里發生的事情非常可怕,令人難以置信,似乎和日本廣島發生的悲劇類似,”藝術代理人 Marianne Chalabi 回憶道。爆炸發生時,她在畫廊的廚房里躲避災難。她解釋說:“這肯定會影響到藝術家在該地區的藝術創作。我們的藝術家在此之前已經遭受了經濟危機的不良影響。他們中的一些人在這一次悲劇中失去了作品和工作室。作為畫廊,我們有責任站起來,在全世界以及網絡上大力宣傳我們的藝術家。”她補充道,已有客戶購買了“早安貝魯特”中的一些作品。

Katya Traboulsi. Nigeria, 2016.
Artscoops.
阿拉伯藝術和文化基金(Arab Fund for Arts and Culture)、ALIPH 基金會(ALIPH Foundation)和貝魯特藝術救濟(Art Relief for Beirut)等非營利和倡議組織發起了一系列募款活動,以援助文化產業內受爆炸波及的企業與個人。在全球范圍內,包括教科文組織、盧浮宮和國際博物館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在內的20多個組織都承諾將在保護和修復工作中伸出援手。
“我不得不說,國際社會的反應是驚人的,” Asseily 說。“但改變必須來自國家內部,來自我們的政府——這才是困難所在。你必須改變整個系統,而這正是我們的訴求。”

View of Saleh Barakat Gallery after the explosions.
Courtesy of Saleh Barakat Gallery.
改變是關鍵,Asseily 的這一思路得到了薩利赫·巴拉卡特(Saleh Barakat)的支持。在過去30年里,他一直通過自己的阿拉伯藝術畫廊 Agial Art Gallery & Saleh Barakat Gallery 活躍在當地藝術界。他表示:“在我看來,如果黎巴嫩不去做出改變,那么藝術家再次受到沖擊也只是時間問題。”除了畫廊到處都是廢墟以外,巴拉卡特還不幸失去了一名員工——這是一位名叫菲拉斯·達維切(Firas Dahwiche)的藝術管理員和后勤人員,在畫廊已經工作了20年。
對于貝魯特的許多畫廊來說,爆炸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最大的問題仍然是:下一步該怎么辦?

Olivia Steele. Lost (Bird Cage), 2017.
Belvedere Art Space.
與任何創傷性經歷一樣,恢復需要時間、耐心和支持。Kettaneh-Kunigk 說:“我們必須重振精神,找到自我。”當被問及是否會重新開放她的畫廊時,Asseily 態度頗為篤定:“我們決不能停止,繼續下去非常重要。有一件事我很確定,那就是我會重新開業——我還不能告訴你具體的時間,但我一定會在港口重開畫廊。”
巴拉卡特希望他的畫廊能在9月底前全面恢復運營。他說:“我們有點迷茫。是要像什么都沒發生一樣重開畫廊,還是應該做一些特別的事情?關于這一點,兩派爭論不休,但我認為應該重拾舊業,重新開放。這是我們向世界傳達的信息——生活還在繼續,我們需要向前邁進。”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