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我叫賀星龍,出生于山西省大寧縣樂堂村。村子位于呂梁山深處,土地貧瘠,交通不便,曾是出了名的貧困村。小時候,村里沒有醫生,村民們小病靠忍,大病靠扛。

(二)十六歲時,我考上了衛校,家里卻負擔不起學費。鄉親們你家三十、他家五十,竟幫我湊齊了。當時我就下定決心,要把醫術學好,回報鄉親們的恩情。

(三)畢業后,我主動放棄留城機會,回到村里。父親把自家的一孔土窯洞騰出來,又賣了玉米和僅有的兩只羊,幫我建起一個簡易診所。我鄭重承諾:“二十四小時上門服務”。

(四)開始出診時,沒有交通工具,我就靠步行,翻溝爬坡,蹚水過河。一年冬天,雪灌進鞋子,我的腳趾差點被凍壞。但不管多么艱苦,只要村民生病,我都是隨叫隨到。

(五)為了不耽誤患者病情,我貸款買了第一輛摩托車。二十年間,我騎壞了七輛摩托車,服務了方圓二十八個村的村民,對鄉親們付不起的醫藥費能免則免。

(六)如今,新農合覆蓋全國,讓村民都看得起病,醫聯體更讓大醫院醫療資源輻射到鄉村。隨著健康扶貧不斷推進,我的小診所也用上了新設備,我工作的干勁更足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