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浙江省美術藝考狀元無緣清華,浙江錄取為0》的消息在藝考圈傳開。該考生為浙江美術藝考狀元,綜合分669,浙江省排名第一,其文化課為648分,但他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設計類專業時卻滑檔了,有不少家長看到考生的遭遇,直呼“可惜”。也有很多家長還是搞不太清楚這復雜的錄取政策。
經核實,文中的“零錄取”說的是清華設計學類的錄取情況,美術學浙江有3人被錄取。而該考生的校考專業排名也在300多名,清華設計只招144人,該考生專業成績已到兩倍合格證以外。據一位畫室老師分析,今年浙江省清華設計“零錄取”究其本質原因是,往年12月聯考結束后,藝考生會去北京學設計課程應對清華美院的專業校考,今年因疫情影響未能成行。滑檔的這位考生校考專業成績要比浙江省去年考上清華美院設計的最后一名學生還要低30分左右。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當專業課低了就需要更高的文化分,而浙江一本線的劃分,在考清華的時候確實是吃虧的。因為清華美院不分省錄取,全國統招,但其分數是按考生文化分與所在省一批分數線的比值作為基數來算綜合分。

胡晨陽(湖北美術學院) 儲物柜 鉛筆色粉
每年藝考生人數早已達到高考報名總人數的十分之一以上,藝考錄取的公平公正也牽動著百萬考生和家長的心。就此記者采訪了多位藝考教學一線的老師來解讀報考政策及建議。
教育部在《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的文件中指出,“除按有關規定允許不做分省計劃的招生類型外,各高校招生來源計劃均須經教育部匯總分送,由各省(區、市)負責向社會公布,未經教育部分送和有關省(區、市)公布的計劃一律不得安排招生”,這個“有關規定”,指的就是30+18高水平藝術院校面向全國統一招生的校考。
如果不考慮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特殊調整,絕大多數藝術院校仍舊傾向于通過校考招生。專業考試由院校自行組織,盡管不同地區的美術教育水平存在著差異,比如優質的教育資源大多集中在北京、杭州等大城市中,但是單就考試本身而言,還是比較公平的,尤其是美術與設計學類的校考,每一年全國都有2w+的考生通過這一途徑進入心儀的大學。

王藝融(杭州第七中學) 臨摹經典 素描
教育部倡導高校逐步提高文化課在藝術類專業錄取中所占的比重,高校則普遍采用將校考成績與高考成績按一定比例折算后計算綜合分的方式進行錄取。由于當前國家正在逐步推進新一輪的高考改革,各省份改革進程的不同導致考生文化成績差異性很大,這在全國統招的校考院校錄取過程中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公平”。
以浙江省為例,2016年是新高考改革前的最后一年,高考滿分是810分,文科第一批控制線是603分,折算為750分制是558分,上線率9.2%;理科第一批控制線是600分,折算為750分制是556分,上線率21.9%。文理科一批累計上線46158人,約占考生總人數的17.2%。在2020年的浙江高考中文理科早已合并,普通類第一段最低控制線594分,全省累計上線53756人,占普通高考考生總人數的20%。
第一批/段的劃線比例明明下降了,為什么分數還是上漲了將近40分呢?這主要是由于新高考改革允許考生自由選科,各省為平衡不同科目評分機制的不同被迫引入了等級賦分制度。截至目前,除山東省外,其它已推行新高考改革的上海、浙江、北京、天津、海南五省市考生的文化分均實現了大幅上漲,高分段普漲30~40分,中間段上漲50~60分,低分段的上漲幅度甚至還要更大。

孫盛茹(杭州第七中學) 臨摹經典 素描
中國美術學院采用絕對文化成績,所有考生將按照校考成績÷校考滿分×60+高考成績÷高考滿分×40的方式計算綜合分并排序錄取。在正常校考的年份中,1分校考成績≈4.3分高考成績,已推行新高考改革的各省份考生由于文化分普遍上漲40分,幾乎相當于專業課每人加了10分,錄取的優勢不言自明。相似的,西安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等高校也都如是錄取的。
記者了解到,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采用相對文化成績,取考生校考成績÷校考合格線×100+高考成績÷普通一批/段線×100的方式計算綜合分并排序錄取。其實清華設計原本的想法就是專業+文化,考慮到各省考生文化成績的差異,學校選擇以校考合格線和文化一批線折算為標準分之后再做加法。中國傳媒大學、蘇州大學、北京服裝學院等高校也是如是錄取的。

?魯笑逸(衢州高級中學) 色彩寫生
在長期致力于報考服務的王晶老師看來,這種算法看似公平,事實上卻只是將采用絕對成績錄取院校的優勢省份和劣勢省份位置對調了一下罷了。單以2020年為例,清華設計依考生所在省份的不同,校考成績與文化成績的折算比值介于0.69~1.16之間。在一段線最高的浙江省,考生每1.16分高考成績才相當于1分校考成績,而在一段線最低的青海省理科類,考生僅需0.69分高考成績就能抵扣1分校考分數。
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說青海同學在報考清華設計時,每1分的高考成績都是相當于浙江同學1.7分的,由于清華設計錄取考生的文化成績普遍都在一批線以上,如果這位青海同學的高考成績是550分,浙江同學就需要考到935分才能打平了,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有同學表示:既然青海一批線這么低,一定是由于考生文化分數普遍不高吧?事實上2020年青海省考的是全國II卷,高考狀元718分,一點不比其它省份的狀元分數低。文化總分達到429分的理科考生共6111人,占考生總數的24.3%。從根本上決定普通批次控制線的是各省份對不同高校的錄取批次安排,而不是考生的實際分數分布情況,這樣看來,相對成績不僅沒有拉平不同省份政策的差距,反而造成了另外一種“不公平”。
致藝術高校的 兩點招生建議
王晶
自2021年開始,遼寧、河北、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8省市即將啟動新一輪高考改革,加上之前的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推行改革的省份已經達到14個,幾乎占到全國的半數。對于全國統招的藝術院校來說,無論采用絕對成績還是相對成績,都將涉嫌“以錄取制度為考生地域畫像”。為了在更大的范圍內維護公平,高校可以考慮以下的兩點建議:
可選替代方案一:
校考依舊面向全國統一發證,在錄取時依各省份考生合格證的獲取數量劃定分省份名額,實際上就是分省份錄取。當前有部分高校已經在這樣做了,比如四川美術學院雖從不公布各省份計劃人數,但業內人士都清楚川美實際上都是分省份站隊錄取的;湖北美術學院更是進一步投放明確的分省份計劃,僅在合格證數量較少的省份才不設計劃,統一錄取。
這種做法的優點是減少了各省份考生文化成績不均衡帶來的“不公平”現象,缺點則是分省份計劃的確定較為麻煩。如果按照合格證的數量劃分會對優秀考生扎堆兒的省份不公平,而按照有效名次考生的學籍劃分也會導致部分省份雖有人拿證卻整體失去報考機會。相對最好的辦法是先按照全國計劃進檔,再由高校自行把握,然而在公眾日漸焦慮的當下,這樣做的麻煩也是顯而易見的。
可選替代方案二:
徹底取消綜合分,一律按照校考成績排名錄取。高校可以在發放校考合格證時,按照考生成績排名分為N檔,對不同檔位的考生可提出不同的文化課最低要求。這樣一方面可以杜絕各省份政策不同帶來的文化課差異,另一方面,不同檔位文化控制線的差異也可以響應教育部關于高校藝術類專業應逐步提高文化課分數線的政策。
比如某高校原定計劃招收100人,共計發放了400張合格證,可以將第1名~第20名標記為A檔,文化線取普通二批/段線的75%;第21名~第100名標記為B檔,文化線取普通二批/段線的85%;第101名~第200名標記為C檔,文化線取普通二批/段線的95%;第201名~第400名標記為D檔,文化線取普通二批/段線的105%。這個比例學校可以靈活掌握,或者干脆統一成一條線。
藝術自2011年升級為學科門類以來,每年的考生人數早已達到高考報名總人數的十分之一以上,藝考錄取的公平和公正也牽動著百萬考生和家長的心。立足考情、放眼未來,高校理應適時調整制度,與時俱進開創中國藝考的新局面。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