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簡歷】
李寬,1963年出生于安徽,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研究生,現為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楊曉陽國家藝術基金創研課題組成員、陳鈺銘國家畫院高研班助教、陳鈺銘水墨家園畫家。
個展
2018年北京保利大廈“鄉情——李寬作品展”
2010年日本福岡“李寬作品展”
2008年法國巴黎“李寬作品展”
2003年中國北京“李寬作品展”
1996年韓國全州“李寬作品展”
主要成就
2018年作品《東臨碣石》獲得北京文史館重大歷史題材立項
2016年作品《山高水長》獲得文化部國家藝術基金立項
2015年作品《金色的回鄉》入選第六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
2014年作品《山民》獲“中國陶都,陶醉中國”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
2013年作品《山里紅》入選“泰山之尊”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3年作品《大風歌》入選“墨韻嶺南”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3年作品《中國工人運動領袖鄧中夏》獲“湖南百年”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作品展金獎
2013年作品《金色回鄉》獲“吉祥草原 丹青鹿城”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
2013年作品《春到鎮遠》獲2013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
2013年作品《麥香時節》獲“首屆朝圣敦煌”全國美術作品展優秀獎
1999年作品《紅土布》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
1994年作品《大風箏》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
1994年作品《觀雞圖》入選中國當代工筆第三屆大展
專著出版
《南疆行——李寬速寫藝術》人民美術出版社、《速寫技法圖解》中國青年出版社、《人物速寫新范例》中國青年出版社、《人物速寫要點精解》中國青年出版社、《名家——李寬精品范例》中國紡織出版社、《李寬速寫教材》中國青年出版社、《速寫本·李寬》中國青年出版社、《藝術基礎教程》中國青年出版社、《李寬作品集》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李寬教學精品范例——速寫》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李寬教學精品范例——素描》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李寬教學精品范例——色彩》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十二五規劃高校教材——速寫》中國青年出版社、《李寬作品集》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等。

《東臨碣石》260cm×810cm 獲得北京文史館重大歷史題材立項

《山高水長》240cm×600cm 獲得文化部國家藝術基金立項
李寬老師注重深入生活,捕捉當下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創作反映當下的水墨語言。他用心研究傳統水墨傳承,追求筆墨語言的創新,藝術形式的突破。
人物畫在中國繪畫歷史中悠久,唐宋時期為高峰,如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等,這期間產生大量的藝術精品。是中國人物畫的經典傳承,不能不視為中國繪畫藝術的財富。
元代以來文人畫興起,人物畫漸漸走入消沉狀態。一直到上世紀初人物畫覺醒,寫實主義造型的傳入,為水墨人物畫輸送了營養,人物畫就此獲得了新的發展。

《鄧中夏》250cm×250cm 2013年 獲(湖南百年)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金獎
李寬老師注重研習古人水墨傳承,提升藝術品格。在其很多創作中都借用了古人的水筆語境,融入現代的水墨構成,巧妙地運用虛實的水墨語言,形成畫面靜動交織的韻律。
在創作中他善于發掘傳統筆墨,又不走古人的套路,這正是其智慧所在,對筆墨的表現性進行深入的研究,探索中實踐了大量水墨實驗,寫意筆墨中融入了現代構成,作品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

《朝圣》200cm×200cm 2016年
李寬老師深入研究了水墨語境,面對傳統筆墨進行了積極的探求。對新的水墨審美體驗和表現也極為敏感,善于借鑒和吸收。為了擺脫市場價值對筆墨的影響,他開始在筆墨語言的內質上下工夫,以擺脫表華之美。
在創作風格上,李寬老師的作品與傳統繪畫有著明顯的區別,他積極主動的跳出傳統審美視野,跳出造物局限的模式化,在水墨實驗中完成了由傳統特征,向現代審美的拓進與演變。

《山坡上》140cm×360cm 2017年

《田野琴聲》64cm×180cm 2017年

《綠草地》140cm×360cm 2018年

《秋聲》68cm×136cm 2018年

《風兒吹》45cm×180cm 2018年

鄉情之一34cm×136cm 2018年

鄉情之二34cm×136cm 2018年

鄉情之三34cm×136cm 2018年

鄉情之四34cm×136cm 2018年

《大山深處》68cm×136cm 2013年

《紅頭巾》90cm×180cm 2017年

《山民》90cm×180cm 2014年

《南疆巴扎》68cm×136cm 2017年

暖陽68cm×138cm 2018年

和風68cm×136cm 2017年

伴68cm×136cm 2018年

秋趣之二68cm×68cm 2018年

春深68cm×68cm 2018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