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寫給明天的詩——城市藝見2020公益展》首展在北京瑞吉酒店開幕。

展覽海報
不渲染藝術的高度,挑選不同視角下的繪畫作品,呈現一場如常的展覽,以此為大家創造一個“有限距離親密接觸”的契機,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給彼此帶來些許色彩和溫度。本次展覽邀請多位當代藝術家參展,并將陸續在798XYZ畫廊及城市的其他空間聯動開展。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文/王茂
阿多諾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奧斯維辛之后,寫詩是野蠻的”。在今天——如加繆《鼠疫》般的現實語境下,這句話顯得適宜又憑添幾分前景晦暗。這句話恰如其分地描繪出”文化藝術“尤其是作為一個產業在這個特殊時期的尷尬與艱難處境。同時,如果踐行阿多諾的話,那藝術工作者除了混吃等死似乎什么也不必做,他自己戰后那些長篇累牘的文字也徹底淪為“聾子的耳朵”。《鼠疫》中主人公里厄醫生積極的態度在這個時候也許比老學究更加有助于人們共渡時艱。此時人們除了日常必須的生活物質,打發無聊必須的互聯網帶寬,更需要積極的心態和繼續充滿希望

《孤獨的整潔》 50cm×50cm 紙面油彩 2020 徐海東
《鼠疫》的創作背景是二戰和法西斯主義,加繆巧妙地用鼠疫這一嚴重的傳染疾病作為其影射,但估計他沒有料到七十多年后的今天,他筆下的情境竟成為現實,而且問題比七十年前復雜得多。今天,善惡早已變得模糊不清,各執一詞;道德的制高點被資本和媒體完全攻占,我們無法脫開具體語境來談論這些形而上的概念,只能去描述特殊情境中的現象以期共情。我們生活在一個被信息籠罩和引導的時代,如何去進行描述,直接取決于我們對信息的接收與過濾。家里的大小屏幕在居家隔離的日子里成為人們鏈接外界的唯一渠道,新聞里的疫情動態變得比娛樂明星更具吸引力,人們日復一日聚焦于感染數據的更新和醫護人員的英雄壯舉,而這波疫情也在人們的目光中被剝掉了其他外衣,最終越來越單純地被看作是一次公共衛生事件。但是,這次公共衛生事件背后,完全可以被看作一個“全球化”弊端突現的極端事例。如今多數國家對二十世紀上半葉全球經歷的動蕩早已陌生,“全球一體化”的政治和經濟策略蒙上了地球上絕大多數人的眼睛,并將他們的命運捆綁在一起,讓他們感覺這仿佛是一個烏托邦,一劑良方,讓人們放下過往分歧,攜手走向更具現世價值的“共同富裕”。不過,它也許只是一個海市蜃樓。在這個海市蜃樓里,種族問題在經濟的誘惑下得到了暫時的擱置,但這個“叢林社會”的糟粕并沒有因為希特勒和軸心國集團的滅亡而徹底消滅,也沒有因為技術革命的突飛猛進而彌散,它隨時等待死灰復燃,“疫情”成為其最佳出口。意識形態的紛爭從五六十年代的“冷戰”搖身一變成為與“全球一體化”裹挾在一起的“麻花”——所謂“共同體”。經濟、政治、民族、疆域、資源、歷史、意識形態等等所有的問題都攪和在一起,牽一發動全局,沒有人能獨善其身。容易被忽略的是這個共同體其實并不穩固,隨時可能崩塌,于是,在疫情帶來的各個國家邊境封鎖政策下,這個脆弱的海市蜃樓立刻瓦解。

《草地上的》100cm×80cm 布面油畫 2016 王茂
我們的醫療條件與加繆所處時代確實有了長足進步,癌癥和艾滋病即將被攻克的新聞時有傳出,很多曾經致命的疾病被攻克甚至在地球上絕跡。振奮人心的消息不停地在互聯網上迅速傳遍世界,人們在對各種“好消息”的消費中“全球化”地自以為是。人們相信我們的醫療能力前所未有的強大,足以應對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冠病毒爆發之后各個國家上到官方下到民間的應對態度證明了這一點。直至病毒大規模傳播,醫護工作者和科學家發現我們對它一無所知,人們除了隔離無以應對的時候,我們才重新意識到我們的脆弱與渺小,才想起自人類有史以來,這才是常態——我們一直在與各種未知事物的交鋒中艱難前行。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疫情像是一根導火索,它引爆了我們的自以為是,也引爆了“全球化”大廈地基里的炸藥,炸醒了種族主義,炸裂了淡化幾十年的意識形態陣營對峙,也炸掉了人們一直戴著的“文明”面具……最致命的是它炸毀了深入人心的一個觀念,也是資本主義的原動力之一——“明天會更好”。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早已習慣了這個觀念,卻在這次突如其來的打擊下發現“明天也許更糟”。這就是當下,這才是現實,只是我們之前一葉障目,不愿意正視而已。疫情之后,世界將進入一個格局調整期,人類的生活也必將重新啟程,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自己,修正自己與世界的關系,去尋找新的精神依靠,等待被卷入一波新的浪潮。

展覽現場
城市藝見是一個長期關注國內城市問題的項目,致力于用藝術的方式解決城市中的種種問題。今年沒有比疫情更大的政治,城市正是這場疫情襲擊的中心,尤其是在疫情再次反復的時候,城市的運轉和新陳代謝再次被迫暫停,人們的信心再次受到打擊。我不是一個藝術無用論者也不是一個藝術工具論者,但作為一個問題解決方案的提供者——“城市藝見”這個平臺可以為疫情中的城市做作出它此刻的貢獻。我們計劃邀請所有有意于此的藝術家,利用城市里的空閑公共空間,包括商業空間,公共區域等等,來進行創作,用藝術作為載體去實踐我們的主張——主動把藝術帶到人們身邊去,給壓抑、恐慌的抗疫生活增添一點色彩,為這座城市和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制造新的希望。
愿疫情早日過去,暗夜里人人皆被燭光照亮,明天太陽照常升起。

嘉賓合影
展覽信息
展覽名稱:寫給明天的詩——城市藝見2020公益展
展覽時間 :08.29—10.2510:30 a.m ——20:00 p.m(周一閉館)
展覽地點:北京瑞吉酒店 08.29-10.10(酒店公寓一層西側-建國門外大街21號)
XYZ畫廊 09.05-10.25(798藝術區中二街D05)
策展人:ELENA
參展藝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
愛德華·阿布日諾夫、丁軍、范學宜、黎明、劉濤、任顯印、孫樸、徐海東、于東照、岳楊、王茂、楊倩、鐘俊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