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展時間
瓷器工藝品
8月13日至15日
上午9:00至晚6:00
拍賣時間
瓷器工藝品
8月17日(星期一)晚上7:30

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卉紋蓮子碗
21.4cm。
明成祖朱棣在位二十二年,政局穩定,經濟發展,推動了制瓷工藝的進步,使其在繼承元瓷工藝的基礎上,又不斷有所創新。在我國的陶瓷工藝史上,此時的鮮紅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獨樹一幟,占有特殊地位,成為明、清兩代的典型,并廣泛影響于后世。此碗即是永樂官窯青花器碗類制品中的代表作。
拍品胎體較薄,內外均以青花為飾,碗心繪折枝枇杷,內壁飾纏枝山茶和菊花,口沿內繪海浪紋,外壁則以青花涂繪整齊的菊瓣,口沿外飾回紋。釉面光亮潤澤,紋飾線條纖細而流暢,青花濃艷,色深處呈現鐵黑色斑點,具有永樂青花典型特征。

拍品碗心圖
此一品種為明代永樂官窯名品,見有大、中、小三種尺寸,拍品與兩岸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藏品器形、紋飾、尺寸均同,珍貴難得。

故宮博物院藏明永樂青花菊瓣紋碗

上海博物館藏永樂青花纏枝蓮紋碗
明代瓷器在永樂朝有所創新和發展,至宣德朝而臻于鼎盛。從大量的傳世品和出土器物來看,此時景德鎮制瓷技術有很大的提高,并創造出許多前所未有新穎品種。聞名于世的宣德青花,在陶瓷發展史上成為燦爛明珠,體現了中國陶瓷高超的技術造詣。

明宣德 青花纏枝花卉紋斗笠碗
款識:“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20.6cm。
拍品以青花和釉下模印纏枝花卉紋為飾,技法獨特,宣德時期釉下模印紋飾者,以云龍紋為常見,纏枝花卉較少。

拍品局部透光圖
斗笠碗器形規整,外壁以青花繪六朵纏枝花卉,花朵碩大飽滿,畫意生動,碗心飾團花紋,內壁模印纏枝花卉,紋飾清晰,線條纖細流暢。青花顏色深沉濃艷,局部微微暈散,具有宣德時期青花典型特征。

拍品底部圖

拍品碗心圖
相同品種見有中國國家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香港趙從衍舊藏等國內外公私收藏著錄。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宣德款青花轉枝芍藥紋碗雙面圖

趙從衍舊藏明宣德青花纏枝梔花里印花碗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