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馬遠《山水人物圖軸》,縱77.1cm,橫126.45cm,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馬遠《山水人物圖軸》
本幅畫松蔭下,二人朝向懸崖對岸,分別做仰、俯動作,彷彿正練著吐納之術。山石用側筆橫刷的斧劈皴,松枝曲折挺勁,薄霧掩映,筆墨畫意甚具有南宋院體風貌。畫成時代約在元、早明之際。原可能是屏風,今裱成立軸型式。

馬遠(約活躍于1189-1225年),生長在職業畫師家庭,曾任職南宋宮廷畫院的待詔。其山水畫,取景重心常偏置于畫面上的一角,因此被稱為“馬一角”。清代厲鶚在《南宋院畫錄》中寫道:“馬遠畫師李唐,筆數整齊;布境用焦筆作樹干斗柄,樹葉夾筆,石皆方硬,以大斧劈帶水筆,人物衣褶,小者鼠尾,大者柳梢,有軒昂閑雅氣象,樓閣用尺界畫,襯分染色,極其精明?!?br>

馬遠的繪畫筆法在繼承了李唐的基礎上,同時也有自己的創新,他發展了李唐豪放簡括風格的大斧劈皴,山石并不作過分細致的皴擦,下筆果斷,線條勁爽,真實的表現出了山石的堅實挺峭的質感,遠景則以淡墨勾勒出山的輪廓。馬遠以山石的皴法運用到樹干的畫法中,以焦墨畫出樹干的硬瘦勁挺,喜作拖枝,樹葉用夾筆,畫面顯得古氣蔚然。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