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之際,山水丹青(北京)國際藝術中心藝粟書店組織發起了“萬山紅遍:美術作品與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九周年”線上讀書分享會。中共中央求是雜志紅旗出版社原總編輯傅國瑞、北京青年報社原社長崔恩卿、山水丹青國際藝術中心董事長付丹丹、藝術財經雜志社長吳一平及藝術家代表、熱心讀者等近百人參與了線上讀書分享活動。
分享會以2011年5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萬山紅遍: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繪畫作品集》相關作品為線索,回顧了從上世紀四十年代以來, 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至今創作的具有廣泛影響、烙印時代的經典美術作品, 以展現中國共產黨九十多年來的風雨歷程。與其他題材有所不同的是,建黨題材中的時間、地點、人物都是固定的,但限于歷史資料匱乏,具體細節的表現成為詮釋創作主題的難點。盡管如此,幾代美術工作者仍然不斷以各種形式探索該題材,涌現出許多優秀作品,并在深化主題的表現方面,呈現出不同特點,使中國畫創作有了新的內容。這幾代美術工作者的努力與成功實踐,構成了新中國美術的輝煌。
改革開放以來,建黨題材的多樣化表現,特別是新一代美術家的加入,將為建黨題材創作帶來新史畫,也將不斷豐富建黨相關紀念遺址的現實意義。2021年將迎來建黨100周年,相信美術界將出現一個建黨題材美術創作的高潮,將累積更多藝術成果。把建黨題材的藝術表現帶入一個新時代。

《萬山紅遍: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繪畫作品集》是2011年5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鄒躍進。
書名:萬山紅遍: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繪畫作品集
作者:鄒躍進(編者)
ISBN:701009691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5月1日
《萬山紅遍: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繪畫作品集(1921-2011)》主要內容目錄:東方欲曉、紅星照耀中國、解放區的天、春回大地、繼往開來、萬山紅遍。

《開國大典》 創作者:董希文
《開國大典》是中國畫家董希文于1953年完成的著名油畫,描繪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上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一刻,為董希文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該作品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萬山紅遍》創作者:李可染
國畫大師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間,以毛澤東《沁園春· 長沙》中的名句“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為主題創作了七幀畫作,每件作品之尺寸、章法和景觀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這件創作于1964年的《萬山紅遍》,可謂其積墨山水藝術創作的巔峰。

《紅巖》創作者:錢松喦
五六十年代,由于對藝術的教育功能的倡導,山水畫也在革新的過程中出現了一批以革命紀念地為表現對象的作品,其中《紅巖》最具代表性。紅巖村為抗戰期間中共中央南方局及八路軍重慶辦事處駐址,1945年毛澤東赴重慶談判亦寓此。當時年已花甲的錢松嵒滿懷激情,以“紅”為突破點,大膽地將原址的黃土化為巖石,將泰山的漢柏造型“移植”紅巖紀念館旁,以白描手法畫芭蕉叢,避免了紅綠對比而使紅色得以純化。那“風雨萬方黑,紅巖一幟紅。仰欽奮彤筆,揮灑曙光中”的五言題詩,正是畫家所寄情懷及意匠經營的高度概括。

《毛主席詩意冊》創作者:傅抱石
《毛主席詩意冊》是傅抱石創作頂峰時期的代表作,也是其藝術生涯最后的杰作。作品呈現時代精神與藝術創作的完美結合,以大膽而富于變化的構圖、瑰麗而沉毅的色彩、充滿浪漫主義的詩情畫意,成為中國近現代繪畫史的名篇。

《長征》創作者:李可染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詩詞是畫家常用的創作題材之一。此幅《長征》中,景物橫向展現,重山疊積,如犬牙高低,參差錯落,雄奇壯麗。紅軍隊伍沿狹窄山路從左往右橫越畫面。畫家成功地將毛澤東詩詞中的革命豪情與浪漫色彩視覺化。

《黃河頌》創作者:陳逸飛
《黃河頌》,是1972年中國畫家陳逸飛早年的成名油畫,長297厘米、寬143.5厘米,以寬銀幕式繪畫,描述一位紅軍站在黃河旁的山嶺,眺望天際,該畫作被視為文革后中國美術史的重要作品。作品的形象塑造注重造型的塊面處理和筆觸表現;戰士的腿部及其立足的巖石等受光面,筆刀兼用,積色較厚,刻畫既結實又瀟灑;色彩明亮,有著光芒萬丈的金光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