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簡介
陳濂波,又名陳古碭,別署石天山房,隨安精舍。中國民盟盟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蘭州交通大學兼職教授,河北美術學院特聘教授,河南省中國書法院副院長,友聲書社社員,河南省書協(xié)草書委員會委員,鄭州市美協(xié)山水畫藝委會副主任。臺灣臺北故宮博物院書畫藝術鑒定專業(yè)委員會專家,先后研修于中國美術學院、北京畫院等。
中國畫作品先后入展:
1999年紀念孔子誕辰2550周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yōu)秀獎(中國美協(xié)主辦)
2000年新世紀中國畫作品展獲銀獎(中國美協(xié)主辦)
2008年盛世丹青全國中國畫邀請展獲優(yōu)秀獎(中國美協(xié)主辦)
2009年中國畫入展全國十一屆美術家作品展(河南展區(qū))
2013年全國第四屆綠色和諧中國畫獲優(yōu)秀獎(中國畫學會)
2014年全國十二屆美展河南展區(qū)獲三等獎
2014年明德和融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入展(中國畫學會)
2014年第八屆民族百花獎全國中國畫作品入展(中國美協(xié)主辦)
2015年8月《春云出岫圖》大連中國畫三年展獲獎提名(中國國家畫院主辦)
2015年8月《白云飛去青山瘦》入展第三屆吉祥草原丹青鹿城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xié)主辦)
2015年9月《白云怡意 清泉洗心》入展“高潔品性——蘭蕙人生”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協(xié)主辦(北京展出)
2015年9月《春融等待乾坤醉1》入展“萬年浦江”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協(xié)主辦(浙江展出)
2015年9月《春融等待乾坤醉2》入展 ”古蜀文脈,墨韻天府”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xié)主辦)四川展出
2015年作品入選首屆“八大山人”全國山水畫作品展在江西南昌展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舉辦)
2017年“翰墨青州”全國中國畫作品大展入展(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舉辦)
2019年重溫經(jīng)典“第四屆婁東(太倉)全國山水畫作品雙年展入展(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舉辦)
2019年金陵百家中國畫作品大展入圍(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舉辦)
2019年第二屆“涇上丹青”---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入展(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舉辦)
2019年入選河南省第十三屆美術作品大展(河南省文化廳、文聯(lián)、美協(xié)共同舉辦)
書法、篆刻作品曾先后獲獎、入展中國書協(xié)、西冷印社等單位主辦的書法篆刻大展三十余次。
先后出版《陳濂波書法集》,《陳濂波畫集》、《澄懷觀道·陳濂波書法篆刻中國畫作品集》
作品被深圳大學,中共中央黨校,臺灣中山堂、廣東鴉片戰(zhàn)爭博物館等機構收藏。

《山水有清音》240cm×180cm
氣象雄渾 清心儒雅
——陳濂波山水畫漫談
楊延文
陳濂波是我的學生,從2005年北京畫院畢業(yè)后,不知不覺十年過去了。近期他帶來新創(chuàng)作的一批山水畫作品,讓我過目,作品與十年前相比,更顯大氣雄渾,當時在北京畫院報名的十位學生中間,他的作品首先映入我的眼簾。作品大氣讓我震撼,這是他與常人最大的區(qū)別。這也是他與生俱來的東西,作品大氣自然,不是裝出來的,一裝就做作,不自然。我當時就給他說,你要發(fā)揮你的長處,不要丟掉。

《春山無語自崢嶸》190cm×190cm
山水畫自唐宋元至今是成熟最早的畫種之一,也是人最早的繪畫表現(xiàn)形式。山水畫所承載的就是物質和精神的交融。藝術家只有注重精神的表現(xiàn)與精神追求的最大化。也就是精神的純粹性,如果僅依靠技巧而將筆墨和形式語言分割開來,其藝術價值必將大打折扣。再回到陳濂波這批山水畫作品來看,他對中國山水畫的藝術精神領悟很深,能把山水畫史作為“技”來研究,進而服務于自己的作品創(chuàng)新,從傳統(tǒng)中來,又能到創(chuàng)新中去,以形成自我的山水畫面貌。

《嘉木繁蔭》210cm×180cm
用心解讀濂波的近期山水畫作品,我們就能走進他營造的山水之境,從他的系列作品來看,畫面結體清新自然,用筆率性而為,筆力遒勁而拙樸,于積染之間得空靈雅逸之氣。渾厚華滋之韻致。不論簡繁,枯濕濃淡,疏密聚散的筆墨點線大都用繁線并輔之以清新的色彩鋪染,以配合形象的描繪,顯得元氣淋漓,情調爽朗,這就說明他的藝術追求不僅僅在于“論筆墨之精妙,山水決不如畫”同時還在于“論蹊徑之奇怪,則畫交于山水。”而這交于山水的蹊徑形象,除了依賴于筆墨的精妙,還離不開明潤的色彩。

《雨洗家山翠》190cm×190cm
如果說,濂波的山水畫在筆墨和蹊徑兩方面更多地著意在傳統(tǒng)的氣息,那么,他的色彩鋪染。尤其是用水,用色都賦予了傳統(tǒng)與新意。拉開了與傳統(tǒng)的山水畫審美感的距離,拙樸的筆墨籠罩的清秀的色彩。于平正老實中又煥發(fā)出靈逸聰穎的風華,形成了自我的面貌。他的這批山水畫是從厚積的基礎上薄發(fā)出來,有腳踏實地的功力基礎,所以相比一直超入的沖擊力,更具綿延不絕的親和力和藝術感染力。

《白云如絮擁蒼山》190cm×180cm
此外,濂波的作品注重描繪對象的內在氣韻,畫作沉靜,安逸,不浮燥,別具一番文人書卷氣韻,他把自己的感情與民族的傳統(tǒng)精神文化融匯于一體,不僅較好地傳承了中國山水畫的藝術精神和筆墨形式,更有自己獨特的筆墨追求。其作品整體,積墨渾厚淡雅而層次豐富,頗具四僧之一的弘仁和金陵八家之一的龔賢氣息。并得古人謹嚴之視覺傳統(tǒng),而且,他帶給我們的視覺體驗也不是古人圖像的簡單重復。而是消化之后的再創(chuàng)新。其作品在傳統(tǒng)氣韻中融合了新的視覺體驗,將傳統(tǒng)的構圖方式結合于現(xiàn)代性的空間感受,具有寫生再創(chuàng)造。

《春色眠入夢》180cm×170cm
他在創(chuàng)作中把自己跳動的情感和磅礴的氣勢用虔誠而又深情專注的化作筆下的功夫,把自己深思熟慮后通過水墨記憶變成獨特的審美、透視,散鋒打點山色,沉著而又富有靈動,與天地交流的道家生命意識,更包容佛家慈悲為懷的理念及其莊嚴神圣的外在特征,而這些內容的筆墨又完全是充滿儒家精神的畫韻。

《影浮佳氣動 光射曙云新》190cm×90cm
在當今畫壇多“心浮氣燥”的環(huán)境下,濂波的作品給我?guī)砹艘还纱髽悴坏竦闹蓸阒L,同時也更顯得沉靜、理智。這也與他數(shù)十年從事美術創(chuàng)作研究和理論研究有關。在濂波眼中,繪畫不是一種時尚而是一種藝術史的自身演進的需求結果。這些年他又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連續(xù)在全國美展中獲獎和入展,畢業(yè)后作品被中共中央黨校、中央文史館,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國家大型學術機構收藏和展示。

《空山最深處 太古兩三家》240cm×90cm
濂波用心追尋前人的品德風范,悉心磋磨大師的技法造詣,融古、今、中、西技法于傳統(tǒng)山水畫中,又鐘情于南方山水畫的溫潤色澤和柔美靈秀,探尋了自己獨特風格面貌。最后期望他在藝術人生路上,一如志向高遠,功利淡泊,繼續(xù)創(chuàng)新,不斷實現(xiàn)自我突破和超越,會有更多精彩的新作問世。
〈楊延文 中國當代著名中國畫家、油畫家〉2014.06

《白云飛去青山瘦》190cm×80cm

《云靜山浮翠》138cm×68cm

《青海坎布拉 南宗尼姑寺》138cm×68cm

《萬壑樹聲滿 千崖秋氣高》138cm×68cm

《香吹入云清》138cm×34cm

《山水有清音》138cm×34cm

《青海尖扎坎布拉》138cm×68cm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