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美術學院2020畢業展正式開啟。作為每年備受關注的藝術生畢業展覽,廣美畢業展每年都有超過30萬觀眾參觀。受疫情影響,廣美畢業展也首次從線下轉到線上,展覽將持續到7月15日。
今年廣州美術學院共有1373名本科畢業生、257名碩士畢業生,共赴這場2020“云上”之約,約1500組/件作品悉數線上亮相。
雖然由于疫情的影響, 這屆畢業生在創作展示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我們欣喜地看到疫情之下,畢業生們依然克服了重重障礙,交出了優質的畢業答卷。
抗疫主題無疑是本屆畢業展覽一抹獨到的風景線。在中國畫學院,不僅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和壁畫也都通過這一主題實現了自身的突破,傳統的畫科分類不知不覺地得以打破,保留下來的是各自不同的語言體系和試圖拓展畫科形式的探索痕跡??挂哂⑿蹅兊钠椒采碛?,建設工地的雄偉裝備,宅家生活的祝福與希望,所有間接獲得的圖景和直接體驗到的感受,在畫科之間語言和形式的結合之下得到了充分的表現,時間上距離雖近,卻不失為一次歷史寫照。
疫情下,人與萬物之間的關系被重新建構,人們開始重新思考人與自然、人與生命的關系。其中,許欽松、張彥指導的碩士生謝貴彬以《春暖盼花開》表達戰勝疫情,共度時艱的祈盼。王楠沂的作品——《援助》,展示了戰士們不畏危險的堅毅。

謝貴彬 《春暖盼花開》 材質 / 類型:紙質 125cm×125cm

王楠沂 《援助》 材質 / 類型:紙本設色 / 國畫山水 180 cm×194cm
萬小寧導師指導的碩士生李俊以一幅《愜意時分》抒發對大自然的贊美之心和悍衛之情。劉秀娟通過作品《共享家園》,表達對人與動物之間關系的思考。畫面中,過剩的共享單車被廢棄,人們再無心處理它們,而在這些角落,鳥兒、樹木卻似乎欣然接受了它們。事實上,疫情的起點就是人與動物的關系出現了問題,無形的生存空間線在拉鋸:過去人們在追逐“美好家園”的路上呼嘯向前,卻總忘記其他動物的生存空間,而如今,如何與動物共享我們的“家園”?無疑成為當下最值得思考的問題之一。

李俊 《愜意時分》 材質 / 類型:紙本設色 / 中國畫 205cm×192cm

劉秀娟 《共享家園》 材質 / 類型:紙本 / 礦物重彩 196 cm×196cm
方楚雄導師指導的碩士生吳龍強以作品《清音》,描繪出靜謐的紅樹林。既是描繪紅樹林,也是對兒時生活的追憶。陳欣欣的《囈語》傳遞出對生靈萬物的思考。一草一木皆是對生命、生靈和生存方面的暗喻和敘事,對世間萬物平衡的思考和人類向善的理想以人與植物重疊的方式表達于畫面中。抒發主觀情緒的同時也希望影響觀者,把現代人繁雜、焦慮和惶恐的內心情緒暫時丟棄。

吳龍強 《清音》材質 / 類型:絹本重彩 240cm×135cm

陳欣欣 《囈語》 材質 / 類型:絹本 180cm×140cm
萬小寧導師的碩士畢業生廖卓璇展出了畢業作品《清輝》。林若熹指導的碩士生黃小玲、王瓊蔓、陳冬兒分別展出了《一米陽光》、《無冬無夏》、《夏夜螢火》等作品。明媚的色彩使自然的瑰麗躍然紙上,自然的靜謐使人忘卻了塵世的煩擾。

黃小玲 《一米陽光》 材質 / 類型:紙本重彩 180cm× 180cm

王瓊蔓 《無冬無夏》 材質 / 類型:紙本設色 / 中國畫 90cm×188cm

陳冬兒 《夏夜熒光》 材質 / 類型:紙本重彩 / 中國畫 60cm×60cm

廖卓璇 《清輝》 材質 / 類型:金屬箔,巖彩 160cm×160cm
線上看展雖非觀者最理想的觀看模式,但是,我們仍能從作品中感受到畢業生們的努力付出與導師的傾心指導。疫情給了我們一個觀看世界的特殊方式,而畢業生們的作品為疫情下的人與自然留下了特殊的印記與思考。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