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藝術家的道德水平,無疑會影響其藝術作品的高度。成功的藝術作品,是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統一。拋開藝術作品的技藝性,什么樣的人創作什么樣的作品。一個人民的藝術家,必然會將創作的目光自覺地凝聚在人民身上,去藝術地再現他們的喜怒哀樂,去歌頌真善美,去鞭撻與之作對的假丑惡。一個道德水平低下的所謂藝術家,他的眼里沒有人民,根本體會不到人民的歡樂和疾苦,其筆下也就無法塑造出 具有人民性的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

有的人會說,有的 品德不好,甚至思想反動的人也留下了很好的藝術作品,這又怎么解釋。這些同志忽視了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評價一個人及其藝術作品,一定要從歷史的角度判斷,人的思想和行動都是會發生變化的。只要去認真研究一個人的人生軌跡,就不難找出答案。一個有道德水平的人,不一定能拿出好作品;一個道德水平低下的人,肯定拿不出好作品。

畫如其人,人如其畫,在繪畫圈里我們常常如是說道,作畫先做人,德藝雙馨的藝術家為社會做出正能量的表率,其畫其人為社會所稱道,為觀眾所喜愛。



藝術的高度:可以這樣認為,藝術的高度單純指向藝術上的造詣,是技藝上的事情,既然是技藝則通過個人的勤奮努力可以得到,社會上有這樣的說法:某人的作品確實好,可惜就是人品差,要不然還可以上個臺階。


藝術的廣度:廣而告之,藝術作品需要傳達,需要傳播,需要廣大的觀眾來欣賞來認可,需要得到社會的承認,一個藝術家的道德水平有瑕疵,做人不誠實不地道,常常有違社會的準則,有違道德規范,這樣的藝術家會受到人們指責,其藝術的影響力大打折扣,因為人們不歡迎這樣的藝術家,作品再好,也不會在社會上,在空間上有大的影響力。


德藝雙馨,是對一個藝術家的最高評價,也是一個藝術家畢生追求。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就是說尊道貴德守仁對于從事藝術是最基本的素質修養。古今中外,大凡是有卓越成就的藝術家,都是在德和藝上受到大眾尊敬的。藝術作品首先是精神產品,對于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有著很重要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在教化人、熏陶人方面非常重要。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必須奉獻給社會優秀的藝術品 ,這種優秀作品首先必須是具有真善美的思想境界。如果一個藝術家沒有社會責任,沒有對社會進步的擔當精神,沒有服務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沒有健康積極的審美情趣,他根本就創作不出好的作品。

著名畫家潘文良
以前聽一位名畫家說過,畫畫,拼到最后,拼的是人品。當時有點不甚理解。后來在圈里混的時間長看得多了,慢慢理解了這句話的真諦。尤其對于出名要早的畫家(暫且稱之為畫家),總是在自己作品前冠以中國第一世界第一天下第一,可能還有宇宙第一,其急切心情可見一斑。但作品會說話,無聲地露了怯,出賣了對它評價極高的主人。與愛屋吉屋相反,看到的人會因為這個不實的自我評價進而看低作者及作品,結果是事與愿違得不償失。當然,沒有好的道德觀念也是不可能在作品中脫穎而出在藝術領域站上一定的高度的。畫家是這樣,其他類藝術家莫不如是。一個演員犯事毀掉其參演的作品,尤其信息時代,道德言行稍有不慎就會被各大媒體封殺。道德社會沒有了你的立足之地,還談什么藝術呢?道德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根本,不論藝術家還是普通人。



通常在人們看來,藝術是高大上的,藝術家也應是很高尚的。的確,有很多的藝術家,不僅藝術造詣深厚,才華出眾,創作出為人喜聞樂見膾炙人口的藝術作品,而且注重個人修養,舉止端正,品行高潔。這樣的藝術家深受人們尊敬,被人們譽為“德藝雙馨”。然而,也有一些藝術家,才學卓著,專業一流,在藝術創作上取得了不俗成就,甚至獨領風騷獨樹一幟獨占鰲頭,成為某一藝術領域的藝術大師和領軍人物。但是,德不配藝,人品很難令人稱道,甚至有的生活放浪,玩世不恭,戲弄人生。這樣的藝術家,作品為人稱道,人品令人遺憾。
潘文良作品欣賞:


比如廣為人知的抽象主義油畫藝術大師畢加索,才華卓著而勤奮異常,一生創作了油畫、版畫、雕塑、素描等藝術作品37000余件,數量之巨堪稱世界之最,精品之多亦世所罕見。在現代繪畫藝術領域堪稱一絕,令人高山仰止。但是畢加索在生活中卻是放浪不羈,他一生中重要的六個女人(妻子或情人)都是始亂終棄,留下很多讓人詬病的傳聞。還有一個叫莫迪里安尼的油畫大家,畫技絕倫,畫風洗練,獨樹一幟,創作出《側臥的裸女》等令人叫絕的作品。但是,莫迪里阿尼同樣是生活放浪形骸,酗酒、找女人,令人唏噓。由此可見,藝術家的道德水平與其可能達到的藝術高度并非是成正比的,二者之間也不存在。
潘文良作品欣賞:


但作為有一些成就的藝術家,本應具備優良的道德品質,以自己的形象和作品去感動人,激勵人,給人們創作優質的有高度的藝術作品,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和鑒賞力。藝術創作者的道德品行已經墮落,低下到空前無恥,遭人唾罵,相信很難再創作出有高度的作品。作品是由人去創作的,當人都出現了問題,還想創作出有思想藝術高度的作品,一定會受到嚴重削弱。
同時,其創作的作品,也難以被接受。當然,生活工作方面出現某些屬于道德范疇的小問題,對藝術創作不會產生重大問題,大影響。藝術家創作的作品,應該是思想性、藝術性并成的優質藝術品,在人們欣賞審美過程中,享受愉悅,受到教益。打鐵還需自身硬,藝術家要想繼續創作出更優質,更有意義和高度的作品,加強道德修養,勇于承擔責任,是重要的后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