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1899年~1983年)別號大千居士。四川省內(nèi)江市人。國畫家。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繪畫、書法、篆刻、詩詞無所不通。早期研習古人書畫,后旅居海外,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畫風工寫結合,晚期重彩、水墨融為一體,開創(chuàng)了潑墨潑彩的新風格。上世紀30年代曾兩度執(zhí)教于南京大學(時稱中央大學),擔任藝術系教授。他在亞、歐、美舉辦了大量畫展,蜚聲國際,被譽為“當今最負盛名之國畫大師”,仿古畫作可以亂真,“騙”過不少鑒別大師。徐悲鴻說過:“張大千,五百年來第一人。”

張大千30歲以前的畫風“清新俊逸”,50歲則趨于“瑰麗雄奇”,60歲以后達到“蒼深淵穆”之境,80歲后筆墨更為簡淡,并獨創(chuàng)出潑墨山水畫,奇?zhèn)ス妍悾溥^程大致為:先以墨筆略勾大形,然后或?qū)嬹言诩埳希贊娔珴姴省F錆姺ń片F(xiàn)代西方繪畫的自動技法,用手牽動畫紙或畫板,使墨彩漫然自流,以形成某種偶然效果,再憑感覺注水或加濃顏色,或用筆添補房屋、山腳、枝干或人物,造成半抽象的、墨彩交輝的境界與情調(diào),增強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畫幅的整體效果。
張大千書畫價格近年成交紀錄:

北京保利2016秋拍“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夜場”在北京四季酒店舉槌,拍品總數(shù)111件,其中,張大千《瑞士雪山》以咨詢價形式上拍,8000萬元起拍,1.43億元落槌,成交價1.6445億元。

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香港蘇富比2016春拍“中國書畫”專場上,估價高達5000萬至6500萬港元的張大千《桃源圖》,以3000萬港元起拍,最終以2.4億港元落槌,加上傭金共計2.7億港元,創(chuàng)造了張大千作品的拍賣紀錄。
接下來重點推薦的這件藏品是大千中晚年的作品-花鳥四條屏,張大千所繪花鳥、走獸,早年主要師法陳淳、徐渭、石濤和八大山人,題材多樣。技法上勾勒、寫意兼而有之。在行筆節(jié)奏和墨色處理上多添新意,并運用自如。他筆下之木本花卉的枝干柔中蘊剛,用墨華滋多變,敷色清嫩鮮活,意境閑逸。

張大千的花鳥畫,刻意揚棄清末明初那種狂狷不羈的超逸風氣,寧愿在優(yōu)雅中求清逸,既不失院體的工整凝練,又有粗筆寫意的畫風。“含蓄的筆勢,絕棄風華,溫靜的墨意,精煉于骨,淡雅而質(zhì)樸”,展現(xiàn)出凝氣聚古的典雅特色。無論前期的內(nèi)斂、優(yōu)雅,還是后期一空依傍的灑脫豪邁,張大千的花鳥畫始終立基于傳統(tǒng),竭力在步步為營中走出自己的方向,就這么一小步,形成傳統(tǒng)的一大步。

張大千的花鳥畫起初走寫意路線,八大、華嵒均為其學習的對象。自20世紀30年代中期開始,漸學北宋人的工筆院體,同時也從觀察寫生入手。40年代初期,大千在敦煌臨摹壁畫,這在一定程度上亦影響了其花鳥畫,逐漸形成了宋代院體以來未見的瑰麗風格。



從大千離開敦煌,回到青城、成都,直至1949年底離開中國大陸,這段時期是其工筆花鳥畫的巔峰時期,不僅筆墨純熟,且格調(diào)高雅,此四條屏便為大千在這一時期的佳作。李迪的工筆花鳥畫構思巧妙,細致入微,大千可謂頗得其意。畫面上,枯枝翠竹相映生輝,雀鳥獨立枝頭,構圖疏空,意境清幽。竹枝、翠竹以及雀鳥的描繪均帶有裝飾性,但仍不失優(yōu)雅的書卷氣和唯美的情趣,大千既在筆墨和設色上得古人精華,又以獨特的審視角度賦予物象新的生命。構圖前后掩映,妥帖適當,清新淡雅,構圖借邊起勢。花蝶沿用了宋人院派的寫生技法,精心勾勒了每一個枝葉和花苞,雖層層渲染,但仍顏色通透,艷而不俗。其刻畫之精之妙,早已躍出宋人之上矣。實為一件難得佳作。增值空間、收藏價值極高,詳情可咨詢國枰拍賣有限公司深圳龍華分公司!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