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末釉是我國古代鐵結晶釉中重要的品種之一,屬高溫黃釉,經高溫還原焰燒成。茶葉末釉始燒于唐代,當時的耀州窯曾大量燒制,唐時耀州窯,燒制了大量的茶葉末釉,上佳者,近于清代官窯。唐之后,雖然茶葉末釉并未銷聲匿跡。但似乎已淪為一種副產品,甚至是殘次品是一種工藝上的失敗。這種失敗一直延續,直到清代,瓷業翹楚景德鎮燒造出了上好的茶葉末釉,將茶葉末釉扶上名貴色釉的舞臺。搖身一變,成為宮庭秘釉,僅供皇室珍賞。對茶葉末釉的稱贊最廣為流傳的。

這件茶葉末釉卷缸器型獨特,整體造型古穆沉雄,極具古意,保存完好,做工非常精細,胎底細膩,釉呈失透的黃綠色,釉色黃綠摻雜似茶葉細末,綠者稱茶,黃者稱末,茶末兼有。古樸清麗,耐人尋味,為乾隆時期的佳作,極具收藏價值。古人贊譽:“茶葉末,黃雜綠色,嬌嫩而不俗,艷于花,美如玉,最美目。”


此件底款為“大清乾隆年製“的《茶葉末釉卷缸》,將在我們國枰杭州場拍賣會亮相,清代茶葉末釉制品多為景德鎮官窯所燒,傳世品中,以雍正和乾隆時期最為多見,并以乾隆時的燒制最為成功。雍正時制品多偏黃,有茶無末,稱"鱔魚皮"。乾隆時則茶末兼有,最為完美,這件瓷器則是乾隆時期的佳作,升值空間極高,為瓷器收藏愛好者的首選。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