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該新版年譜是在舊版年譜的基礎上補充而成。
該新版年譜增加了“2009至2012”最后四年的全部內容。
?在各年份還增補了“讀書要目”“札記選”“日記選”等內容。
是全面了解、系統研究王敬恒先生生平及繪畫藝術的重要參考文獻。
【注】:舊版年譜見《王敬恒談藝錄》中之“年譜”
1927年 戊辰 1歲
A.12月10日(陰歷十一月十七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書院街一商人家庭,原名王德壽,又名王敬恒,字易,號季之。敬恒者:守常也。易者:生生也。《易經》云“生生之謂易,日新之為盛德。”言其不斷向前也。
B.使用過的字號有:子壽、子康、王畏、厲鐵、王山、王弘、王洪、德三、壽叔、高恕、近衛、敬衛、近衡、晉衡、高原、高恕、敬庵、寒江、季之王易、秋桐、孤桐、秋原、映碧、晚翠、阿季、阿壽、 壽叔 壽者、隆興居士等。
C.使用過的齋號有:積沙書屋、蓮花池、錦里東隅、蒼莽書窟、蒼莽室、懷鳳齋、懷鳳室、鳳去室、臥雨室、思鳳樓閣、紅豆軒、春雨樓、秋水軒、二樹書堂、槐堂、易堂、韌齋、鳥巢、無知齋、潛心齋、動動齋、耕心草堂、寫心書屋、所思堂、敬齋、存敬齋、心齋、存齋、存心齋、瓜芝齋、去疾齋、希去疾齋、斷腿齋、恒易齋、生生齋、隆興居等。
D.父:王章甫(1889—1954)成都人,祖父在天福街開酒肆。后家道衰落,17歲赴重慶經商,后在成都開德昌錢莊。1933年在江西景德鎮開造碗廠。1935年赴上海,經營川貝、蟲草、茶葉等。閑暇喜讀書,為成都五老七賢之一徐炯弟子,在灌縣有360畝土地。1954年春病逝。
E.母:高助章,家庭婦女,1950年肺病逝世大弟:王德林,中共黨員,復員軍人,四川化工廠武裝部工作。 F.二弟:王德忠。
G.妹:王德秀,山東氣象局工作。 H.第一任妻:向季純,解放前為學生,后因心臟病,未工作,1976年2月26日病逝。
I.第二任妻:葛鳳珍。
J.子女四人: 王可大、王可敬、王韌、王馳。
1929年 己巳 3歲
.在成都居住,多病。
1930年 庚午 4歲
是年,右腿被開水燙傷,患紅眼病和中耳炎,時常疼得在地上打滾兒。
1931年 辛未 5歲
A.習字,誦《三字經》、《增廣賢文》。
B.讀教會幼兒園。
1933年 癸酉 7歲
搬到總府街,與母親生活,就讀于總府小學。
1935年 乙亥 9歲
A.其父赴上海經商。
B.是年,搬到康莊街,未讀書,
C.閑暇讀《大學》、《孟子》、《古文觀止》等書。
1937年 丁丑 11歲
A.7月7日,發生蘆溝橋事件,中國人民英勇的八年抗日戰爭由此開始。
B.11月20日,上海淪陷,國民政府通告中外,遷都重慶,繼續抗戰。
C.是年,搬到東二巷,就讀于廣益小學,讀四年級。
D.其父在金泉街修住房和商鋪。
E.讀《明清散文選》。先生在該書內頁題:
“好習慣之不能養成,舊習慣之不能革除,多因輕心而怠惰與督之之不嚴。人類乃生物,因為惰性定律所支配,青年人因缺乏刺激或對刺激漠然視之而不能自振發,以至垂老無成者何可勝數。人因常飲酒而成醉漢。常修養德性而成圣賢,常操一種工作而成專家。無論所執之業為工程科學藝術。乃其繼續許多小時之工作的總成績而已。故少年人不必急于知道其所學之學術將來如何成就,只須具有信心,每時盡心工作努力□進。最后的結果自會呈現其前,終有一日,彼必成為其時之杰出之權威。因其在每日之沉寂工作里積漸增加,其料理專門事件之判斷與操作的能力 而不為他人剝奪而去也,由是言之,我們各人□□····與災難禍患,皆為各人所自招,不可怨天尤人、不負責任也。書1935年日記中語,以自勉勵。敬恒。”
1938年 戊寅 12歲
A.11月8日,日機18架首次空襲成都。
B.搬到金泉街,讀宏濟小學。
C.讀書要目: 《三國演義》、《小五義》、《續小五義》、《曾國藩家書》、《本草綱目》、《紅樓夢》、《新青牛》《良友》、《故宮周刊》等圖書期刊。
1939年 已卯 13歲
A.7月,日軍重點空襲成都,寄居美術老師張暉處。其父要求寫好小楷,打好算盤,故臨顏真卿《勤禮碑》、趙子昂《道德經》。閑暇幫張老師磨顏料、勾輪廓、填顏色,此為先生第一次接觸繪畫,約四個月,曾繪寫意山水圖一幅、沒骨花卉圖二幅。
B.冬,在華陽縣中學讀書,多病。
C.讀《純粹理性批判》康德著 胡仁源 譯/釋印光《印光大師文抄》
1940年 庚辰 14歲
是年,讀華陽中學。
1941年 辛巳 15歲
A.7月,日軍重點空襲成都,寄居美術老師張暉處。其父要求寫好小楷,打好算盤,故臨顏真卿《勤禮碑》、趙子昂《道德經》。閑暇幫張老師磨顏料、勾輪廓、填顏色,此為先生第一次接觸繪畫,約四個月,曾繪寫意山水圖一幅、沒骨花卉圖二幅。
注1:張暉(1880—1967)字霞村,成都人,曾任成都女子學校美術教師,1956年被聘為四川省文史館館員,為成都國畫組成員。為人忠厚,勤奮好學,曾磨穿數方硯臺。畫風多樣,白描人物、青綠山水、沒骨花卉無一不能,描繪工整,設色淡雅,擅小寫意花卉。生平載《成都美術志》。
注2:關于先生在張暉處學畫的準確時間,除1941年說,還有1944年說。在1971年10月8日成都市紅專東路轄區學校教職工登記表中先生填作:“1944—1945年在張霞村處讀書兼學習國畫。”
B.冬,在華陽縣中學讀書,多病。
1942年 壬午 16歲
A.在華陽縣中學讀書,因生病,未參加考試,未升學。
B.讀書要目:
《米開朗其羅傳》、《貝多芬傳》、《天方夜潭》、《一千零一夜》《西廂記》《曾國藩評傳》《卑斯麥傳》等書。
1943年 癸未 17歲
A.在實用中級補習學校讀書。
B.讀書要目: 《詞學研究法》、《希臘漫話》、《新編中國文字學大綱參考書》。
1944年 甲申 18歲
A.是年,在成都,應母親要求,抄寫《不可思議解脫佛國品第一》。
B.讀書要目 張君勱《法國崩潰日記》、張世釗《邏輯指要》和科培爾《哲學要領》等書。
1945年 乙酉 19歲
A.秋,生病,在家讀書。
B.12月,參觀“張暉畫展”。
C.讀書要目:
羅貫中《三國演義》/曹雪芹《紅樓夢》/吳承恩《西游記》/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高觀如居士《大乘佛教概述》/厄森文《小說短篇分析》/王斯睿《慎自校正》/楊筠如<荀子研究>/黃菩生《社會進化史》/金毓黻《中國史學史》/嵇文甫《晚明思想論》/方東美 《科學哲學與人生》/
1946年 丙戌 20歲
A.春,在補習學校讀書。其父主張經商,不支持升學,故常去華西大學旁聽,崇拜曾國藩,喜讀梁漱溟、熊十力、張東蓀著作。
B.9—12月,在成都市勝利東路82號一家顏料店當店員。
C.11月12日,四川省教育局舉辦“故宮書畫藏品展”。展出東晉至清代書畫名家作品一百幅。
D.先生隨父參觀二次,對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夏圭《長江萬里圖》記憶尤深。
E.讀書要目:
《文史通義章寶齋/姜蘊剛《 歷史藝術論》/孟太格《認識之方法》/斯勃格《文化形態學研究》/金毓黻《中國史學史》/菲希德《菲希德講演全集》/沙爾非米尼《史學家與科學家》/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培根《崇學論》/恩格斯《反杜林論》/ 1947年 丁亥 21歲 A.2—7月,在成都市勝利東路82號一家顏料店當店員。 B.8月,在成都市天福街48號乾泰藥材鋪當店員,正式磕頭拜師。經理陳文安為先生父親摯友,其父也是股東,至1950年2月。 C.讀書要目 拉斯基《政治典范》/蘇淵雷《宋平子評傳》/馮友蘭《新知言》/馮友蘭《新世訓》/馮友蘭新事論》/楊樹達《論語古義》/馮友蘭《新原人》/熊十力《新唯識論》/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陳定閎《世界著名社會學家之生平及其學說》/羅素《權力》/
E.“在近代英國人當中羅素無疑對我影響很大,他的《讚閑》和《權力》兩書對我青年時期思想產生影響,常常被他文章的機智和一種新發現緊緊抓住。更主要是能引導我去認識哲學問題。”《王敬恒談藝錄》(104頁)
1948年 戊子 22歲
A.在乾泰藥鋪工作。
B.讀書要目
《東方雜志》(第二十七卷,美術專刊第一號)/朱光潛《致青年十二封信》/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朗格 《朗格唯物論史》/康福斯《科學與唯心主義的對立》/王士禛《香祖筆記》/梁啟超《中國古代學術思想變遷史》/茅盾《現代翻譯小說選》/耶方斯《名學淺說》/J Y Fichte 著《人的天職》/吳恩裕《馬克思的政治思想》/Pigou A C 著《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
C.《東方雜志》(中國美術號,第二十七卷,第一號)先生分別于1948、1968、2002年精讀此書,寫生觀念、樹石畫法受此書影響頗深。批注選:(批注后頁碼為原書頁碼)
【1】“造化在我是自我高揚的集中表現。”(5頁)
【2】“氣韻生動當著重從生字去理解,即有生命,生機勃勃是也。”(9頁)
【3】“畫表現人格、生命也,物我相忘也。”(10頁)
【4】“此點甚精辟,要特別注意去理解。”(嬰行原文:凡寫暴風,非內感樹木震撼家屋傾倒的威力不能執筆。)(10頁)
【5】“氣韻生動是作畫時的根本精神。”(15頁)
【6】“畫樹枝不應繁,但簡而能表示樹的茂密技當為上。此余法孜孜所求也。”(147頁)
【7】“大家萬筆千筆無一筆懈,無一筆不含精氣。”(148頁)
【8】“余點,漫不經意,當師仲圭謹嚴。”(149頁)
【9】“著色畫,皴法宜少,多則顯臟。”(151頁)
【10】“不作巧取豪奪之態,不作草率欺人之想,乃作畫基本。”(151頁)
1949年 己丑 23歲
A.10月1日,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
B.12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成都市。
C.12月30日,購熊十力《讀經示要》(南方商務印書館出版)。
D.是年,在乾泰藥鋪工作。經自由戀愛,與向季純結婚。
E.讀書要目: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金岳霖《論道》/王守仁《王文成公全書》/FrankThilly著《希臘哲學》/陳之佛等 編《西洋繪畫史話》/全祖望 撰《鮚埼亭集》(二)/嚴復《嚴幾道與熊純如書札節錄》/任二北《詞學研究法》/
1950年 庚寅 24歲
A.2月,在乾泰藥鋪工作。
B.3月,西南軍政委員會頒布《西南區減租暫行條例》,至1951年4月減租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果。
C.4月,赴綿陽、廣元等地,前后約十五天。
D.夏,賣花布、水果、花生。曾計劃在致民路購二畝田地,讀書、種菜,后因朋友勸告放棄。閑暇喜讀政治類圖書,常在南河茶館談論時事。其父為蜀豐藥材公司董事長,每月資助先生一家二十元。
E.12月14日,購《倫理學研究》(下冊)(F.H.Bradley原著,謝幼偉譯述,賀麟校閱,中國哲學會西洋哲學名著委員會主編,商務印書館,民國三十五年八月初版)。內頁題“吾生有事。王畏。”背后題“公元1950年12月14日寫。虞?唯物論風行之時代,而購讀唯心論之書,不有失時之懱乎。敬恒。3000人(民)幣。”
F.是年,母親因肺病逝世。
G.讀書要目:
尼采 《看哪,這人》/尼采《札拉圖士特拉如是說》/傅更生《中國文學舉隅》/沈有乾《現代邏輯》/沈延國《記章太炎先生》/黃建中《比較倫理學》/吳恩裕《唯物史觀精義》/F.H.Bradley著 《倫理學研究》上、下/摩根《突創進化論》/E.Caird著 《黑格爾》/
1951年 辛卯 25歲
A.3月10日,購《黑格爾》,內頁題“王敬恒讀書。一九五零、三、十日夜青年路舊書販手。”
B.春,在私立錦官驛小學當老師。
C.夏,與戴永剛相識,常在南河茶館聊天,后感時光流逝,遂作《贈戴永剛》詩。文曰“一生重年少,雞鳴好弦歌。參天拔地志,且沒等閑過。時日速如電,庸庸易蹉跎。馳驅尤當快,何況返顧荷。勿遺日憔悴,惜游去以多。面臨十字道,去路將如何。”
D.秋,在芷泉街辦事處工作。
E.是年底至1952年秋,成都市文化、教育界開展思想改造和組織清理工作。
F.讀書要目:
黃梨洲《重編明儒學案》上下/柏拉圖 《柏拉圖巴曼尼得斯篇 》/瓦因斯坦《辯證法全程》/徐志摩《徐志摩文集》/胡適《嘗試集》/沈從文作品/《黑格爾》E.Caird著 賀麟 譯 /
1952年 壬辰 26歲
A.1月26日,全國開展“五反”運動。先生和父親商量后,將多處房產捐給政府,支援新中國建設。
B.7月1日,成渝鐵路建成通車。
C.是年,到大安街小學當老師,直至退休。
D.讀書要目: 四愿齋主 編《增訂歷代名人家書》/里爾克《羅丹》/柏拉圖《柏拉圖對話六種》/
E.《羅丹》內頁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任重而道遠。” “王奮購,52年夜。”
1953年 癸巳 27歲
A.是年,其父再婚,娶安氏。
B.讀書要目: 列寧《唯物論與經驗批判論》/章實齋《文史通義》
1954年 甲午 28歲
A.其父病逝,享年64歲。
B.搬至黃傘巷44號居住。
C.是年,將家中舊藏的皮燈影一套交與蓮花池派出所。
D.讀書要目:
巴人《文學論稿》/列寧 《哲學筆記之一: 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庫普林《決斗》/羅素《贊閑》/ 1955年 乙未 29歲 A.春,為填寫表格,拍攝正面標準照。 B.購得齊白石紫藤圖。 C.讀書要目: 胡風《胡風對文藝問題的意見》/胡繩 《怎樣搞通思想方法》/郭沫若、王若水等著 《胡適思想批判》(第一、二輯)/埃杰窩斯《剝削世家》/黃紹湘《美國簡明史》/
1956年 丙申 30歲
A.4月28日,毛澤東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為了更好地建設新中國,先生在此次運動中,真誠為黨提意見。
B.讀書要目:
賀昌群《魏晉清談思想初論》/李廣田《詩的藝術》/費爾巴哈《宗教的本質》/柏格森《物質與記憶》/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威廉·詹姆斯《論情緒》《思想流》/恩格斯《反杜林論》/
1957年 丁酉 31歲
A.6月6日,全國開展大規模的反右運動。先生在此次運動中,受到迫害。
B.秋,受反右運動影響,加之妻子身體虛弱,兒女眾多,開始變賣部分圖書、家具,補貼生活。
C.讀書要目:
拉爾金《馬克思派社會主義》/《荀子》下/西塞羅《西塞羅文錄》/《哲學叢刊》1957第1期/費爾巴哈《宗教本質講演錄》/
1958年 戊戌 32歲
A.4月13日,白天參加全市趕麻雀活動,晚參加教師大會,抄大字報六張,
B.4月14日,全天工作,晚寫大字報。
C.4月15日,下午在茶鋪喝茶,晚閱羅素《心之分析》。
D.4月18日,上午帶領學生打掃衛生,晚讀普列漢諾夫《一元論歷史》。
E.4月19日,全市放煙幕彈滅蚊蠅,作新詩一首歌頌之。
F.4月24日,帶領理發組為人民服務,晚讀黑格爾著作。
G.7月1日,《紅旗》首次提出“人民公社”的名稱。
H.8月17日,北戴河會議掀起“大躍進”高潮。對流行的瞎指揮,浮夸風,畝產萬斤,先生十分反感。
I.冬,購熊十力《原儒》(龍門聯合書局,1956年12月第一版,上、下二冊,定價五元),放棄同等價格的張大千《石榴圖》
J.是年,成都市開展大規模拆城墻運動。先生在拆磚工作中,遇四川大學魏時珍教授。
K.讀書要目:
羅素《心之分析》/普列漢諾夫《論一元論歷史觀之發展》/馬克斯《黑格爾辯證法及哲學》/《唯物歷史一元論》/熊十力 《原儒》上、下/列寧《黑格爾“哲學史講義”一書摘要》/游國恩《楚辭論文集》/亞里士多德《范疇篇 解釋篇》/《哲學叢刊》1958第1、2期/
1959年 己亥 33歲
. 讀書要目:
黑格爾 《哲學史講演錄》第1-4卷/黑格爾《歷史哲學》/克羅齊《黑格爾哲學中的活東西和死東西》/莫里哀《可笑的女才子(附:打出來的醫生)》/費爾巴哈《未來哲學原理》/費爾巴哈《關于哲學改造的臨時綱要》/呂思勉《經子解題》/阿維洛娃等 著《回憶中的契科夫》/胡適《哲學史大綱》/摩爾根《古代社會》/ 1960年 庚子 34歲 A.1月,赴南郊公園,參觀四川省群眾藝術館舉辦的“李可染水墨寫生畫展”。 B.讀書要目: 笛卡爾《哲學原理》/柏格森《時間與自由意志》/斯賓諾莎《知性改進論》/亞里斯多德《形而上學》/H.C.波波夫《判斷》/赫爾岑《科學中華而不實的作風》/巴庫拉杰《論馬克思哲學觀點的形成問題》/弗培根《新大西島》/羅素 《哲學問題》/羅素《權力,一種新的社會分析》/
1961年 辛丑 35歲
A.12月,赴人民公園,參觀“中國古代繪畫展”。
B.讀書要目:
魯迅《墳》/《魯迅書信》/羅素《哲學問題》/朱熹《二程語錄》/《列寧選集第二卷》/《論語疏證》/《古書讀校法》/
1962年 壬寅 36歲
A.春,購康有為《廣藝舟雙輯》,研究執筆方法達半年之久。
B.夏,先生以為今日之環境難以實現政治救國理想,乃立志畢生從事繪畫。從《芥子園畫譜》入手,先花卉,后山水,臨惲壽平、任伯年、吳昌碩、沈周、龔賢、吳鎮、夏圭等名家印刷品。閑暇讀伍蠡甫《山水畫論》、胡佩衡《山水畫入門》,研究黃賓虹墨法。
C.7月21日,購《宋拓石門頌》(上海有正書局,民國石印本,清道人藏原拓),內頁題跋,文曰“壬寅七月,晉衡意欲學書,購此。細審有味,欣然也。二十一日志。”
D.12月,購《龔賢山水冊頁》(民國珂羅版),觀賞多遍,作長跋,文曰“龔半千是清代畫家中我最佩服的一個。他的畫受他的前輩沈周影響很深,可以說一見他的畫,便使人聯想到沈周。事實上半千對沈周是很推崇的,稱沈周為畫苑巨?山,他認為沈周是筆健墨豐。在這一點上,他確是學到了沈周的。我不自量以石田為私淑先生,因此對半千更有一番感情,我愛沈周,也愛半千,吾師也。壬寅臘月。”
E.12月,參觀四川省文化局美術工作室主辦的“馮灌父、吳一峰、伍瘦梅、周倫園、陳子莊五人畫展”。
F.冬,題《沈周滄洲趣圖卷》,文曰“沈周此幅看似粗率,其實處處見其筆力,無茍且處,非近人徒靠染抹之功也,當認真師之。余近連得白石翁作品三冊,豈乃天假余私淑石田先生也。壬寅冬初深夜。晉衡記。”
G.“1962年,我看到書店在賣《沈周滄洲趣圖卷》,我覺得他筆力好,就買來臨。臨了三本,反復地臨,體會沈周的用筆。”《王敬恒談藝錄》147頁)
H.冬,題《初拓朱岱林志》(中華書局,民國廿三年八月再版),文曰“觀朱君山碑如白云出岫,舒卷窈窕,令人神往。晉衡記。壬寅冬。”
I.冬,購《華秋岳畫集》(民國珂羅版),內頁有題字,文曰“華秋岳畫集。壬寅冬得。”
J.冬,繪《山水花卉冊頁》一套,紙本,水墨設色,縱25厘米,橫37厘米,現存七頁,其中山水三張,花卉四張。2008年11月2日重題,文曰“此七張畫為早年習作,難為倪永福仁弟不棄,裝裱保存,今見之如遇故人。數十年物換星移,此數張亦幸存者。戊子霜降后記。王易。”
K.讀書要目:
伍蠡甫《山水畫論》、胡佩衡《山水畫入門》。康有為《廣藝舟雙輯》/《芥子園畫譜》/胡佩衡《山水畫入門》/《龔賢山水冊頁》/沈周 繪《滄州趣圖卷》/伍蠡甫《山水畫論》/陳彬龢《中國文字與書法》/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賀麟《文化與人生》/熊十力《十力語要》全4冊/鶴見佑輔 著《思想·山水·人物》/張純一《老子通釋》/《中國民族地理資料選輯》/約德《現代哲學引論》/
1963年 癸卯 37歲
A.2月25日,拍攝全家福。
B.是年春末初夏,開始學書法,“我當嘔心竭血學書法,我相信能學好。”
C.6月12日: 寫《松稿》款署:“松在山水畫中地位很重要,近傅抱石屢言之,余亦認為是,但不好畫,尤其畫大松。學山水者不能回避,當迎上去解決也。六三年六月十二日夜。”
D.臨《芥子園畫譜》之柳絲圖款署:“此學芥子園柳絲,茍且處特多。畫柳絲應棉里藏針。六三年六月十二日夜。”臨《芥子園畫譜》之松圖,款署:“應力戒文人畫之惡習。所謂不求形似之,筆墨游戲也,是頹廢的東西。”
E.臨《芥子園畫譜》之山石圖款署:“余計劃學沈石田用筆,學龔柴丈用墨,學石濤老人構圖,學賓虹先生反反復復重畫。如此者十年,或可稍有成就也。”
F.7月17日,臨《芥子園畫譜》之山石圖,紙本,水墨,縱21厘米,橫31厘米,款署:“余計劃學沈石田用筆,學龔柴丈用墨,學石濤老人構圖,學賓虹先生反反復復重畫。如此者十年,或可稍有成就也。六三年七月十七日。”
G.是年,購熊十力《新唯識論》,內頁題:“一九六三年購買于成都。季之王敬恒藏。”
1964年 甲辰 38歲
A.1月1日,繪《貓圖》第一稿。6月7日,繪《貓圖》正式作品。紙本,水墨設色,款署:“貓不入六禽之數。在古人眼里,貓是一種神秘動物。埃及有貓首人身的神像,名伊路魯士。歐洲人關于貓的神話也不少。我國古時候有所謂:貓聘、貓嫁、迎貓諸名,都表示養貓如養女一樣,可以受聘,從陸放翁詩裹口迎得小貓奴看來,用禮聘貓是江南的風俗。貓的品種很多,據云河北省有種貓名鴛鴦眼者,想來是特別美麗吧。魯迅先生是仇貓的。我對貓過去感情也很壞,近來看了徐悲鴻先生畫的貓很嫵媚,便引起(畫)貓的(沖)動。(此)是第一張稿也,因詳記之。六四年一月一日。晉衛寫于六月七日下午五點三十分。”
B.1月23日,購《宋拓夏承碑》(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十年九月再版)。版權頁有題字,文曰:“王晉衡購。六四年一月廿三日。”
C.注:先生認為“夏承碑奇姿異彩,血肉豐盈,其筆法用之于畫,當甚妙也。”分別于1965、1970、1976、1977、1990、1994年臨習數本。
D.1月23日,購《暉福寺碑》,內頁有題字,文曰:“王晉衡。六四年一月廿三日。”
E.秋,繪《二雞圖》,紙本,水墨設色,縱51厘米,橫39厘米,款署:“六四年秋日寫。此時經濟困窘之極,嗟呼,來日如何,未卜也。”
F.是年:
【1】作《山水圖》,紙本,水墨設色,縱50厘米,橫30厘米,款署:“點染青山已二年,依然不改舊風煙。小腳女人跨慢步,何日才能口山巔。予以畫為口近二年馀,進步太小,有打退堂鼓意。事到中途,畏難不進,此細人也。”
【2】 繪《絲瓜圖》,紙本,水墨設色,縱69。5厘米,橫37厘米,款署:“六四年寫生。王易。”1999年重題“此幅余初學之作也。今見之忽忽三十余年矣。王易識于已卯夏。”
【3】 臨《古人山水圖》,紙本,水墨,縱75厘米,橫67。5厘米,款署:“六四年。近衡。”
【4】書《菊花詩》,紙本,行書,款署:“一年一度菊花開,赤橙黃綠好畫材。此君格調高韜派,沒作暖房牡丹看。六四年題畫菊。”
【5】 題《魏石門銘》,文曰:“餐霞神采絕人煙,古今誰可稱書仙。石門崖下摩遺碣,跨鶴驂鸞欲上天。石門銘體態飛逸,不食人間煙火,書中之仙品也。六四年。衡書。”
【6】 再題《魏石門銘》,文曰:“體態飛逸,餐霞神采。六四。敬恒。”
G.札記:“不能遷就人事彼等,因其對己沒好影響。雖人貴自立,但入鮑魚之肆久,亡其臭,甚可畏。”
H.讀書要目:
沈宗騫《芥舟學畫稿》/《杜甫研究論文集 一輯》/嵇文甫《王船山史論選評》/嚴復 《嚴復詩文選》/許廣平《欣慰的紀念》/《哲學譯叢》1958第1期/王煜 編注《清十一家詞鈔》/
1965年 乙巳 39歲
A.1月31日,繪《壽桃圖》,款署:“師吳昌碩先生筆意。六五年春節前二日。厲鐵。”
B.2月2日,繪《玉蘭圖》,紙本,水墨設色,縱93厘米,橫32厘米,款署:“玉蘭古名木蘭花,春日開,香味濃郁而多白色,偶有紫者,蓋變種云。一九六五年一月一日寫以祝昌盛也。厲鐵畫于蒼莽書窟。”1999年夏重題,文曰“余學畫始于六三四年。初學惲南田,后轉學任伯年。今見似幅,忽忽二十余年矣。滄海桑田,亦幸運事也。已卯夏。王易。” 芳信明珠畫廊藏。
C.春,購《悲庵手扎》(西冷印社,民國二十三年二月再版),署:“厲鐵。一九六五年春日得。”
D.6月7日,繪《貓圖》,紙本,水墨設色,縱69厘米,橫36。5厘米,款署:“一九六五年蒲公節后三日也。王畏寫于燈下。”寫心書屋藏。
E.9月10日,臨《宋拓石門頌》(上海有正書局,石印本,清道人藏原拓),再題,文曰:“六五年九月十日開始臨寫。厲鐵。”
F.是年,題《宋拓夏承碑》(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十年九月再版),文曰:“康有為先生謂夏承非蔡中郎書,乃屬則體確為特識,觀其章法龍蟠鳳舞,縱橫相涉,口口相生,其用筆也。沉著頓挫,筋血俱露,后世為北魏慈香造像能為其繼,至于金冬心、鄭板橋輩較之,便有三日新婦態。王晉衡識。六五年。”
G.札記:“居廊廟不可把自身看大,處草野不可把自身看小。”
H.讀書要目:
辛棄疾《辛稼軒詩文鈔存》/陀思退夫斯基《地下室手記》/劉海粟《中國繪畫上的六法論》/蔡儀《新藝術論》/《悲庵手扎》/ I.《辛稼軒詩文鈔存》書角被燒,屬于先生后來自嘲的“劫后余灰”之一(文革中先生被抄家,所有藏書等被紅衛兵堆到院子里焚燒,趁其吃飯時,先生偷偷搶救了少許。)
1966年 丙午 40歲
A.5月16日,中共中央發出《五一六通知》,標志著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發動。
B.8月18日,“破四舊,立四新”橫掃全國。
C.12月24日,先生抄“街頭讀大字報有感”,款署:“街頭讀大字報有感。六六年十二月廿四日。
【1】群眾運動勢如潮,翻騰澎湃卷波濤。千條萬緒歸一統,偉大紅旗插九宵。
【2】群眾運動勢如潮,蕩滌污泥盡舜光。七億紅心迎朝日,風流人物數今朝。
【3】群眾運動勢如潮,小將上陣走前哨。千鈞棒兒神通大,降魔伏虎修正消。
【4】群眾運動勢如潮,牛首馬面魂魄消。人民自有千重恨,不向黑幫讓分毫。
【5】群眾運動勢如潮,團結多數戒矜驕。長征萬里千重障,雄文四卷要舉高。
【6】群眾運動勢如潮,汪洋巨瀾路一條。去撐私字立公字,防熊驅虎凱歌豪。
【7】群眾運動勢如潮,一浪更比一浪高。千軍萬馬共甘苦,黑文黑紙照天燒。”
D.是年,繪《蘿卜白菜圖》,款署:“六六年寫。王易。”
E.讀書要目:毛澤東《毛主席詩詞》/《西方現代簡史》
F.“我有一本《西方現代簡史》,他們說我看裸體畫,很黃色,拿來批斗。”(《王敬恒談藝錄》144頁)
1967年 丁未 41歲
A.自制朱文方印“五更雞叫”、“木雞”等印. .注:先生早期作品常鈐“王山”、“木雞”、“五更雞叫”,均為先生自制。另外晚期常用印“王易”也為先生自制。
B.春,臨《唐寅花鳥圖》,紙本,水墨設色,縱135厘米,橫24。5厘米,款署:“六七年春雨連朝。仿唐寅畫鳥。王弘記。”
C.秋,繪《菊花圖》,紙本,水墨設色,縱134.5厘米,橫19厘米,款署:“丁未秋日不雨,高原寫常見情景也。”
D.11月18日,書《學畫自述》,款署:“六二年以來,日日醉心書畫,不可以說未全力以赴。但今日視之,進步太小,幼稚、刻板兼而有之。更嚴重者,至今不能畫樓閣、亭榭、人物、狗馬。臨畫多,創畫無,應當更加倍努力耳。六七年十月七日。”
E.12月11日,題《陳師曾畫選》:“師曾先生此冊,余之蒙師也。今能重獲,惜遺失三頁,何幸,好之當珍重愛護。六七年十二月十一日記。劫后重獲口口”
F.12月,繪《牡丹飛蝶圖》,紙本,水墨設色,縱86厘米,橫39厘米,款署:“丁未殘臘高恕寫。”1999年重題,文曰:“此幅為余初學畫之作,忽忽三十余年矣。王易識。”芳信明珠畫廊藏。
G.冬,繪《雄鷹展翅圖》,紙本,水墨設色,縱101厘米,橫44.5厘米,款署:“丁未冬月壽者寫于韌齋。”
H.是年,題《暉福寺碑》,文曰:“神品暉福寺碑。向季純珍藏。六七年夜。”
1968年 戊申 42歲
A.1月,寫《花鳥圖》,款署:“戊申元月,飛雪迎春,寫成此稿,當剪裁之,以少勝多耳。高原記,呵凍。”
B.1月21日,題《汪近人畫冊》(民國珂羅版),文曰:“公元一九六七年。高原藏。丁未殘臘大寒。”
C.2月,繪《飛雪迎春圖》,紙本,水墨設色,縱120厘米,橫34厘米,款署:“戊申元月,飛雪迎春,寫成茲稿,當剪裁之,以少勝多耳。高原記呵凍。”
D.2月25日,繪《花鳥圖》,紙本,水墨設色,縱96.5厘米,橫37.2厘米,款署:“一九六八年元月廿五日夜高原寫于韌齋。”
E.4月1日,臨沈周《滄洲趣圖卷》,紙本,共臨兩張,一為水墨,一為設色,其中設色卷長1216厘米,寬34.7厘米,款署“夏歷戊申春日公元六八年四月一日高原臨寫。”
F.4月1日,臨沈周《滄州趣圖卷》款署:“以水墨求山水形似董巨尚矣. 董巨于山水若倉扁之用藥,蓋得其性而后求其形,則無不易矣. 今之人皆號曰:我學董巨,是求董巨而遺山水.予此卷又非敢夢董巨者也. 后學沈周志。夏歷戊申春日.公元六八年四月一日。高原臨寫。”
G.春,繪《牡丹圖》,紙本,水墨設色,縱53。5厘米,橫37厘米,款署:“戊申初春。高原寫意。”
H.春,繪《老馬圖》,紙本,水墨設色,縱101厘米,橫56.5厘米,款署:“老馬。戊申春。高原。”
I.春,繪《漁婦圖》,紙本,水墨設色,縱104厘米,橫42厘米,款署:“江南一帶水如煙,柳綠桃紅競芳年。船家有女輕輕唱,歌聲直上九重天。戊申春日。高原寫意。”2003年夏重題,文曰:“此幅初學畫不久時作。癸未年記。王易。”
J.夏,繪《雜花圖》,紙本,水墨設色,縱68。5厘米,橫41。5厘米,款署:“據云近人有蔣石鶴者,所畫花卉,用焦墨鉤花,再用濕筆渲染,天然高潔。今試效之,而又有所不盡同者。日后如有緣見蔣石鶴畫,當校正之。戊申初夏。王山記。”
K.夏,繪《雨過圖》,紙本,水墨設色,縱63厘米,橫50厘米,款署:“雨過。戊申初夏。王山寫。” 注:此圖款署“王山”,多用干筆皴擦,風格獨特,在先生作品中極為少見。
L.10月,重臨《魏敬史君碑》
M.讀書要目:
《東方雜志》/《中國的繪畫思想》豐子愷著/《樹石譜》陳小蝶著、《近代畫家概論》沈珊若著/ N.《東方雜志》(第二十七卷第一號)
重點讀《中國美術在現代藝術上的勝利》批注選:
【1】虛幻比重濁可恕。(2頁)
【2】造化在我是自我高揚的集中表現。(5頁)
【3】氣韻生動當著重從生字去理解,即有生命,生機勃勃是也。(9頁)
【4】畫表現人格、生命也,物我相忘也。(10頁)
【5】此點甚精辟,要特別注意去理解。(原文:凡寫暴風,非內感樹木震撼家屋傾倒的威力不能執筆,這是東洋畫到上的古人的戒訓。)(10頁)
【6】氣韻生動是作畫時的根本精神。(15頁)
O.讀《中國的繪畫思想》的批注選:
【1】畫者個性之表示,故接受傳統不等于自然科學者繼續前人功績。而與前人同一點上出發。接受傳統,不應為傳統所束縛也。(68頁)
【2】中國畫以老境為上,但老又易入死,故以生嬌之生者稚幼之謂也。(71頁)
【3】書畫一致論是因骨法用筆而僅得成立的。(76頁)
【4】骨法應堅梗而不固陋,致密、沈著遒勁而柔軟。(77頁)
【5】骨法即筆法,應與外物渾然一體,即物我渾然。(77頁)
P.讀陳小蝶《樹石譜》的批注選:
【1】觀千劍,自識劍。(146頁)
【2】畫樹亦當符合實際生活。(147頁)
【3】畫樹枝不應繁,但簡而能表示樹的茂密技當為上。此余法孜孜所求也。(147頁)
【4】大家萬筆千筆無一筆懈,無一筆不含精氣。(148頁)
【5】朱竹施之山水,別有味。(149頁)
【6】余點,漫不經意,當師仲圭謹嚴。(149頁)
【7】周詳審視,大膽落筆,豈點苔而已。(149頁)
【8】著色畫,皴法宜少,多則顯臟。(151頁)
【9】不作巧取豪奪之態,不作草率欺人之想,乃作畫基本。(151頁)
Q.讀沈珊若《近代畫家概論》的批注選:
【1】畫能有自己的風格,不能為前人家法悶死。(160頁)
【2】用焦墨勾花,再用濕筆渲染,此一格也。值得師法。(161頁)
【3】二十二家中,吳、李、高、趙、胡,五家皆得力于書法而成就都特出。(161頁) 注:先生分別于1948、1968、2002年精讀此書,寫生觀念、樹石畫法受此書影響頗深。批注后頁碼為原書頁碼。
1969年 己酉 43歲
A.1—2月,繪《山水圖》,紙本,水墨設色,縱93厘米,橫45厘米,款署:“平生亦愛沈石田,下筆忽如龔半千。濃蔭滿紙風四面,渾厚華滋入初元。六九年戊申冬月假日。高原寫。”
B.春,繪《群鴨圖》,紙本,水墨設色,縱135厘米,橫40。8厘米,款署:“己酉之春學任伯年畫。高原寫于假日也。”
C.春,繪《紅樹群山圖》,紙本,水墨設色,縱89厘米,橫41厘米,款署:“己酉之春假日揮汗寫。高原。”
D.春,寫《山水圖》,己酉之春假日,揮汗寫。高原 。
E.夏,寫《花鳥圖》,款署:“己酉之夏,王易揮汗寫于竹馬山莊。”
F.夏,繪《積墨山水圖》,紙本,水墨設色,縱136厘米,橫35。5厘米,款署:“畫事以積墨為難,今探索寫茲,仍未得山水厚重華滋之意。已酉初夏。王易寫記。”
G.11月15日,繪《雜花圖》,紙本,水墨設色,縱69厘米,橫50厘米,款署:“得可大評為五好社員喜報后寫此。隨興所之,未計工拙也。乙酉初冬。公元六九年十一月十五日。王易記。”
H.秋,寫《山水圖》,款署:“千年流不盡,六月地長寒。己酉初秋假日,王易寫。”
I.是年:
【1】.寫《水牛圖》,款署:“學畫水牛。一九六九年,阿季。”
【2】重點學習任伯年、龔賢畫作。
【3】 J.讀書要目: 史巖 編《色彩學》/馬克思《哲學的貧困》/龔自珍《龔定盦全集》 上、下/
1970年 庚戌 44歲
A.1月1日,臨《宋拓夏承碑》
B.2月6日,繪《山水圖》,紙本,水墨設色,縱103厘米,橫34。5厘米,款署:“擬石濤法寫之。庚戌初一日。王易。”
C.2月,睹舊物,作序記之,文曰:“這些(是)二十多年前的東西了,翻開一看,不禁想到我過去的生命,過去的思想了。可紀念的二十多年前的生涯啊。我怎么不感慨呢?過去的腳痕,過去的呼吸,在我一生的過程中,這還可紀念的。心血的飛迸,我所以看到了你,還是有留存的意思。一九七零年二月夜。”
D.寫《荷花鳥》,款署:“公元七零年元旦假日,寫于二樹書堂。王易。”
E.讀書要目: 汝龍譯《契科夫小說選集》/倪貽德 編《現代繪畫概觀》/
F.《現代繪畫概觀》眉批:
【1】“野獸主義的理論與中國畫論是接近的。” (原書第18頁)
【2】“高貴的單純,寂靜的偉大,皆為我繪畫追求的目的。回家至少應獲得不□的形式。只是眼和趣味及漠然的知識,不能構成畫面,它必須依據嚴格精湛的技巧。”(原書第26-27頁)
【3】“畢加索精神值得學習,我亦當做永遠的探索者。” (原書第51頁)
1971年 辛亥 45歲
A.3月5日,繪《公社山桃圖》,紙本,水墨設色,縱94厘米,橫39。5厘米,款署:“公社山桃大如斗,社員摘之以釀酒。一食可得千萬壽,躣進歌聲處處有。辛亥三月五日開筆。”
B.夏,繪《春日景色圖》,紙本,水墨設色,縱33厘米,橫35厘米,款署:“辛亥夏寫春日景色。王易記之。”
C.10月8日,填寫成都市紅專東路轄區學校教職工登記表。
D.秋,辦教師證,赴照相館拍正面照。
E.是年:
【1】寫《山水圖》款署:“晴巒遠屋。學大滌子筆意。辛亥,王易。”
【2】 繪《牡丹荔枝圖》,紙本,水墨設色,縱69厘米,橫30厘米,款署:“舊歷辛亥年也。”2002年冬,先生重題,文曰:“吉祥富貴。富者,才富也。貴者,人生可貴也。此七一年作,劉振宇得之舊肆,忽忽三十馀年,見之如對故人。二零零二年冬月。季之王易識。”
F.是年,識陳家銓先生,后成為好友。
G.讀書要目: 章太炎《國故論衡》/osiah Royce著《近代哲學的精神》上、下/
1972年 壬子 46歲
A.3月,陳子莊赴龍泉山寫生,回成都整理成《龍泉寫生冊》,為其代表作。
B.秋,繪《夜來香圖》,紙本,水墨設色,縱69.5厘米,橫35厘米,款署“天寒霜落休輕剪,為有香風滿室熏。壬子年秋暮口人之作燈下,敬庵。”2003年重題:“此三十年(前)作。癸未得見初作,幸甚。王易。”寫心書屋藏。
C.是年,再題《初拓朱岱林志》(中華書局民國廿三八月再版)“朱君山碑開唐人褚體之先河。七二年。王易。”
D.讀書要目:赫胥黎《天演論》
1973年 癸丑 47歲
A.1月,繪《杜鵑花圖》,紙本,水墨設色,縱23厘米,橫31厘米,款署:“壬子殘蠟寫杜鵑花。敬庵。”
B.2月2日,繪《家家都在花叢中圖》,紙本,水墨設色,縱34.8厘米,橫46厘米,款署:“家家都在花叢中。壬子除夕。敬庵。”
C.春,寫《白石筆意花卉》,款署:“癸丑春,學白石筆意。”
D.春,繪《春江水暖圖》,紙本,縱34.5厘米,橫45。5厘米,款署:“春江水暖鴨先知。癸丑之春。敬庵。”
E.夏,寫《花鳥圖》,款署:“癸丑之夏,屋臨西曬 ,汗流如雨,王易寫。”
F.秋,繪《貓頭鷹圖》,紙本,水墨設色,縱31厘米,橫22.5厘米,款署:“癸丑秋寫夜鶯。”
G.秋,繪《指甲花圖》,紙本,水墨設色,縱23厘米,橫26。5厘米,款署:“指甲花開。癸丑之秋寫意。”
H.秋,繪《山水圖》,紙本,水墨設色,縱88厘米,橫47厘米,款署:“癸丑秋寫。敬恒記。”
I.秋,寫《牡丹圖》,款署:“癸丑秋之仲,擬老缶筆意。”
J.11月,經朋友陳家銓介紹,在仁厚街11號,與陳子莊見面。此為先生與石壺第一次見面。
K.12月,第二次拜訪陳子莊,子莊甚歡,即刻寫花卉圖四幅,贈家銓、敬恒各二幅。先生得《紫藤圖》、《牡丹圖》。
L.是年:
【1】寫《石榴圖》,款署:“寫意畫貴一氣呵成。”
【2】寫《花鳥圖》款署:“敗墨劣紙寫此,不稱意,奈何! 王易” 注:當時經濟很差,買紙也不多,一次買二、三張,所以畫得不多,顏色也很珍貴,所以我爭取每一張紙都不浪費。《王敬恒談藝錄》第147頁)晚年先生在札記中寫到此階段情況:“由于經濟條件限制,我用的紙很差,可以說不順手。墨一般。筆也很勉強。我就是勉勉強強表現我的存在。”
M.讀書要目: 約翰.穆勒《公用主義》/康德《宇宙發展史概論》/
1974年 甲寅 48歲
A.1月,寫山水條幅《山水圖》,款署:“癸丑年殘臘,呵凍寫此。季之王易,積沙書屋。”
B.2月,先生建議陳子莊口述生平和藝術思想,后由陳家銓記錄,陳滯冬整理出版。
C.3月,陳子莊在青年路陳家銓寓所制白文方印“敬恒”。
D.4月18日,與陳家銓同游望江公園,歸來繪冊頁一套,二十六開,紙本,水墨設色,縱26厘米,橫17厘米,其中一開款署:“甲寅三月廿六日與一凡兄游望江公園歸來途中所見,寫此記之,以作游念。”芳信明珠畫廊藏。 注:此套冊頁為贈好友,故繪制精美,從中可見先生廣泛學習諸多時賢,如齊白石、吳作人、林風眠等。
E.4月,陳子莊赴金泉街64號回訪,看完先生畫作(共二幅,一為雄鷹圖,一為壽桃圖)后,認為“畫得很好,筆姿大氣,只是有些拘謹。”告誡“畫貴有自我”,此語對先生影響巨大、深遠。
F.夏,陳子莊來訪,繪《石榴小鳥圖》,紙本,水墨設色,款署“為敬恒同志寫意。時在甲寅夏日初伏。下里巴人石壺并記。”此圖又名《鳴幽圖》,著錄于《石壺畫集》(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第31頁。
G.夏,繪《紫藤圖》,紙本,水墨設色,縱134厘米,橫41。5厘米,款署:“甲寅夏寫,時傾盆大雨,屋漏,遷地者三。壽叔記于槐堂。” 芳信明珠畫廊藏。
H.夏,繪《雄鷹圖》,紙本,縱69厘米,橫39。5厘米,款署:“寫少陵詩意。甲寅夏,壽叔”。
I.夏,繪《牡丹圖》,紙本,水墨設色,縱96厘米,橫39厘米,款署:“甲寅年夏乘醉寫之。壽叔。”
J.夏,游龍泉山,歸來繪《龍泉所見圖》,紙本,水墨設色,縱44厘米,橫59厘米,款署:“甲寅之夏冒雨游龍泉諸山,記途中所見。壽叔。”
K.夏,繪《牡丹圖》,紙本,水墨設色,縱68厘米,橫34.5厘米,款署:“甲寅夏季雨后寫于暮色蒼茫時。”
L.夏,繪《菊花圖》,紙本,水墨設色,縱97.5厘米,橫28.5厘米,款署:“寫意畫賦色求厚求潤,不易。甲寅夏記。”
M.夏,寫《秋菊》款署:“寫意畫賦色,求厚、求潤不易。甲寅夏記。”
N.秋,寫長條《桃花》,款署:“甲寅秋后,硯有余墨、筆有殘色寫此。敬庵。燈下記。”
O.11月29日,陳子莊在金泉街,繪《竹林水榭圖》,紙本,水墨設色,縱69厘米,橫44厘米,款署“平淡天真,跡簡而意遠,為不易之境界也。余寫雖未稱意,而心向往之。甲寅十月既望。石壺。”著錄于《石壺畫集》(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第1頁。
P.12月22日,寫《海棠圖》款署:“甲寅冬至,燈下呵凍寫海棠花條幅。書畫同分疏密,體同從疏密求變化。疏患易散,密易促,難布置哉。此空罅硯里余墨,補上此數字。壽叔記。”
Q.12月27日,繪《牡丹圖》,紙本,水墨設色,縱132厘米,橫64厘米,款署:“書畫置陳布勢為難,而置陳布勢以勢先焉。有勢則有氣,有氣則神情具,韻生矣。甲寅年冬月十四日。”
R.札記:“照自己所看見的畫。把前人當拐杖,找自己獨特的藝術手法。 ”
S.讀書要目: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魯迅《朝花夕拾》《野草》/李贄《李贄著作選注》/胡云翼《宋詩研究》/
1975年 乙卯 49歲
A.1月27日,晚與陳家銓討論藝事,甚歡,作《瓶花圖》相贈。
B.3月28日,寫條幅牡丹,款署:“乙卯年春分后七日,聞望江樓有牡丹一株,趕去觀之,花已謝矣,取其姿態寫此。記實。”
C.4月,與陳子莊同游杜甫草堂,觀《杜甫草堂藏畫展》。繪《飛泉高士圖》,紙本,水墨設色,縱100厘米,橫34.7厘米,款署:“學石濤和尚畫,未得神韻,形似耳。一九七五年寫于積沙書屋。季之。”
D.夏,寫《牡丹圖》款署:“余最喜南田畫論言,作畫須有解衣盤礴旁若無人意,然后化機在手,元氣狼藉,不為先匠所拘,而游于法度之外矣。乙卯初夏寫,王易。”
E.夏,繪《紫藤飛鳥圖》,紙本,水墨設色,縱34厘米,橫44厘米,款署:“乙卯年仲夏寫。”
F.夏,繪《亡貓圖》,紙本,水墨設色,縱30。5厘米,橫41厘米,款署:“憶亡貓造。七五年夏。”
G.秋,寫《山水圖》款署:“我畫用筆如用帚,潑墨如雨蛟龍吼。興來不計紙筆貴,一生辛苦何所有?乙卯秋后寫于蓮花池南隅。”
H.12月12日,寫《牡丹圖》款署:“乙卯年冬至前十余日,雪花飛揚,室內凝冰,寫時手腕凍硬。阿壽記于燈下。”
I.12月22日,繪山水,款署:“寫意畫,當求丘壑精深、筆力遒勁、一種郁勃巖逸之氣。乙卯之冬至寫,阿季。”
J.是年:
【1】 繪花鳥一幅,款署:“用廢藥作色。乙卯,季之。”
【2】寫《牽牛花》款署:“我高喊,我祝福——創造、信仰自由!一九七五年,王易。”
【3】 背臨吳昌碩畫
1976年 丙辰 50歲
A.1月30日,寫《荔枝大吉圖》款署:“乙卯除夕寫之,記時也。阿季。”
B.2月,繪花鳥,款署:“道心眾皎潔,傲骨山嶙峋。一點羅浮雪,化為天下春。 擬吳缶翁筆意, 丙辰二月,季之寫。”
C.2月26日,愛妻病故。
D.2月28日,繪《藤花圖》款署:“魂斷香冷,丙辰二月,王易。”
E.3月8日于《齊白石遺作展覽會紀念冊》內頁題:“我的愛妻季純死于一九七六年二月二十六日晚一點四十分,火化于三月一日九時。念及她的生時情影,歷歷如在目前。而今天人一方,只有抱恨終生追悔莫及。孤桐揮淚寫于三月八日。”
F.3月初,陳子莊得知先生事,托陳家銓送冊頁一套,并帶話說“如果不想畫了,就把作品退還給他。如果畫,就留下。”先生十分感動,決定重新拿起筆。2000年7月,先生接受《成都晚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陳子莊給予的影響是精神上的,終生難忘。
G.3月18日,題《吳昌碩畫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59年6月第一次印刷)。文曰“我的季純死于丙辰正月廿七日,即公元七六年二月廿六日夜一點四十分。哀哉。為了紀念我的季純,我當化悲痛為力量,更加努力,以慰她生前對我的希望。一九七六年三月十八日。孤桐。” 注:2008年6月15日,先生言此畫冊為心愛之物,常與夫人同觀,多次臨寫,對先生花卉畫影響深遠,特別是紫藤、牡丹。
H.夏,繪《藤花圖》款署:“丙辰年初夏,季純逝世后百日開筆。秋桐記于燈下。”
I.6月18日,寫《水仙與牡丹圖》,款署:“丙辰年夏至前三日,偶擬吳俊卿先生筆意。秋桐寫。”
J.7月3日,陳子莊逝世于成都。半年之內,先生先后失去賢妻、恩師,十分悲痛。
K.秋,《任伯年仕女圖》,紙本,水墨設色,縱133厘米,橫63厘米,款署:“丙辰秋日杪,背臨任伯年畫。阿季。”
L.秋,在經蒙文敦介紹,在文殊院旁一裁縫店受戒,法號隆興,師父為釋定超。皈依后先生每日誦《心經·金剛經》,學《菩提道次第廣論》。從此養成每日晨誦經持咒祈禱的習慣,即使大病住院、在病床上也背誦默念,數十年未曾間斷。
M.10月6日,中共中央粉碎“四人幫”。
N.是年: 寫《松鶴圖》款署:“任伯年藤花茂密,與他家迥異。至今未能掌握其法,當研究之。”
O.讀書要目:
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廣論》共5冊/王夫之《張子正蒙注》/釋惠能《壇經》/釋印光《印光大師嘉言錄》/龔自珍《龔自珍詩文選注》/《金剛經·心經》合本/
P.《金剛經·心經》為先生日誦課本之一,封面(包皮)題:“人定勝天,斬斷情根,努力藝術!”封底(包皮)題:“緊迫感”。內頁題:“諸佛正法眾中尊,乃至菩提我皈依。以我所修布施等,為利有情愿成佛。”“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
Q.先生格外珍視《菩提道次第廣論》,曾言:“大災難來臨,如果只允許帶一件東西逃命,我就帶這套書。”內頁多先生眉批標注 題有:“隆興讀誦”。
1977年 丁巳 51歲
A.春,寫《紫藤圖》款署:“皎潔心頭佛,翻騰筆底蛟。春風莫著意,我心已寥寥。七七年丁巳,答友人約觀藤花,寫此謝之。 阿季。”
B.初夏,繪《牡丹圖》,紙本,水墨設色,縱131厘米,橫36.5厘米,款署:“一笑牡丹稱富貴,那知無福見梅花。丁巳初夏。季之王易寫。”
C.夏,臨《齊白石白菜肥蝦圖》,紙本,水墨,縱89。5厘米,橫51厘米,款署:“丁巳夏季。季之王易。”
D.秋,羅祥之為先生制白文方印“季之王易”,邊款為“云朗屬為敬恒先生治印,丁巳秋,祥之。”
E.秋,羅祥之為先生制白文方印“敬恒”,邊款為“丁巳秋,祥之書于農村巷之寓廬,時年七十又四矣。”
F.注:羅祥之(1903—1977年)四川省成都市人,早年畢業于北平民國大學法律系,師從齊白石先生,學習篆刻、繪畫達十七年。曾任成都市政府地政科科長。五十年代后,為成都刊刻廠職工。生平載《成都美術志》。
G.秋,寫《夜松孤狼》款署:“掩泣。空相向風塵何所期。 丁巳秋夜,季之寫。”
H.9月27日,寫《桂花鳥雀》款署:“人間哪有無雙樹,相思無盡白了頭。七七年中秋,王易。”
I.10月12日,全國恢復高考制度,形成一股學習熱潮,先生抓緊時間讀書、繪畫。
J.12月,于《宋拓夏承碑》包皮上題:“沉思廿八年中事,思也縱橫,淚也縱橫,深負君心與君情,春來沒個關心夢,自口丁零,自傷丁零,請憐床頭有淚痕。今日大雪,憶去年雪花飄時,妻尚在,笑與我曰:瑞雪!瑞雪!此情此景歷歷猶在,而伊逝世轉眼一年矣,不知伊冥世如何,寂寞否耶。一九七七年十二月記。”
K.是年:寫《玉蘭圖》款署:“畫不知何時更上一層樓也。丁巳王易.” 寫《桃實圖》款署:“觀顏真卿祭侄帖后,悟用筆之法寫此。記于蓮花池寓廬。阿季。”
L.讀書要目: 周安士《安士全書》/高觀如居士《大乘佛教概述》/《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1978年 戊午 52歲
A.3月,寫《松鼠荔枝圖》款署:“戊午年三月,見友人畫荔枝歸來寫之。”
B.春,繪《玉蘭圖》,紙本,水墨,縱133厘米,橫34厘米,款署:“年光又春矣,來日亦何依。仰看唯青云,眠看有遺衣。蕭蕭兩鬢白,搖搖白齒稀。佛龕燈火碧,長坐問太虛。戊午春,余妻逝世三年矣,睹物思人,能不太息。阿季。”
C.5月12日,人民日報刊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D.5月21日,在校閱五月廿一日《人民日報》第六版季羨林《回到歷史中去》和《茨威格的悲劇》。晚聽蒙文敦師講解《菩提道次第廣論》。
E.5月24日,閱陳景潤《怎樣學好數學》一文。晚閱《克羅齊哲學》。
F.5月27日,參觀“實用美術展覽”。
G.5月28日,看望蒙文敦師,遇張大千門人羅新之先生。
H.5月29日記:“感到自己的畫近來無進步,檢查起來畫得少,方法也有問題。今后當抓緊一切時間練習,局部與整幅并重,水墨與彩色并重,山水與花鳥并重。不時也應畫些線描人物,更要堅持日日臨碑、看碑。練習花鳥可隨季節練習。一句話,把整個身心情意用上去。”
I.6月1日,閱莫泊桑短篇小說,借《大風堂藏石濤畫冊》。
J.6月8日, 閱《文學評論》二期(1978年)蔣孔陽《形象思維與藝術構思》一文。
K.7月,寫《牡丹圖》款署:“戊午夏七月,揮汗如雨寫此,時烈日當窗也。阿季,寫于屋鳳去室。”
L.夏,寫《紫藤》款署:“觀白石老人水印畫歸來寫之,阿季于戊午夏日記.”
M.7月22日,赴祠堂街美術社,觀姚石倩《藤花圖》。
N.7月10日記:“人事糾紛日繁,更應審慎行事,萬萬不能交往過多也。不然,余此生當庸碌而終也。晚未抓緊時間利用,亦可惜也。就寢時晚十二點半。”
O.7月13日記:“早晨起床后感到天氣涼爽。到校后不久天氣突變,黑云壓城。不久傾盆大雨,辦公室內數處漏雨。我的座位雖不漏雨,但卻不斷落下泥沙于滿頭滿身,由于急雨的沖刷所致也。雨稍住即放學,我不敢再走便橋,見河水滔滔高漲,怕偶一失足喪身于波浪也。繞道走大橋回家,至黃傘巷口,雨又大起來,只好冒雨回家,一路雷聲隆隆,真是提心吊膽。回家時全身衣服已無干處矣。當我一走進院壩,見寢室窗紙全部被雨沖破,整個屋內除后面外,地板好像剛被刷洗過一樣。再到廚房,情況更為糟糕,可以說幾成澤國。我家房屋真老敗不堪,到非修理不可的地步。但我衣袋也像沖洗過一樣,哪里有錢有力培修,只好聽天由命了。”
P.8月11日,上海《文匯報》發表盧新華小說《傷痕》。
Q.8月12日,購《吳昌碩畫集》。 R.夏,寫《蝸牛牽牛花》款署:“三千大千世界。 戊午夏日雨后, 阿季寫于臥雨室。”
S.秋,寫《野鴨》款署:“戊午秋夜,在鬧聲中寫此。畫畫真不易,想己大成就之難也。王易記。” T.秋,寫《雄鷹》款署:“英雄老去心猶壯,獨立蒼茫有所思。戊午年秋夜,寫于積沙書屋。”
U.秋,寫《花鳥圖》款署:“華光又秋矣,來日亦何依。仰看惟空堂,獨眠有遺衣。蕭蕭兩鬢白,搖搖白齒稀。佛龕燈火碧,長坐向太虛。戊午年秋夜,秋蟲為伴,寂寞寫之。”
V.是年: 寫《蠟燭飛蛾與書》款署:“偉大哉人之生!葆真復持盈,寄語瞢勝者,誰能解此情?錄德人歌德詩補空。阿季寫于鳳去室燈下。” 寫《紫藤》款署:“滿架藤蘿花不開,蜂蝶何必苦相猜。到時花開自會開,不開自由他的權。” 寫《牡丹圖》款署:“為兒女事,月余未動筆硯。今把筆寫此,有筆不從心之感。”
W.札記:
【1】2月7日,此日為春節,在成都市春熙路工藝美術公司旁一寄賣行購得齊白石山水圖四幅,紙本,水墨設色,三尺對開,共一百二十元。分與韓云朗二張,自存二張于1989年以一萬五千元出售。
【2】鑒真和尚五十多歲名滿海內時,不顧辛苦危險、六渡日本傳播佛法的感人事跡,讀后使人振奮。我近來學佛法不甚用心專注,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可恥。自己曾發愿認真學佛法,為何徘徊不前?當猛勇精進。
【3】釋迦佛一切都可舍棄。我卻連一個極普通的東西都要藕斷絲連,未免太可笑、太乏丈夫氣。把情懷寄托在宗教上,把志趣寄托在藝術上。
【4】人謂我孤冷。我以為人不孤冷到極處,不堪與世諧和。
【5】怕停滯不前,怕退步,怕墮入平庸,只有認真讀書。
【6】時間不多,珍惜。戰勝內心的動蕩,要有閉關的精神。
【7】我找了一本《章太炎篆書千字文》來寫。章太炎寫得不算好,但他有一個特點,就是寫得很生,我就取他這個。
X.讀書要目:
惠特曼《草葉集選》/泰戈爾《新月集》/王林瑤等 編著《昆蟲知識》/高爾基《膽怯的人》/《魯迅全集》三、七/謝林《先驗唯心論體系》/《哲學譯叢》1978第1、2合期/《克羅齊哲學述評》/莫迫桑作品/茨威格作品/《太虛講演錄》/《羅丹藝術論》/丹尼爾·笛福《魯賓遜漂流記》/羅曼·羅蘭《約翰·克里斯朵夫》/沈括《夢溪筆談》/維克多·雨果《悲慘世界》/
Y.《草葉集選》,從70年代到90年代先生多次讀此書。封面(包皮)題:“自然界的每一個創造物,藝術則在把這一瞬間的本質鮮明地表現出來。”內頁題:“我最愛的書,季之王易。”
1979年 己未 53歲
A.2月6日記:“我希望上天和我佛慈悲,給我以健康,給我以時間,更適當給我以經濟上的寬裕。我當努力成為繪畫的大師,建立我的自由王國,我希望上天垂憐我而給我以滿足。”
B.2月16日,作品參加成都市教育局在文化公園舉辦的“園丁畫展。”
C.2月25日記:“今日所畫都不滿意,浪費了不少紙,小女兒說:‘你不出街,也要用很多錢。’藝術真是貴族的享受,也只有錢才能培養藝術家。可惜我太窮了,但又想成一個巨匠,真是癡心妄想啊。”
D.3月10日,赴四川省文物商店,觀張大千、潘天壽作品,認為值得學習的地方很多。
E.3月20日記,“我的畫個性太少了,沒畫出我的悲凄憂郁、我的失望和對光明的美好希望,更沒抒寫出我的激情和脈膊的跳躍。我想中國的山水、花鳥畫是能夠表達這些的,只不過我未做到罷了。我之所以沒做到,除技法、修養不足外,更主要是在下筆落墨時,我內心是空虛的,沒有懷著情感和激動去作一點一劃,只是形式,甚至是按著套子去畫。如果這樣,天長日久,功力再深厚也不過是一個畫匠罷了。當認真徹底改變這種狀況才行啊。夜在錦江劇院看川劇《鴛鴦譜》。”
F.3月26日記,“當認真檢查評價我的畫,改正錯誤,堅持我的大方向。美國海明威看不起為金錢而寫作。過去梅花道人(吳鎮)賣不過盛子昭(盛懋),米芾要餓死,藝術家的命運就是如此。不要灰心,堅持努力,我想總有一日社會會承認我。應該學海明威的樣:打不垮!”
G.3月22日,購顏真卿《東方口贊碑》。
H.3月28日:“顏書變化大,前后各有風貌,這一點就值得我學習。最近購了一冊《東方朔畫贊碑》,是顏四十五歲書寫,大氣磅礴氣象偉岸。我當學其氣勢。”
I.春,繪《紫藤二鳥圖》,紙本,水墨設色,縱96厘米,橫34厘米,款署:“己未初春寫。畫以有自己風格為難,當摸索之。阿季。”
J.春,寫花卉一幅,款署:“已未春夜,油燈下。季之王易。”
K.4月,瑞典漢學家馬悅然來成都,在青羊宮觀看先生《水鳥圖》,嘆賞,認為有八大遺風。
L.4月11日,赴八寶街看藤花,花已謝,但藤蘿茂密,繪寫生稿一幅。
M.4月19日:“晚閱《托爾斯泰日記》,要少與人接觸,抓緊時間,用來讀書和思考。在我的后半生,做點有益于人的事。要勇猛精進。”
N.4月21日,購《黃賓虹畫冊》。
O.4月30日,臨《王石谷細筆山水圖》一幅,繪《寫意山水圖》二幅。
P.5月8日,赴四川省展覽館,參觀“上海畫展”。
Q.5月13日,上午購《美術叢刊》第五期,下午再赴四川省展覽館看“上海畫展”。
R.5月16日,在星星橋電影院看“復活”,久久不能入眠。
S.5月18日,劉紹祖來信談拜訪事。 附劉紹祖信函全文:“王老師:你好,我是建設路衛生院的針灸醫生。在上月,我的姐姐和姐夫由瑞典回來探親,在青羊宮見到你畫的一幅水鳥圖,他們非常欣賞你的畫,很想與你認識。由于他們時間安排不過來,所以當時未來找你。我姐夫是瑞典人文科學院副院長,他對畫很感興趣。兩年后,他們還要再回國來。你如愿與他們認識,我們是否先見一見,請你安排一個時間,我來拜訪。不多寫了。此致敬禮。劉紹祖 馬悅然。5、18日”
T.5月27日,劉紹祖來訪,言其姐夫馬悅然很欣賞先生作品。 U.5月3日記,“讀清人劉大櫆《論文偶記》,甚好,已摘抄。當反復學習,用以指導繪畫。繪畫,要抓緊研究和學習,每月除臨摹外,更應抽出一定時間來進行創作。山水和花卉要并重不可偏廢。書法一道余留心已有年,但進步不大。可能是看碑少、揣摹少之故。”
V.5月23日:“很久沒習字了,時間浪費在閑淡瑣事中,太可惜了。我的畫現在看來高出一般人,但距離高大的成就還很遠,達到吳、齊、黃的水平了嗎?差距還很大。個人的筆墨風格、構圖特點、表現風格都還未形成。當努力抓緊一切時間來鑄造自己,不要看重周圍人的評議,追求一時榮耀,惟求自己心安。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W.6月18日:“在這二十天中,我沒很好利用,瞌睡太多,表現太軟弱,沒有和疾病作堅強斗爭。想到拿破侖全身是病,吃得很少,睡得也很少,但每天工作都在十八小時以上,我真感到慚愧。” X.6月19日記,“上午畫一幅,下午到星橋電影院看《卓別林的舞臺生涯》,甚好。對我的啟示是:藝術要有想象力,想別人所不想,別人所不屑想,別人所不敢想。但重要的是有豐富的感情,不是虛偽的,是真實的。 ” Y.夏,寫斗方山水,款署:“己未初夏,映碧寫。”
Z.夏,繪《牡丹圖》,紙本,水墨設色,縱94.5厘米,橫38厘米,款署:“畫以雄渾樸茂為難。余心(向)往之。乙未夏夜。敬恒王易。”
AA.夏,寫《凌霄花與鳥》款署:“己未酷暑揮汗,王易。”
AB.7月11日記:“今日學校組織到南郊公園耍,真不該為了無聊的應酬、為了五角錢去。更不該為了東張西看,耽擱了一整天,真是無聊啊。難道就為了畫賣不掉,就垮下來嗎?海明威的精神哪里去了?要振作起來,學習、畫畫,堅持下去!”
AC.8月7日,赴新都,參觀寶光寺和桂湖藏畫。購《林風眠畫集》、《陳半丁畫集》。
AD.8月18日記:“這兩三日,我真正感到一個人的快樂。我決定再隱姓埋名地學習十年,少交朋友,少出去走蕩。多看書、多畫畫、多研究、多思索。要敢于得罪對我光陰的浪費者。 ”
AE.9月23日,看電影“沉默的人”。
AF.9月27日,“星星”美展在中國美術館東側鐵柵欄上展出。
AG.9月30日記,“赴四川省展覽館,參觀油畫展。有幾幅年輕人的油畫,是比較好的,其中王亥畫的《春》是描寫一個女青年的青春,是寂寞,無所事事,前途渺茫而以無限哀愁和懶散來抒發美好的歲月。”
AH.10月2日,赴文殊院觀畫、拜佛。
AI.10月10日,在人民公園寫生,晚繪《秋海棠圖》一幅。
AJ.10月17日,應杜甫草堂博物館之邀,在三洞橋吃飯,遇吳一峰、岑學恭、張采芹、何應輝、蘇國超等。飯后到文化公園喝茶。
AK.10月28日,赴人民南路省展覽館,參觀“柯勒惠支版畫展”和“現代西方繪畫電影展”。被柯氏繪畫中勞動人民的悲慘命運深深打動,不禁落淚,購《柯勒惠支繪畫展覽圖集》一本。
AL.10月30日,臨《鄭文公碑》數頁。
AM.冬,繪《水禽圖》款署:“各走各的路。己未冬,寫感。”
AN.是年:
【1】寫《筆硯藤花圖》紙本,水墨設色,縱68厘米,橫45厘米,款署:“寂寞生涯。己未,王易。 繪《紫藤》款署:“風雨滴香露。山水有潑墨,試用以寫花卉,未稱其意奈何。敬恒王易。”
【2】題《精拓散氏盤銘放大本》(民國石印本,清道人藏原拓),封面有題字,文曰:“斬斷弱情。此本為王孟瑩先生贈。后轉送林旭中同志,索回珍藏。”內頁有題字,文曰:“此本為王孟瑩先生贈予也。后轉與林旭中,故有他的印章。以后少激動。七九年。王敬恒。”
AO.札記:
【1】在創作和觀察方面都孜孜不倦,使其成為自己的本分,這才叫努力和問心無愧。
【2】要有超人的思想,平時少與人閑談。不要追求功利,受到非難不要傷心。不要知難而退。
AP.讀書要目:
閱羅曼.羅蘭《貝多芬傳》/鄧曉芒《黑格爾講演錄》/熊十力《新唯識論》/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阿爾森·古留加《黑格爾小傳》/ 巴爾扎克 《歐也妮·葛朗臺》/《德拉克洛瓦日記》/金岳霖《邏輯》/愛克曼 輯錄《歌德談話錄》/斯賓塞《教育論》/《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德國哲學》/斯威布 《希臘的神話與傳說》上、下/黃賓虹《黃賓虹畫語錄》/盧梭《愛彌爾盧梭論教育》全2冊/小仲馬《茶花女》/胡應麟《詩藪》/《世界文學》1979第5期/《托爾斯泰日記》/蘅塘退士編《唐詩三百首》/里德(Herbert Reed)《今日之藝術》/
AQ.先生在《今日之藝術》一書中的批注選:(頁碼為原書頁碼):
【1】“近代機械文明使內心世界變得愈為重要。”(4頁)
【2】“理智有時能成為藝術的致命傷。”(4頁)
【3】“藝術家與自然界的關系并不是知覺的而是表現的。”(16頁)
【4】“表現自然,中國畫為之。”(41頁)
【5】 “馬蒂斯的方法是值得效法的 。” (45頁)
【6】“音樂永遠是主觀的。”(95頁)
【7】“庸劣畫家也許技巧很高,但不能表達出人格和心靈來。”(113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