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語長天
文/何紅舟(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院長)
陳長天是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的碩士畢業生。最初,長天給我留下的印象,是他研究生就讀期間的油畫寫生作業,畫風概括有力,色彩濃郁、層次飽滿,在教室里常會讓人眼前一亮。
畢業后,長天輾轉于華東一帶,偶爾到我工作室看畫、交流。在那段時間,長天的畫風、題材經歷了許多變化。從概括的表現到細膩的描繪,風景、人物都有所涉獵。細看這些作品,會發現他越來越關心繪畫的不同媒介與材料的應用,尤其是對多層罩染法的體會頗多,使用上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不過,與我的記憶有所不同,他畢業后的作品中少了一些生猛的東西,多了一份追溯繪畫傳統的誠意。

陳長天 俯瞰 水墨坦培拉 100x80 2018
長天這一代年輕畫家有他們的優勢。他們的眼界和繪畫的手法,在進入學校后得到了更多的釋放。這與學校教學改革中的舉措有著直接的關系。長天在讀時的油畫系已經重新建立了工作室教學制,四個工作室從傳統寫實油畫到多維度的表現繪畫形成了不同教學方向,這種布局契合了油畫在中國的發展格局。長天本科就讀于油畫系第三工作室,研究生考到了的第四工作室,研究方向由具象表現繪畫轉向了多維表現,“四工”強調多元思想滋養下的多維度繪畫認知,在繪畫手法上鼓勵大膽表現與實驗,同時也重視學生個人感覺的滋生,特別是強調繪畫語言中要點的概括,給與學生諸多益處,而國際視野的培養更是增添了年輕學子們的蓬勃朝氣。長天在學習中耳濡目染,顯然也深得“四工”真傳,他的課堂寫生極富表現力,頗為生猛。

陳長天 羅馬集市 厚型坦培拉 30x30cm 2019
對許多學子而言,一旦離開校園,藝術之路又將從各自的生活境域出發去另辟蹊徑。長天似乎也不例外。畢業之后,或是青春的躁動已過,又或是在社會上經歷了一番摸爬滾打再度審視內心,長天似乎安靜了下來,生猛的表現轉化成為沉潛的觀看,真正開始獨自面對生活、面對世界。

陳長天 白雪 紙本水彩 21x21cm 2020
記得長天曾參與都市快報的美術培訓教學,每年需要投入不少時間。從繪畫的教學實踐來講,教師首先應是畫畫的能手,這樣才能具有指導學員實踐的基本能力。我想長天或許基于這樣的緣由去畫了許多的寫生,并通過不斷的實驗來研習材料,唯有這樣才能真正勝任美術培訓的教學。這樣的磨礪,我們也曾經歷過。就繪畫的堅守而言,要有長遠的眼光,但對繪畫的熱愛才能有真正的動因。長天有著從事繪畫的熱情,同時明白繪畫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歷練,才能實現從心所欲的表現。

陳長天 夕陽 厚型坦培拉 30x30cm 2019
長天不乏一雙巧手。在長天近期的畫中,能看到他對于畫筆、畫刀等不同工具的熟練運用,以及對各種材料在表現上的實驗。同時,長天也有他的巧思。在畫中,無論是厚涂,還是薄染,有許多接近中國畫的意趣,呈現了他在繪畫探索中的方向。在他多系列的畫中,對杭州一帶茶山以及山間水色的表現,更易讓人心動。表現茶山,長天以反復罩染的方式,將畫面的結構隱含在空蒙的山色中,讓人感受到一股迎面而來的氤氳之氣。在畫中,能夠看到長天對中國傳統山水畫的借鑒,于深遠中顯現的意境。對于水的表現,長天卻一反常規,喜好以油畫刮刀反復疊壓,光色變換之間描繪出水的清冽與幽深。在景物的表現方面,長天幾乎展現了無所不能的繪畫能力。從長天近年的畫作中,可以看到他回望傳統的視線,以及從繪畫技藝入手去探究繪畫高度,找尋藝術生發更多可能性的嘗試。

陳長天 小澗清且淺 布面油畫 100x80cm 2019
繪畫道路上的行走,每個人多有不同。盡管有的人很早便尋獲某種樣式,并將其擴展為自己的面貌;有的人則不辭勞苦,歷經多種路徑的探究,最終找到自己的路,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從長天家里漸漸堆起來的畫作來看,長天似乎屬于后者。長天在傳統與現代繪畫的峰巒疊嶂中游走,不斷欣賞著沿路的風景,如果不忘初心,終會尋得自己的一片天地。
何紅舟
2020.

陳長天,1981年生于福建
2005年本科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工作室導師楊參軍、章曉明、焦曉健
2006年于杭州新天地畫廊舉辦《三人油畫聯展》
2008年考入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生第四工作室,導師井士劍、成南炎
2009年作品《節日》獲浙江省美展優秀獎
2010年獲中國美術學院世紀之星美展佳作獎
2011年畢業獲碩士學位,作品《紙飛機》獲優秀獎
2012年于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任教
2014年作品《一杯清茶》獲江蘇省美展優秀作品獎,同年入選全國美展
2016年于杭州都市快報書畫俱樂部任教
2017年坦培拉作品《嵐》參加浙江省山地繪畫大展
2018年于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繪畫學院藝術工坊工作。
2018年五幅作品入選上海青年藝博會美術作品展。
2019年發起與組織《速寫杭州》大型寫生活動。
至今生活工作于杭州。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