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二修養·云上精舍 靈川校長
2020年5月20日下午,在雅昌藝術北京總部與裴剛、李琢玉、靈和三位老師討論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東方禪意話題,回來后認真思索,試圖從當代藝術的角度參究雪山靜巖博士禪畫。
西方學者把人類藝術的進程劃分為五個階段:原始美術(原始社會至古希臘時代)、古典美術(古希臘時代至1860年代)、現代藝術(1860年代至二戰后)、后現代藝術(二戰后至1980年代)、當代藝術(1980年代至今)。
中國畫因為沒有形成西方繪畫基于科學和精確的三維空間寫實繪畫體系,因而從原始到古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中國畫經宋代達到寫實巔峰之后,從元明代開始逆行發展,反而回向原始美術狀態,即使到近、現代藝術亦是如此,從而形成了獨立于世界藝術之林的中國畫體系。
在中華文明的體系中,從來都是繼承發揚了足量的原始和古典文明特征。
所以中國畫的藝術創作體系,也一以貫之的秉持了古典文明特征,在不同年代以繼承手法表達示現當下語境。
早在宋代以王維、荊浩、米芾、蘇東坡、梁楷、牧溪、倪瓚、黃公望等為代表的文人畫家創作了“移人心”的寫意禪畫流芳后世,禪畫傳播日本、韓國等地至今尚存依稀。
但是,歷經千年國內至今漸已式微而失傳,極少見到禪畫真跡,幾乎無人創作真正的寫意禪畫。

2019年·日本東京美術俱樂部
“雪山圓相”寫意禪畫展覽
直到雪山靜巖博士隔代印心祖師傳承真義,于當代創造了“雪山圓相寫意禪畫修法”,再現已經失傳的“中國禪畫”,形成獨立的“雪山圓相”寫意禪畫體系。
千年等一回,把禪畫這一人類文化遺產既再現重生更升華超越,彌補了中國傳統文化修養和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空白,成為中國文化復興的一個有力見證,也創造了一種通達東西的當代藝術語境。
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的提法起源于西方,普及世界,被列為人類藝術進程的第五個階段 ,是指近40年來人類新興的藝術形態。
“當代藝術”在時間上指的是今天的藝術,在內涵上,主要是指具有獨立精神、獨立品格和獨立語言的藝術,傳達了藝術家基于今日社會生活感受的“當下性”和“現實性”之精神傳遞。
藝術家置身今天的文化環境,面對今天的現實,他們的作品必然反映出當下的時代特征。

馬塞爾·杜尚的《泉》
1917年,馬塞爾·杜尚把一個從商店買來的男用小便池命名為《泉》,匿名送到美國獨立藝術家展覽要求作為藝術品展出,遭到拒絕并被丟棄。
直到2005年,他的這個小便池被全球500位重要的藝術界權威人士評為“對藝術史影響最大的藝術作品”,是二十世紀世界藝術的轉折點。
從拿去參展到丟棄再到被世人認可,至今已經超過整整100年了,對于這件作品,在這100年里始終一直爭議不斷。
認可的人這樣說:杜尚將繪畫引入藝術的自由之境,他的思想在于徹底叛離古希臘式的“技藝”思想,將藝術帶入一個更真實也更廣闊的境地。
藝術不再是描畫幻影,而是直面真正的物和人生;不再是用藝術表達永恒,而是融入一切永恒;不再是單純地表達意義,而是用各種各樣的形式和意義捉迷藏,質問意義有何意義!

因此,杜尚的作品和觀點,在西方被類比為如同來自中國禪的“臨濟棒喝”,讓人瞬間從迷失中清醒過來乃至頓悟。
正如他自己所說,“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我熱愛呼吸勝過一切”、“我喜歡活著,呼吸,甚于喜歡工作”、“如果你愿意看,我的藝術就可以是活著的:每一秒,每一次呼吸就是一個作品,那是不留痕跡的,不可見也不可想的,那是一種其樂融融的感覺”。
同樣,“雪山圓相寫意禪畫”的誕生,具有鮮明的當代藝術意義,超越語言和文字,是人類對“道”更深刻更廣泛更了然的傳達訴求。

禪畫既不失中國畫之筆墨精神,又達成與宇宙萬物能量轉化、氣場轉換修養之道,獨有而超然。
因此,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國家的觀畫者觀看參悟,無須翻譯說明,均可與禪畫家進行無言對話而超越時間空間,是傳達慈悲、感恩、和合、包容的不二精神的當下寫照,更是基于人類命運共同體謀求世界和諧共融的內心深層共鳴。
當代藝術成功地解決了形式主義與藝術思想、精神議題的二元分裂,既創造了不同于現實主義、表現主義的先鋒派藝術語言,又較之從前更深地介入到意識形態的本體話語的層次。
而雪山靜巖博士禪畫則超越大腦意識而直抵心性,是更高境界的基于古典面對當下的當代藝術體現。

當代藝術聚集地北京798
2020年7月,雪山靜巖博士禪畫館——“不二美術館”,將落戶世界聞名的當代藝術聚集地北京798核心區。
正如悟義老師在《禪舍》中寫道:“藏生于法,藏意于心。一滴水藏于大海而不枯竭,生命唯有歸于眾生,才能永生。”
回歸當代的雪山圓相寫意禪畫如一滴水,必將在人類藝術的海洋中永生。
雪山靜巖博士《飛龍在天》
文中禪畫作者:雪山靜巖博士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