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縮影,歷來是文人墨客筆下的華彩一筆,有一首詩,寫盡了泰山的雄偉壯觀。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首詩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贊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高峰,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同樣,在今天有一位畫家他將自己對泰山情感融入作品之中,用獨特的藝術語言去詮釋祖國的山河壯麗。簡練的手法對自然物象的形態、結構、色彩和神情特征,作較全面的刻畫。

《泰岳朝暉》初稿 / 京海墨韻書畫院院長 段鐵
畫中的山石樹木皆有靈性,如身臨其境般的感受讓你流連忘返,接下來欣賞巨幅山水《泰岳朝暉》創作的過程。
創作開始

創作中線條一波三折,節奏多變,沉穩中透灑脫,渾厚中蘊靈動。

勾、皴、點、染、潑、破、積、烘皆精粹老道、入妙通神。納東岳景觀躍然紙上,簡約和拙秀的筆意刻畫泰山的一石一木。
橫屏欣賞作品全景


《泰岳朝暉》陳列重要場所效果圖
藝術簡介

段鐵,1960年生于北京,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研究員,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山水畫研究院副院長,北京京海墨韻書畫院院長,作品曾入選第七,第九,第十,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出版有《中國美術家大系》等多種畫集,專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