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貿圣佳第10期網絡拍賣會·預告
☉潮流藝術專場
5月24日開拍—5月25日結拍
☉架上革新·現當代藝術專題
5月25日開拍—5月26日結拍
☉中國古代陶瓷專場②
5月25日開拍—5月26日結拍
☉近現代文人瓷畫專場③
5月26日開拍—5月27日結拍
☉近現代文人瓷畫專場④
5月27日開拍—5月28日結拍
☉逸器·家具專場②
5月28日開拍—5月29日結拍
☉法古宜今·地毯專場
5月29日開拍—5月30日結拍
☉古籍善本專場
5月29日開拍—5月30日結拍
☉金陵擷珍·中國近現代書畫專場③
5月30日開拍—5月31日結拍

中貿圣佳第10期網絡拍賣會
中國古代陶瓷專場②
線上預展時間
5月23日、5月24日
線上拍賣時間
5月25日 開拍
5月26日 結拍
線下預展時間
5月23日-5月26日
線下預展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弘燕東路山水文園東園
底商A08·圣佳藝術空間
預 展 中





明清時期,景徳鎮日漸發展為全國最重要的制瓷中心,天下容器“至精至美,莫非所出”,瓷器產品種類紛繁,尤以青花、彩繪和色釉瓷器最具特色。此外,地方窯口也迎來了大發展,產品別具一格,如福建德化窯的白瓷,在彰顯地方瓷業傳統特色的同時,亦豐富了明清陶瓷手工業的面貌。
本期中國古代陶瓷專場,既有景德鎮所制佳器,如青花釉里紅海水龍紋案缸、粉彩礬紅地西番蓮紋盤,也有德化瓷塑精品,如孫承憲款文昌君坐像、何朝宗款持經觀音坐像,可謂官民并舉、異彩紛呈。
拍品精覽

Lot30
清康熙 青花釉里紅海水龍紋案缸
D:39.5cm
起拍價RMB:1,000
本品造型古樸端莊,胎體堅硬,內外施白釉,釉色瑩潤,青花及釉里紅發色純正。近口沿處繪青花弦線兩道。外壁以釉里紅描繪海水江崖雙龍戲珠圖案,構圖飽滿,畫工精湛。雙龍從海水中騰起,作戲珠狀,所戲火珠烈焰熊熊若有元之遺韻,頗有氣勢。雙龍之間以壬字狀云紋分隔。細觀龍紋之細節,張口吐舌,龍齒外伸,下頜前傾,須發長而蜷曲,雙角似鹿角,四肢錯落分布,飄帶自四肢飄出,龍爪五趾,趾甲尖利,顯得威武矯健。其口沿直立不斂,造型樣式為當朝鮮見品類,并受后世歷代官窯所仿。清康熙朝由于掌握了銅紅的呈色技術,因此釉里紅瓷燒造得相當成功,不論小品還是大器,均造型古樸,胎體堅致,釉色濃淡分明,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清康熙青花釉里紅大缸,口沿內卷,戲珠龍紋與海浪云紋亦均以釉里紅繪就,應與本品出自同一畫樣,為康熙時期經典官窯佳器。

Lot31
清康熙 青花仿青銅紋文具盒
L:22 cm W:6.3 cm H:3.7 cm
起拍價RMB:1,000
此文具盒器型仿自十三世紀以降伊斯蘭地區的筆盒。傳統伊斯蘭書法家所用筆盒,以金屬制,或鏨或嵌,巧飾華麗,盒內分成三匣,可貯墨、剪刀、蘆葦或羽毛筆、修筆用之小刀。早在明永樂年間,中國便以瓷仿制此類筆盒,明朝至清初延燒,內匣漸變小巧,以配合中國書家,裝飾紋樣亦更中國化,如此盒上所繪源自青銅器上的紋樣。

Lot32
清乾隆 粉彩礬紅地西番蓮紋盤
D:15.8cm
款識:“彩秀堂制”楷書款
起拍價RMB:1,000

此盤胎質細膩,白釉純凈,釉水滋潤。整器以粉彩裝飾,盤心繪五福捧壽紋,盤外壁礬紅彩為地,繪纏枝西番蓮,構圖疏朗,具有巴洛克風格,為當時受西洋藝術風格影響下制作的器物。清代宮廷因祭祀、陳設所需,常訂制以堂名為款識的瓷器,如“和暉堂制”、“旭華堂”、“百一山房”、“澹寧齋”、“彩秀堂制”、“浴硯書屋”、“志勤堂”、“慶目堂”、“忠信堂”、“彩潤堂”等,因制作講究,延承官窯制作工藝,均被視為官窯瓷。

Lot34
清乾隆 霽蘭釉三聯瓶
H:24.8cm
起拍價RMB:1,000
款識:“斯干草堂”楷書款

本品三瓶相連,造型別致,頗有古意。通體施霽藍釉,霽藍釉又稱“積藍釉”、“祭藍釉”,色澤沉靜明快,尤如藍寶石般璀璨深耀。外底署“斯干草堂”楷書款,此為清乾隆時期的御用室名款。室名款在明代即開始形成風尚,一般認為是達官貴族或文人墨客把他們住地或書房的名稱,讓陶工們書寫在私家訂燒的器皿上。訂燒者大部分是皇親貴族、高官豪紳或名工巧匠,也有的室名款是為皇帝本人特制的堂名或齋名,一般人不能隨便使用,故十分珍貴,本品即是如此。

Lot36
清雍正 粉彩花開富貴圖將軍大罐
H:49 cm
起拍價RMB:1,000
拍賣記錄:佳士得,2003年6月19日,Lot 116
罐以其蓋形似古時將軍頭盔而得名“將軍罐”。將軍罐始燒于明代,清代延續燒造,造型多樣,高矮大小不一。此罐束頸,豐肩,腹下內收,足部微外撇。通體以粉彩分層裝飾:頸部飾折枝折枝,肩部飾如意紋,腹部繪花開富貴圖,脛部飾蓮瓣紋。此器造型飽滿穩重,畫工精湛,設色富麗華貴,頗有宮廷審美趣味。康乾時期罐瓶類瓷器造型最為豐富,多用作陳設觀賞。大件器物形制較大,但極少變形,且制作規范,裝飾風格粗獷豪放,紋飾多樣,別具藝術魅力。本品配紫檀木蓋,做工亦屬上乘。

Lot38
清乾隆 豆青地開光青花釉里紅松鼠葡萄紋尊
H:38.5cm
起拍價RMB:1,000
本品器形端莊,通體施豆青釉,釉水滋潤,發色沉穩,色澤靜穆。頸部于兩周回紋間浮雕蕉葉紋。腹部正面開窗,采用青花釉里紅繪松鼠葡萄紋,畫意豪放生動,頗有韻味。兩側以云雷紋為地,浮雕團壽紋,古意盎然。近足處裝飾一周仰蓮瓣及回紋。此瓶形制秀美,構思精巧,釉質瑩潤如玉,其妙在清晰的雕琢與朦朧的豆青色之間,若隱若現,是乾隆時期青釉瓷器中難得的佳作。

Lot46
清康熙 青花通景山水人物鋪首筆筒
H:16.2cm
起拍價RMB:1,000
筆筒作圓柱形,玉璧底。胎質實致,釉質肥厚,釉水瑩潤。外壁以青花繪通景山水圖,所繪奇石秀峰,林木點綴,江水彎延,無一不精。畫面布局疏朗有致,筆觸細膩,以鈷料代墨,渲染勾勒,青花濃淡有致、發色悅目,極具觀賞效果。全器畫意高遠,展示出一種雅逸清幽的意境,為文人雅士案頭陳設佳品。

Lot47
清康熙 青花人物故事圖象耳活環瓶一對
H:28.5cm
起拍價RMB:1,000
此瓶造型修長俊美,胎質堅致縝密,釉面光潤勻凈,釉質醇厚肥腴,撫之細膩如玉。全器以青花繪制紋飾,青花發色純正,幽菁翠藍,清新明麗,悅人耳目,具有時代特征。腹部人物故事圖,具有典型的康熙青花人物風格。此對青花瓶,青花青翠明快,色澤濃艷,清新悅目,層次分明,展現了康熙青花位列清代之冠的典范之姿,無論造型樣式,抑或制作工藝、繪畫技法,均為上乘之作,頗為難得。

Lot50
明萬歷 青花洞石花卉紋雙如意耳瓶
H:33.5cm
起拍價RMB:40,000
此瓶造型修長俊美,曲直變化有致,恰到好處,口沿及頸部所附雙如意耳為金屬制,構思別致。通體以青花為飾,滿繪洞石花卉紋,構圖飽滿,畫工精湛。青花發色淡雅,分水技藝高超,實為為萬歷朝難得的青花精品。

Lot51
明崇禎 青花呂洞賓度柳樹精紋筒瓶
H:39.6cm
起拍價RMB:1,000
筒瓶也稱象腿瓶、一統瓶,一統瓶的說法是明末戰亂不斷,百姓深受其害,因此該名有盼望國家早日和平統一之寓意。此瓶之造型為崇禎青花的代表性器型,器腹以徽派版畫精致準確而富于氣勢的筆法描繪八仙人物里的呂洞賓形象,人物間山石草木,間有嶙峋怪石,所繪巖石,頗具質感,青花發色鮮妍奪目,分水技法細膩,筆觸纖巧精致,狀物有神,衣褶折迭錯落之處尤見功力。本品形、紋、工俱佳,實為不可多得之晚明青花精品。

Lot53
明 孫承憲款德化窯文昌君坐像
H:41.4cm
起拍價RMB:1,000
來源:法國重要私人收藏;Roger Duchange, Paris,1991年3月30日。
著錄:《MARCHANT Blanc de Chine德化白瓷》,2014年,頁16,圖5。
記錄:紐約佳士得 2016年3月18日, 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Lot1605。

文昌即文昌星,亦稱文星,古時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并無具體的形象。唐朝時,越雋人張亞子,后來遷到七曲山(四川省梓潼縣),因篤信道教,廣宣道教教義于四川,死后人們敬仰他的品德,就在七曲山建廟,命名為“清虛觀”,并且于碑上刻上“梓潼君”,成為梓潼神,供人祭拜。元仁宗時,因文昌及梓潼都是主管功名利祿之神,將文昌封為帝君,又稱梓潼帝君,二者逐漸合為一神,主管考試、命運,及助佑讀書撰文之神,是讀書文人、求科名者所最尊奉的神祗。此文昌君坐像以德化窯白瓷燒制,釉色白中透黃,肥厚滋潤。只見文昌君頭戴烏紗帽,雙眼微睜,兩撇八字胡,表情莊重、肅穆,一手持經卷、一手藏于長袖之下,一腳微曲,端坐于石座之上。此像雕工精湛,置于案頭,既可膜拜,也可裝飾,一舉兩得。

Lot54
明末 何朝宗款德化窯持經觀音坐像
H:21.5cm
起拍價RMB:1,000

本品為德化窯所制觀音像。觀音頭頂螺發,飾如意簪,低首垂目,大耳垂肩,雙眼微合,面相豐腴舒美,素靜殊常,嫣然含笑,似在俯瞰塵世眾生。身著廣袖長衣,衣折曲柔垂落,層層疊疊,胸前戴花形瓔珞佩,左手持卷,與右手交迭置于右膝上,身體微向右偏轉,呈現出女性特有的柔美阿娜,儀態萬千。通體施白釉,釉質滋潤肥厚,背部鈐“何朝宗印”篆書方章款。
何朝宗,明代瓷塑家,“何派”藝術的開創者,擅瓷塑,長于佛教人物,所塑造的作品以達摩、觀音、羅漢等佛教人物居多,形神兼備,富有藝術魅力。

Lot55
明末清初 德化窯玄武大帝像
H:24 cm
起拍價RMB:1,000
真武為北方之神玄武,北方七宿,其形如龜蛇,龜蛇即玄武。宋時避諱改玄為真,稱真武帝。真武興盛于宋代,至元代又被晉升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時地位更加顯赫,此后皆有供奉。玄武大帝與廣成劍仙、純陽真人合稱道教三大劍仙。此玄武大帝像以德化窯白瓷燒制,釉色白中透黃,肥厚滋潤,乃居室陳設或供奉佳器。

Lot56
清末 德化窯文殊、普賢菩薩一對
H:41.5cm
起拍價RMB:1,000
此對白釉瓷質造像以德化窯所制,分別為文殊和普賢菩薩。文殊菩薩頭戴寶冠,頷首垂目,寶相圓滿豐潤,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塵世眾生。身披長袍,胸前佩連珠瓔珞寶飾,一手持如意,一手施印,端坐于青獅之上。神獅昂頭望主,神態親昵。此像造型端莊肅穆,其衣紋刻劃極其自然,精湛的塑像技法將其神韻展露無余。普賢菩薩形態與文殊菩薩無異,一手持蓮,一手施印,端坐于白象之上,白象神情溫和。本品乃佛教造像藝術的經典題材,做工如此精湛且成對者,不可多得。

Lot69
約20世紀50年代 素胎捏塑伏虎羅漢擺件
H:11.2cm
起拍價RMB:25,000
此尊伏虎羅漢以瓷胎捏塑而成,瓷胎潔白細膩,顯然經過反復淘洗,顯出釉面般的瑩潤光澤。羅漢高眉長耳,虬髯生及雙頰,袒胸斜臥于虎背上。其一手扶膝,一手支額,雙目微闔,露從容自得之色。羅漢肘下猛虎低眉垂目,更顯出馴順之態。整器質地堅實細潤,造型生動入微,實為瓷塑陳設之佳器。

Lot42
民國 粉彩庭院嬰戲圖燈籠瓶
H:29.9cm
起拍價RMB:1,000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篆書款
瓶之造型因形似燈籠,故名燈籠瓶。瓶腹通景以粉彩繪嬰戲圖,描繪了一群天真活潑的孩童手持祥瑞之物,于坡地之上嬉戲玩耍,整個畫面洋溢著一派喜慶祥和之氣。瓶外底施白釉,中心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嬰戲圖亦稱“童嬉圖”,典出《詩經?大雅》,永宣時期開始運用于瓷器裝飾之中,寄托了古人祈求子孫繁衍昌盛之愿,因其紋飾寓意吉祥,遂從此成為歷代官窯的經典紋樣。

Lot58
清雍正-乾隆 五彩江崖海水云龍紋壁瓶
H:17.5cm
起拍價RMB:1,000
壁瓶或稱掛瓶,是專為懸掛于壁上而設計的一種瓶式,器形為半器造型,靠壁一面平坦,并設有斜孔,以便懸掛。明萬歷以后漸多,乾隆時期非常流行,造型規整,器形多樣,無論是釉上還是釉下的彩繪,或者是堆塑、鏤空、雕刻、貼花等工藝,都非常講究裝飾工藝。壁瓶為乾隆帝所青睞,《乾隆紀事檔》及《清檔》有多處命令燒造壁瓶的記載。養心殿三希堂中還裝飾著十余個不同種類的壁瓶,足見乾隆皇帝對壁瓶的喜愛程度之深。此件壁瓶一面平坦,有插孔,以便于懸掛,另一面呈瓶狀。侈口微外撇,束頸,曲線優美古雅。瓶身以粉彩繪江崖海水云龍紋,龍身卷曲,遒勁有力,須發飛揚。五爪如輪,矯健凌厲,與周身云紋銜接自然,神威凜然中又見雋雅。繪飾細膩,勾畫精湛,布局繁而不亂,體現了制瓷工匠極為高超的技術水平極脫俗的藝術審美。此件粉彩壁瓶,典雅端方,比例均衡,胎釉俱佳,畫工精細,施彩純正,盡展乾隆粉彩繁縟奢華的藝術風韻,為乾隆一朝壁瓶佳作。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