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家簡介
王成功,男,祖籍安徽濉溪人,出生在新疆昌吉,現居北京。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人,民革黨員。
歷任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民革中央畫院第一屆理事,中國畫藝術創作院畫家,安徽中山畫院副院長,政協淮北市第六屆、第七委員會委員。中國媽祖書畫院副秘書長,安徽省中國畫學會理事,安徽省工商業企業家藝術家聯誼會常務理事,中國琉璃廠畫院理事,安徽省徽商發展促進會副會長。
多次參加中美協,民革中央畫院,全國文聯等大型展覽及獲獎。

美的遇見
陳曉旗
我輕易不落筆,雖無古圣先賢經綸滿腹,縱橫捭闔的神功附體,卻也染上了言而不記,述而不作的怪癖嗜好,輕易不肯為文,更不會無聊到沒事給人寫評論。并非守身如玉,惜墨如金。一則因為慵懶懈怠,二則因為恐懼,深怕道行不深所知有限胡言亂語繆以誤人。若下筆干言離意萬里地胡說八道和胡謅亂侃,或引經據典贊譽有加的言過其實和文過飾非,在我看來,既對讀者不敬,亦對作者無補,更違背寫者本心。
我深知評論作品是困難的,評論人更是難上加難。因為評論作品,你不僅需要足夠的專業理論知識,更需要對作者寫作此畫時的心境感同身受,處境了如指掌,而我們不可能是別人肚子里的蛔蟲,無法見微知著,未卜先知,我們只能揣度,想象,站在一個局外人的角度管中窺豹,以期一得。??
而這一得之一孔之見,因失之偏頗,難免掛一漏萬,變成盲人摸象,貽笑大方。? ?

曾經我很喜歡評價別人,也喜歡對別人的作品說三道四,現在已經不喜歡了。因為社會是動態的,每天都在發生變化;而作品每次看都有不一樣的體會,昨日之是變今日之非,昨日之非成今日之是。我變得懶言少語,我變得無法訴說。讀的書越多,越覺得自己坐井觀天,甚為無知。
我也失去了對生活的激情,對萬頭攢動、火樹銀花甚為厭煩,對熱鬧噴天、對酒高歌心生抵觸,此時的心境正如木心在《赴亞當斯格前夕》中所寫: "我已經變得,當別人相對調笑似戲,我枯坐一側,不生嫉妒。現在變得,街頭,有誰擁抱我,我茫然不知回抱。
王成功打破了我的習慣,在我波瀾不驚的心海砸下了一顆小石,引出我深埋心底的陣陣漣漪,重新點燃了我對生命的熱情之火。

王成功前些日北上回京,順路到黃山造訪,我也理所當然盡地主之誼慨然相陪。我們逛老街,游黎陽,走塔川,下南屏,開啟賞秋看景之旅。?
我以為我也脫不了常人劃定的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劇情安排,沒成想整個行程,我們竟然連迷糊一下都沒有,一直談,一直談。成功話不多,喜歡傾聽,也善于引出話題,我就像那一湖春水在他的輕擊緩拍下,心潮起伏,思緒萬千。期間每有驚世駭俗之語噴飯而出,雖不及精妙絕倫,妙語連珠,亦可稱酣暢淋漓,大快朵頤。跟王成功在一起,我突然變得很能說,也肯說。得他鼓勵,我仿佛自己變成風流倜儻、才華橫溢的藩安子健,滔滔不絕,沒有停歇。王成功竟有這般力量,讓波瀾不驚的我激情彭拜,重放榮光,煥發青春神采,找回那個迷失許久的自信滿滿。

王成功去過很多地方,定居淮北合肥北京,但他最鐘情的還是皖南,那徽風皖韻的徽州大地,這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時時縈繞在他的心田,幻化出血液里的情,筆底下的愛,心中的夢。他年輕時獨自一人,深入皖南鄉間地頭,足跡遍布徽州的大街小巷。他長時間在皖南寫生,對皖南各地風土人情如數家珍,比我這個老徽州還徽州。
在塔川,王成功說,江南的秋景雖比不上北方的濃烈得味,但別有風情。江南的秋,只能叫淺秋。江南沒有深秋,不管是初秋,還是晚秋,只能感覺到一點點的秋意。在綠葉叢中,間或出現些許的微黃,那就是秋色了。比起北方濃烈的色彩,江南的秋,淡雅含羞,溫婉不夸張。北方的秋,如濃妝艷抹珠光寶氣,一經出場,就驚艷四方;南方的秋,像萬綠叢中一絲點綴,不細心觀察,你很難發現她眉宇間淡淡的情愫,嫵媚又憂傷。

流連南屏的小巷,王成功很細心。一個雕花,一堵馬頭墻,一塊青石板,他都會駐足觀看,細細品味。他說,這些古老的房子,雖頹廢破敗,但她承載了歷史的記憶,古樸,厚重,深沉,歷史的風吹日曬在其中留下了濃墨重彩,是先人巧奪天工的心血結晶,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
翌日,成功在寒舍作畫,給我講述了很多他創作的細節和體悟。他說,別人畫畫,我是寫畫。每每作畫,必成竹在胸,謀局成篇而后下筆,下筆則一氣呵成,一揮而就。
我觀王成功的筆法,有時如風亦如電,有時如歌亦如詩。他很好地把握住通篇的節奏,該急則急,能緩則緩。急切處,揮毫鋪墨走筆如潑;舒緩處,小橋流水百曲千回。他的畫,既有古之士大夫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傲然風骨,亦有活色生香滿目華章的今人氣息。畫中有詩,畫中有歌。通篇渲染的是詩的意境,在似像非像中讓人浮想聯翩。他的線條,筆走龍蛇,流暢自然;亦如五色音譜,奇妙組合即成動人樂章。閱之畫,望高山流水,花團錦簇,仿佛在聆聽世紀的交響。時而高歌猛進,振聾發聵;時而淺吟低回,余音繞梁。

王成功善于傾聽,無論你說什么,他都微微點頭。你贊賞他,他淺笑不語;你批評他,他慍而不怒。
他的心是細膩的,也是敏感的,偶有刺激就心潮起伏,思緒萬千;他的心是敞開的,透明的,大到心中所欲,小到偶有波折,都愿意與人訴說分享;他的心是寬廣的,包容的,縱驚濤駭岸,也面不改色,意定神閑。他認為,心情就像衣服,臟了拿去洗洗,曬曬,清透隨之而至,陽光自然蔓延開來。
人生如逆旅,我也是行人;不怕千萬人阻擋,只怕你自己投降。王成功說,我愿以一朵花的姿態行走世間,看得清世間繁雜,卻不在心中留下痕跡。花開成景,花落成詩。
如果一個人不能讓自己變成美好事物,那他又有什么資格去追求至善至美的藝術呢?王成功就是這樣做的,他不僅讓自己成為藝術家,更成為藝術本身,這就是他一直倡導并身體力行的唯美精神。蘇軾說:“古來畫師非俗士,妙想實與詩同出。”誠哉斯言。

與王成功在一起,時間過得飛快,短短兩天,我們說了太多,但意猶未盡。
期待再次的美麗重逢。? ??
那拔動心弦的,是月上柳梢的清輝一片;
那激勵人心的,是滄海無邊的浪花一朵;
是碰撞,迸發出跌宕起伏的精神狂歡。
人在旅途,人在迥途,人在迷途,
去尋找,去發現,去遇見。
那個有趣的靈魂。? ?
佛以無心之心靜觀造化,大地沉砂盡收眼底,
人以有用之用爭名逐利,紙醉金迷患得患失。
來一點高于柴米油鹽的品相吧,
讓我們走進王成功,與藝術邂逅,
開啟一段忘卻一二三四五的精神之旅……
2019年11月15日于得閑樓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