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沒有空調的,所以要避暑得找一棵大樹,在鄉村待過的都知道,能夠在大樹底下乘涼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絕對比空調舒服一百倍!
尤其是槐樹,作為庭院常用的特色樹種,其枝葉茂密,綠蔭如蓋,特別適作庭蔭樹。不過,在城市里要找一棵能乘涼的大樹是很難的了,即使是在庭院里,若是有這么一棵大樹在,真真要感恩祖上的。

宋 佚名 《槐蔭消夏圖》
前些天路過苕溪邊,堤壩上有一棵大樹,樹冠如同一把大傘一樣,樹形無比之優美,于是就很想在樹下搬一張躺椅,便暗自下決心,一定要找個休息日,在此地無憂無慮地度過半日。
“偷得浮生半日閑”,偷字用得極好,有時候是很羨慕古人的,沒有電的世界,才有這般閑適,自然的涼風就是夏日最珍貴的饋贈了。
不得不感慨,宋人真是會享福,而且宋人骨子里就有一種范兒,特別優雅灑脫。不說別的,就說《消夏圖》這類的畫,宋人就畫了很多,也傳下來了許多。畫里真真切切是我們想要而不可得的,好想穿越!

宋 蘇漢臣 《荷塘消夏圖》

宋 佚名 《草堂消夏圖》
2
這兩天,天太熱,整個五一小長假民宿都爆滿,于是只好在家窩著了。小院里有個躺椅,是現代簡約風的??戳诉@么些古人的《消夏圖》后,琢磨著是不是該換一個藤椅,藤制的更有那種感覺。
就像是劉貫道的的《消夏圖》里那樣的,只是沒那么大,他那個都算是一個床了。
這樣的庭院,一直是我心向往的,可以不大,但得精致,原先總想著種一些薔薇之類的,就像現在杭城大街上開爆了那些個。不過,現在忽然覺得還是竹子、芭蕉這類的好,有那個感覺?;ㄌG,就俗氣了。
畢竟,蘇東坡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若有這樣一個庭院,那真是一件幸福的事!不知道古人需要多少錢才能擁有,我想現在沒個千萬身家,想都別想!

元 劉貫道《消夏圖》
當然,圖里邊,兩個舉著長柄扇的侍女就更不要想了,沒可能!
另外,據說這幅《消夏圖》許多人研究過,畫里有一大堆經后人考證過的各類器物,樂器、酒器等等,我是覺得,總之突出三個字“會享?!本托辛?。
天熱當然難捱,所以需要許多附屬品,我們的度夏三件寶:空調、wifi、冰西瓜,古人大概是煮茶煮酒,實際上大熱天喝熱茶是件很爽的事情,不信你可以試試。
3
天一熱,女兒就很開心,因為可以穿裙子了,那是她的小確幸。當然愛穿裙子的美女是不分四季的,隨時都可以穿,不過總歸是要夏天才能名正言順些,至少不那么臃腫。
美人消夏,衣襟半露不露,確實很有意境的。這算是男人們的幸福吧,至少就夏日賞美女這件事來說,幾千年來并沒什么太大的改變。

明 尤求 荷亭消夏圖
夏日不太好的是天一熱就很煩躁,煩躁就很容易破壞氛圍,其實看看上圖,明明熱得不行,卻讓人覺得特涼快,涼風習習的,而且很自在,反正就一個人在家,衣服都不要穿了。
原因是古人的生活節奏大約是比較慢的,反正天熱也干不了活,索性就舒坦些,看云卷云舒,享享天倫之樂。諸如“竹深留客處,荷凈納涼時。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這樣的詩句,讓人感覺就超級浪漫。
事實上,也應該浪漫些,夏日本來就是一個浪漫的季節??上У氖牵覀兎路痣x開了海島沙灘比基尼就忘記了夏日的浪漫,應該重新拾起來!

清 金廷標《蓮塘納涼圖》
4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闭l不喜歡生活在這樣的場景里。
不少古人喜歡往深山里跑,隱居。其實也不是喜歡,更多的應該是無奈。不然也就不會有“大隱隱于市”的說法了,畢竟在鬧市區里尋一處幽靜之地,很難。
前些年,也有現代人往深山里跑,穿古裝,覓一處破屋,后來據說去的人太多,導致房子漲價了,深山里都租不起房了,只好重新出山。

明 文徵明 《納涼圖》
大多數人會周末選擇去民宿找一下隱居的感覺,不過像古人這般高士隱逸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民宿也動不動爆滿。
相信很多人都曾想過真的跑到深山里去待一段日子,把所有亂七八糟的煩心事都丟到后面,不過想想總歸還是要出來的,出來還得面對,躲是躲不過去的。
五天的假期刷刷刷就刷沒了,提醒一句:明天就要上班了!別忘了!

清 石濤 江村消夏圖
最后,上一幅這么多消夏圖中,個人最喜歡的一幅。這幅畫的畫面淡寂舒朗,天邊大雁飛過,近處樹下涼亭內,兩人許是把酒言歡,或是談天說地,感覺尤其愜意!
你感受到了么?

元 倪瓚《涼亭消夏圖》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