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麗絲·尼爾(Alice Neel) 《馬克斯女孩(艾倫·佩斯勒奇)》,1972 布面油畫,152.4 x 101.6 cm Daryl and Steven Roth 收藏 ? 愛麗絲·尼爾遺產 圖片由愛麗絲·尼爾遺產、卓納畫廊及Victoria Miro畫廊提供
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宣布,將于2020年為藝術家愛麗絲·尼爾(Alice Neel, 1900-1984)舉辦大型回顧展。這位杰出的畫家出生于世紀之交,她的藝術在其生前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而現在,她因為對美國社會各個階層的刻畫精準犀利而廣為贊頌。她浩瀚開闊的創作,被譽為堪比巴爾扎克的著作《人間喜劇》。
在阿爾勒梵高基金會為尼爾舉辦了回顧展的三年后,蓬皮杜藝術中心的本次展覽《愛麗絲·尼爾:投注的目光》將以獨特的視角再次呈現尼爾的藝術生涯,強調她的作品與生平中政治性和社會性的行動主義,回顧她身為共產黨黨員的身份,以及她對婦女權利運動的積極推送。本次展覽反映了蓬皮杜中心研究對女性藝術家的進一步研究,并會更多地將女性藝術家的作品納入館藏。

愛麗絲·尼爾(Alice Neel),1944 攝影 | Sam Brody
愛麗絲·尼爾生前描繪了許多邊緣人物,這些人往往因其出身、膚色、異域、性取向或是他們激進的政治活動,而淪為美國社會的邊緣人。隨著尼爾在1960年代逐漸為人所知,她所描繪的模特們也隨之擴展,并囊括了更多來自特權背景的人物,但她始終忠于自己的信念。在尼爾去世幾周前,她曾說過:“在政治和生活中,我總是喜歡那些失敗者、那些不被看好的處于劣勢的人。成功所散發的氣味,我并不喜歡。”
愛麗絲·尼爾刻畫過許許多多的女性,尤其是女性裸像,包括對裸體的孕婦進行直白的描繪——但她們遠非傳統上以男性凝視為對象的那種女性形象。她甚至還曾畫過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也正因如此,她被視為女性主義激進分子的代表人物。1971年,尼爾的一段討論預言了我們的當下情形:“我一直認為,女人們應該憎惡并拒絕接受男人強加于她們的所有無端侮辱。”

愛麗絲·尼爾(Alice Neel) 《安迪·沃霍爾》,1970 亞麻布面油畫與丙烯,152.4 x 101.6 cm 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收藏 ? 愛麗絲·尼爾遺產 攝影 ? 2019。圖像文件由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提供,Scala授權
盡管她所生活和工作的時代,是抽象繪畫、波普藝術、極簡主義和觀念主義的鼎盛時期,但作為一位自由奔放、獨立自主的女性,愛麗絲·尼爾一直在追求自己的具象繪畫,并與紐約前衛藝術的潮流背道而馳。而自1930年代初以來,她就一直把紐約視為家鄉。愛麗絲·尼爾先后居住于紐約的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和西班牙哈林區(Spanish Harlem),兩個社區都是以工人階級為主的多族裔社群,而尼爾是以社會福利為生的單親母親。在這一點上,她與端坐在她畫布前的模特們感到非常親近,可以說他們身上就有著尼爾所找尋的身份認知。
尼爾對繪畫的投注從不抽象——它們是由真實的經歷所塑造的。如果沒有切身的親近感,她對描繪某個故事并不感興趣。就像是攝影機的鏡頭,愛麗絲·尼爾把那些長期呆在陰影中、被社會所忽略的人們重新帶入我們的視野之中。而這正是她的第一項政治行動。第二項,是在選擇構圖時,她的作品所呈現出的那種讓人震驚的直面感(frontality)。藝術家會將我們這些觀看者直接放置到模特們的面前。愛麗絲·尼爾以強大的視覺力量對我們說:請看看他們吧!

愛麗絲·尼爾(Alice Neel) 《懷孕的朱莉與阿爾吉斯》,1967 ? 愛麗絲·尼爾遺產 圖片由愛麗絲·尼爾遺產和卓納畫廊提供
這次展覽將在巴黎舉行,并且松散地按照階級斗爭和性別平權斗爭的概念分成兩部分。每個部分都將以主題回顧展作為形式,從她1920年代末創作于古巴的早期作品開始,直至她1984年去世前不久的作品為結束。展覽將總共展出大約70幅繪畫,此外還有兩個電影片段,出自法國藝術家米謝·奧德(Michel Auder)在1970年代晚期所拍攝的一部有關尼爾的作品。展覽還將呈現一些此前未曾發表的文件。
展覽以兩位藝術家的作品作為開篇:一幅是由羅伯特·梅普勒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拍攝的尼爾肖像,另一幅則是珍妮·霍爾澤(Jenny Holzer)根據愛麗絲·尼爾的FBI檔案而創作的作品。1955年十月,FBI探員們曾向尼爾做過問詢,因為尼爾與美國共產黨的關聯,她自1951年起就一直在接受各種調查。
隨展覽同期推出的圖冊,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作者,收錄了諸多此前尚未發表的訪談以及愛麗絲·尼爾自己的寫作,圖冊將由蓬皮杜中心出版社出版。
愛麗絲·尼爾:投注的目光
Alice Neel: An Engaged Eye
日期:6月10日至8月24日
地點: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

愛麗斯·尼爾(Alice Neel)
愛麗絲·尼爾 (Alice Neel,1900-1984) 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美國肖像畫家之一。盡管1940和1950年代的先鋒藝術摒棄人像,但尼爾仍舊發展出自己塑造人物的標志性風格,她為家人、朋友、友鄰、藝術界的同行、作家、詩人、藝術家、演員、活動家等等都創作過大膽而真誠的肖像。她的繪畫作品直率親密, 時而幽默,并且坦然又安靜地處理著政治及社會議題。尼爾的創作總是緊系生活與記憶,她用沉著低調的精準、誠實及同理心描繪自己身邊的人,而這一才能也在她的畫布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尼爾自稱為“靈魂收集者”,她不僅捕捉人物的真實,還用創作反映她所身處的時代。
尼爾自1970年代起開始獲得廣泛關注。1974年,尼爾在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迎來了自己首個美術館回顧展。2000年,值藝術家百年誕辰之際,尼爾作品大型個展在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拉開序幕。展覽由費城美術館組織策劃,后巡展至明尼阿波利斯的沃克藝術中心等多個場館。2010年,休斯頓藝術博物館和倫敦白教堂美術館舉辦專題展《愛麗絲·尼爾:繪畫的真相》。2020年,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即將舉辦尼爾的大型回顧展。
藝術家其他重要的美術館個展還包括:美國國家女性藝術博物館(2005);斯德哥爾摩當代美術館(2008);都柏林道格拉斯海德美術館(2011)以及愛丁堡大學美術館、赫爾辛基阿黛濃藝術博物館、海牙市立博物館(2016);法國阿爾勒文森特·梵高基金會(2017);德國漢堡堤壩之門美術館(2018)等。

展覽現場,倫敦白教堂美術館,2010
尼爾的作品參加過為數眾多的博物館重要群展,包括: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館、慕尼黑藝術之家美術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荷蘭S.M.A.K.根特市立當代藝術博物館、美國國家肖像博物館、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等。藝術家還屢獲殊榮,曾在1979年獲得時任總統吉米·卡特(Jimmy Carter)頒發的“美國女性藝術獎”的“杰出成就獎”。
尼爾的作品被珍藏于諸多國際重要美術館的永久館藏中,包括: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倫敦泰特美術館、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美國國家美術館、華盛頓特區的赫希洪博物館和雕塑園、斯德哥爾摩當代美術館等等。

展覽現場,《愛麗絲·尼爾:繪畫的真相》,休斯敦藝術博物館,2010

展覽現場,瑞典馬默現代藝術博物館,2010

展覽現場,赫爾辛基阿黛濃藝術博物館,2016

展覽現場,法國阿爾勒梵高基金會,2017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