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作為國粹不言自明。它從文明的起源走來,歷經各個朝代的興替,走到我們的身邊,它的精神風骨、它的心靈風貌、它的文化高度……依然如初,洗滌中華兒女的靈魂!
書畫:展現中華民族的精神骨氣
書畫,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的是中華民族的性格,也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骨氣。中華民族的精神風骨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闡釋,但這些都跟書畫家的個人性格不謀而合。
每個有性格的書畫家都傳承并拓展著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而對這些優秀精神的傳承,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風骨。

國家民族畫院副院長趙占東作品《雙棲圖》
書畫:彰顯新時代人民的心靈追求
從遠古時期的符號,到現在需要意識深入體驗的藝術境界,華夏民族的心靈,正在沿著一條由淳樸到高貴的路,生生不息,走向未來。書畫藝術的發展歷程,其實就是中華民族的心靈的發展歷程。勤懇、樸實、包容、中庸、謙虛、進取、奮斗等精神,無不體現在書畫作品中,也無不體現在書畫家對自己的修煉中。
書畫,在每個時代展現的都銘記了各個時代人的心靈特征與心靈追求。書畫,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中,陶冶中華民族的心靈。

中國山水畫研究院院長陳克永作品《山谷風景》
書畫:是中華文化高度的傳承
真正的書畫在技法之外,是一種可以用文化的高度來衡量的藝術。書畫家通過書畫作品,展示的不僅僅是物、色彩、構圖與空間,而是書畫家的人生品味與文化厚度。他們在學習前人技法的同時,更是汲取書畫之外的營養,完成對文化的傳承!

北京畫院專業畫家張仁芝作品《玉帶夏日》
書畫:散發深入骨髓的藝術品位
喜歡書畫,自帶品位。真正喜歡書畫的人,不會將就著生活,但他可以為藝術將就著生存。從他們骨子里散發的不是物質的俗氣,而是具有精神高度的品位。而這種品位,與書畫家相互浸染,如同老酒,歷久彌香!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郭曉慧作品《云想衣裳花想容》
書畫:是中華兒女的心靈歸宿
書畫,作為中華文明的符號,作為中國的國粹,是中華兒女的心靈歸宿。無論勤勞的中華兒女走到天涯海角,他們都喜歡帶著書畫。當他們看到書畫,就仿佛與故鄉在一起。而書畫,他所攜帶的亞文化,也源源不斷地影響著中華兒女的人生、事業和家庭。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段鐵作品《心安是歸處》
注:以上作品創作畫家均為京海墨韻畫院名家,感興趣讀者或藏家歡迎關注公眾號“北京京海墨韻書畫院”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