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平,1958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82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國畫系,留校任教。1985年調入北京畫院,任專業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理事、中華中山文化交流協會常務理事、民革十屆、十一屆中央委員、北京市政協十一、十二屆常委、北京中山書畫社社長、中央文史館書畫院院部委員、北京市婦聯三胞聯誼會理事。
作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融匯中西,具有強烈時代氣息。百余幅作品,入選國內外各種大型畫展,并到日本、英國、美國、香港、臺灣等地展出。作品《巴山新市》、《彝家情》、《假日》和《竹韻》先后入選第六、七、八、九屆全國美展。《蕉林晨暉》等五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母子情》參加“神舟六號”飛船搭載書畫長卷“神舟頌”入太空,后收藏于國家博物館。出版有《盧平畫集》、《中國名家作品集粹——盧平專集》、《盧平作品選》等。
導師作品

侗家又逢豐收年

竹韻 2006年被人民大會堂收藏

《理想、情誼》

《海姑》

《一代名仕張伯駒》

《春》

《躬耕籍田》與紀清遠合作長9米高2.5米
工作室理念
強調基礎訓練與創作相結合,首先要打好基本功,尤其是人物畫,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就無法創作出高質量的作品來。在打好基礎的同時傳授學員一些藝術創作的基本規律。根據每個學員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采取對學員認真負責的態度,制定出不同的教學內容。尊重,愛護每個學員的藝術個性,幫助引導他們發現和發揮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啟發活躍學員的創作思維,鼓勵他們開拓、創新、博覽眾長。不管是東方、西方的,傳統的還是現代的,只要是好的都可以學,爭取在短時間內,出人才出作品。
為了讓學員得到全面發展,除了重點教授工筆人物和水墨人物畫之外,還可以輔導花鳥和山水畫,包括素描色彩等多方面知識。采取循序漸進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把中國傳統的線條筆墨認真傳授給學員,并做一些具體的示范講演。安排臨摹和寫生課程,一方面學習傳統技法,一方面培養寫實能力,盡量讓學員多畫寫生,生活速寫掌握人物造型、結構和動態,為創作打下基礎。在有一定造型基礎的前提下,學習藝術創作規律,在結業前輔導學員創作出幾幅高水準的作品。
專業方向及招生名額
專業方向:人物造型與水墨的矛盾統一研究
招生名額:15人
課程安排
專業課:
人物模特寫生、人物模特速寫、書法臨摹、人物創作、水墨表現等。
公共課:
美術史論、畫家漫談及藝術講座;
藝術講座圍繞北京畫院美術館的展覽主題、齊白石藝術研究及中國傳統繪畫研究開展。
工作室掠影

給學生做水墨畫示范

給學生修改作業

在畫展上現場給學生講解創作規律

盧平在北京畫院公共課堂講創作課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