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全球主題為:氣候行動。
氣候危機不亞于這次新冠疫情,不久的將來爆發(fā)的可能性極大。新冠疫情時,人們還可以躲在家里,有吃有喝,而如果電影《后天》、《流浪地球》里的海嘯颶風或者美國加州、澳洲那樣的大火降臨,災區(qū)人們將無處安身立命。
今天分享的《健康人類,健康地球》是10年前針對美國寫的文章,今天依然具有普遍價值。作者認為改變現(xiàn)有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建成環(huán)境,促進民眾少開車和多吃素,不僅可以有效遏制氣候變化,而且是保持自己健康的簡便易行之道。每個人每天都堅持做一點,就可以匯聚成全球變革的滾滾潮流,拯救世界和我們自己。
我們編輯《全球人居環(huán)境論壇文庫》的這幾個月,正是新冠病毒爆發(fā)、傳播,直至全球盡染、哀鴻遍野的時期。這次疫情對人類社會的沖擊不亞于一次世界大戰(zhàn)。我們期待文庫的學術成果能夠促進反思和改變,共同為當前抗疫和人類持久平安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貢獻。我們精選其中部分經典熱辣文章和范例,率先在網上與大家分享,歡迎留言、建議、轉發(fā)及互動,也歡迎提前訂閱文庫。謝謝!

當代先鋒藝術 紀念地球日
作品:無限—R
材料:PLA等材料
規(guī)格:67x67x10cm 裝置作品
作者:全球人居環(huán)境論壇教科文委員會委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華鳥女士
說明:作者主張“美是和諧的合唱曲”,用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乳酸(PLA)創(chuàng)作出燦爛的藝術品,啟發(fā)公眾減少塑料污染,共享自然之美。
本期隆重推薦
健康人類,健康地球
原文/ 美國全國城市聯(lián)盟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員科林?吉斯娜(Corinne Kisner),2010年9月
摘要:美國的文化規(guī)范和土地利用模式導致了嚴重的健康和環(huán)境問題。作者建議通過改進現(xiàn)有的建成環(huán)境以推廣自行車、步行和公共交通,減少交通過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強度,改善居民的健康。其次,應該通過高效的土地利用與城市設計,提升社區(qū)的步行性和吸引力。同時,需要使用經濟工具,內化汽車出行的社會和環(huán)境成本,從而推動向生態(tài)出行方式的轉變。此外,重新評估飲食習慣也有助于提升人類健康和地球健康。總之,政策措施或消費者選擇少開車和少吃肉對于氣候和個人健康是大有裨益的。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標需要我們每個人向低碳、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轉變。

科林?吉斯娜是一名城市規(guī)劃師,致力于通過更好的街道設計和交通政策來建立安全、可持續(xù)的交通系統(tǒng)以及公平、有活力的城市。作為美國全國城市交通管理官員協(xié)會(NACTO)的執(zhí)行主任,科林負責監(jiān)督該組織的項目和出版物,管理一支卓越的工作團隊,并與領先的城市交通官員網絡聯(lián)系,以推進以人為本的城市設計。
在加入NACTO之前,科林曾在清潔能源聯(lián)盟、全國城市聯(lián)盟和氣候研究所擔任職務。科林擁有密歇根大學的城市規(guī)劃碩士學位和喬治敦大學的對外服務理學學士學位。

美國的文化規(guī)范和土地利用模式導致了達到流行性疾病程度的肥胖率和對環(huán)境和生活帶來災難性破壞的氣候變化。久坐不動的工作環(huán)境,日漸盛行的乘車旅行,以肉食為主的飲食導致健康的集體下降;而今,68%的美國人超重或肥胖1。同時氣候變化的速度在加快對環(huán)境和社會造成負面影響,部分原因是由于車輛排放的二氧化碳,家畜生產過程中排放的甲烷氣體以及使用的肥料產生的氮氣。鼓勵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社區(qū)和蔬菜為主的飲食會減緩氣候變化和提高人類健康。充分認識對于健康和氣候保護的共贏政策策略的重要性是關鍵,這有助于以協(xié)調而又高效的方式解決社會難題。

全球農場牲畜每天至少制造130億噸的廢棄物,污染土壤與河川,加劇全球暖化趨勢
改進現(xiàn)有的建成環(huán)境以推廣自行車、步行和公共交通將會減少交通過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強度,改善居民的健康。2006年,交通運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到全美國的29%。2另外,自1990年以來運輸業(yè)的溫室氣體排放占到美國總溫室氣體凈增量的47%,使其成為增長最快的來源。3乘用車、輕型卡車和摩托車的排放量占運輸業(yè)總排放量的62%,4因此,減少其流行程度而提倡公共交通出行將會實現(xiàn)交通業(y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凈減少。

自行車上學運動一丹麥國家騎 自行車推廣活動
高效的土地利用與城市設計能提高少用汽車出行的可行性,并通過重視步行性可使社區(qū)變得更具社會吸引力。以步行為主的社區(qū)可從中獲得經濟效益,因為業(yè)主愿意多支付20%的價格去購買更利于步行的社區(qū)里的房子。5游客被吸引到擁有商店、劇院和餐廳的步行區(qū),而零售商也可因這些流動的消費者而受益。設計安全而吸引人的步行走廊使居民們不再依賴以化石燃料驅動汽車而能方便往返于家、辦公室、學校、圖書館和商店之間。多走路少開車對于健康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臨床研究已經表明,每天散步30分鐘可防止體重增加,而靜止不動則會使體重增加。

紐約中央公園
除了精明的增長發(fā)展政策外,經濟工具可以實現(xiàn)文化規(guī)范從汽車出行向步行的轉變。經濟政策內化了高碳運輸的社會成本,可更準確地反映用化石燃料驅動汽車的價格。舉例來說,將空氣污染、交通阻塞和溫室氣體排放的外部成本(這些是由社會、而不是直接由消費者承擔)涵蓋在駕駛一輛汽車的財務成本中,這樣可以刺激車輛行駛路程的減少。一輛汽車文化的價格可以進一步調整到涵蓋與肥胖有關的醫(yī)療保健成本,這個成本在2008年估計在1,470億美元。7結合經濟激勵措施,減少開車,以及鼓勵步行的城市設計,可實現(xiàn)健康人類和健康地球的目標。

還可以通過重新評估飲食習慣來提升健康和氣候效益。美國的肉類年消費量已從1962年的人均89.3千克增加到40年后的人均124.8千克。8畜牧生產需要大量的土地、水和化肥投入,并導致高溫室氣體排放。根據聯(lián)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2006年的報告,牲畜生產估計占全球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8%。9世界觀察研究所(Worldwatch Institute)自2009年12月以來的一項有爭議的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牲畜的直接和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實際上要高得多,占年排放總量的51%。

吃1千克牛肉等于開車70千米
無論是哪種情況,肉類都是化石燃料能源最蹩腳的轉換器。生產肉類 (清理土地、駕駛拖拉機、創(chuàng)造肥料、種植糧食、泵水等) 所需的能量遠遠大于吃肉獲得的物理能量。換句話說,人類食用直接把太陽能轉變?yōu)榭防锏闹参锉仁秤靡呀洶涯茉吹托У剞D換過一次的動物肉要好得多。根據康奈爾生態(tài)學家大衛(wèi)·皮門特爾的一項分析,“雞肉生產能耗與蛋白質產量的比例是4:1,(而)肉牛生產需要能源投入和蛋白質產出比為54:1。”11肉類生產所需的化石燃料總量比種植植物所需量多8倍,而這些額外的能源會明顯產生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
另外,低肉食的飲食對健康是很有益處的。豆類和堅果中的蛋白質缺乏紅肉中的飽和脂肪,飽和脂肪會導致高膽固醇和心血管疾病。水果和蔬菜富含纖維,可抑制饑餓感和減少肥胖,蔬菜和水果富含某些植物素,可以減少罹患癌癥的危險。少吃點肉可以提高壽命和防治糖尿病。凡此種種原因,蔚然成風的無肉食星期一12運動鼓勵學校、醫(yī)院和個人在為了保護氣候和人類健康,每周有一天從食譜上取消肉食。

政策措施或消費者選擇少開車和少吃肉對于氣候和個人健康是大有裨益的。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益處的獲得并不需要繁瑣的國際氣候談判;當地政府可把它作為可持續(xù)發(fā)展措施試驗地。城市和州(省)可通過改善步行街基本設施,提供公共交通出行的選擇,提倡每周放棄幾次肉食,進而在氣候保護和鼓勵健康行為方面取得很大進步。這是一個可以實現(xiàn)人類健康和地球健康的雙贏策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