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2019年北京保利“古籍文獻、 唐宋遺書、翰墨菁萃、西文經典”專場拍賣會上,沈尹默書作傲視群雄,大放異彩,上拍的15件作品全部成交,成交率100%,其中沈尹默1966年作《行草毛澤東詞七首》鏡心,經過眾多買家的激烈較量,最終被一買家以高達1575.5萬元,收入囊中,創下沈尹默作品市場最高價。尤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場拍賣會上,沈尹默《行書王維詩》鏡心,盡管尺幅僅1.7平尺(63×30厘米),但受到不少買家的追逐,最后以103.5萬元成交,讓眾多藏家驚嘆不已。那么,沈尹默為何有如此出色的表現,筆者作如下解讀:(圖1—3)

圖1.沈尹默先生

圖2.沈尹默楷書鮑照《飛白書勢銘》 立軸

圖3.沈尹默楷書鮑照《飛白書勢銘》 立軸
“二王”藝術的傳人
在上世紀文化藝術領域,沈尹默(1883—1971年)無疑是一個繞不過去的人物,早年就在文化藝術界享有很高的聲望,與沈士遠(著名學者、沈尹默之兄)、沈兼士(中國語言文字學家、文獻檔案學家、沈尹默之弟)同在北大任教,有“北大三沈”之稱,同時,三沈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
同樣,在書法領域,沈尹默是現代著名的書法家、書法理論家、書法教育家。與標準草書創始人于右任有“南沈北于”之譽。也原名尹默,字中,號秋明、瓠瓜,浙江吳興人。沈尹默早年曾二度留學日本,“五四”運動時,與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同辦《新青年》,為新文化運動的得力戰士。發表了大量白話詩。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北平大學校長。四十年代寓居滬上,鬻書自給,自甘清貧。
新中國成立后,先后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上海中國畫院首批畫師、上海市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主任委員。毛主席曾接見過他,對他的工作和藝術成就給予了高度的評價。1963年以 80 高齡寫《沁園春》詞祝賀毛澤東70大壽,《中南海收藏書畫集》的第一頁乃是沈老寫給主席的書法。1966年文革中遭受長期迫害,被迫將自家著作、書稿、書法作品火燒水浸銷毀殆盡,1971年方才去世,享年88歲。
沈尹默工正行草書,尤以行書著稱于世。初學褚遂良,上溯北碑乃至魏晉書法,晚年融會蘇軾、米芾。精于用筆,清圓秀潤中有勁健遒逸之姿。倡以腕行筆,不主張模擬結構。于筆法、筆勢多有闡發,他崇尚晉代二王派書法藝術,并廣集歷代名書家所長,創立了獨特而典雅的個人風格,自成一家。郭紹虞先生評價他的書法是“運硬毫無凌角,用軟毫有筋骨,控制得法,剛柔咸宜,得心應手。”他的書法曾風靡全國,為后學者崇仰,其門生弟子眾多、桃李滿天下。胡問遂、蔣維嵩、楊廷福、周慧珺、費聲騫、李其德、瞿心安等都是他的弟子。
沈尹默還倡導書法理論,曾著有《歷代名家書法經驗談輯要釋義》《書法論叢》《二王書法》等,出版主要書法集、字帖有《沈尹默法書集》《沈尹默手書詞稿四種》《沈尹默入蜀詞墨跡》等約二十種。詩詞著作有《秋明室雜詩》《秋明室長短句》等。沈尹默對近代書壇有著很大的影響。著名文學家徐平羽先生,謂沈老之書法藝術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無愧”。著名書畫家、鑒藏家謝稚柳先生認為:“數百年來,書家林立,蓋無人出其右者。” 沈尹默也能畫畫,尤精畫竹,但作品不多。(圖4—6)

圖4.沈尹默1964年作 行書 毛主席詞句 鏡片(2014年敬華862萬元成交)

圖5.沈尹默 贈周作人“苦雨齋”鏡心,尺幅31×56cm(2014年匡時97.75萬元成交,2011年嘉德74.75萬元成交)

圖6.沈尹默 墨竹圖 鏡心,尺幅74.5×25cm(2014年翰海9.2萬元成交)
藝術市場的紅人
沈尹默的存世作品較多,且很早就在市場上出售。九十年代大陸藝術品拍賣興起后,他的書作開始在拍賣場上露面,1994年北京翰海曾推出沈的《行書》四屏以8.8萬元成交;1995年《行書錄論書法四則》手卷以6.6萬元成交。以后,隨著他的書作頻頻在拍賣場上露面,其作品的價格有較大的波動,1997年《行書臨藍亭序》在中國嘉德拍賣會上以2.2萬元成交。
步入21世紀后,沈尹默的作品已成為各大拍賣行的固定拍品,作品價格也有一定的上揚,如2003年沈的《行書七言詩》在朵云軒獲價4.95萬元;2004年《行書七言對聯》在翰海獲價4.35萬元;2005年《行書》手卷在上海東方拍賣會上獲價18.7萬元;2007年《行書蘭亭序集》在北京匡時國際獲價95萬元。尤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沈1941年《為張充和作各體書》橫幅在西泠印社以140萬元成交,首次價格突破了百萬元大關。2013年《五言楷書對聯》在朵云軒以64.6萬元成交。2014年沈尹默贈周作人“苦雨齋”在北京匡時推出,盡管只有三個字,但受到眾多藏家的青睞和追捧,最后被一藏家以97.75萬元收入囊中;同年,在上海敬華拍賣會上,沈尹默1964年作的《行書毛主席詞句》鏡片以高達862.5萬元成交,創當時沈尹默作品的市場最高價。2019年《行草毛澤東詞七首》鏡心更是將最高價提升至1575.5萬元的天價。
沈尹默也能繪畫,但作品不多, 2006年《風竹圖》在上海崇源獲價2.75萬元;2014年《墨竹圖》 鏡心尺幅不到2平尺,在翰海獲價9.2萬元;2018年沈1948年作《桐蔭叢篁》鏡心(尺幅約2平尺)在中國嘉德以36.8萬元成交,價格相當理想。 鑒于沈尹默在21世紀文化藝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他的作品繼續走紅市場是完全值得期待的。(圖7—9)

圖7.沈尹默1966年作 行草毛澤東詞七首 鏡心,尺幅125×250cm(2019年保利1575.5萬元成交)

圖8.沈尹默《楷書四言聯》(2014年蘇富比32.5萬港元成交)

?圖9.沈尹默《行書王維詩》鏡心,尺幅63×30厘米(2019年保利103.5萬元成交)
朱浩云2020年4月12日寫于海上五棲齋
朱浩云簡介:
朱浩云是藝術和收藏市場分析人士。1961年5月出生于杭州,浙江紹興人,居住上海。筆名:好運、水天、一俊、曉波、正年等。現任民革中央畫院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古玩業商會理事,上海綜合開發研究院收藏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上海名家藝術研究協會理事,上海名家書畫院副院長,上海張大千研究會理事,四川張大千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雅昌藝術網等多家媒體專欄作者。2013年在《收藏》雜志舉辦收藏20周年慶典上榮獲“耕耘力大獎”。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