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謝塵事,文人常常案頭燃香,投老于 林泉書齋。書室中當置有幾、椅、香爐如意、筆硯文具、畫卷墨軸、金石碑帖 —— 醉意此間,可謂文心昭昭。
器陳案上, 一場以 “ 得趣 ” 為主題的文房雅集,是乃古人 “書齋” 與 “心齋” 之間交相關照的對話,于西泠網拍·藝是四月線上大拍即將發生。

文人于書齋之中自處, 閑居理氣,得趣有三 : 物趣之妙,在于伏案觀賞案頭之物,古人旦坐書房,如置山水之間也;人趣之樂,乃文人眼落筆及之處,寄情景物,臥游暢神,方能釋得清懷;天趣之要,非筆所能盡、物所能及,養胸中寬快,意思悅適,得前賢萬趣。
“ 得趣 · 文人書齋雅玩專場 ” ,是為本次西泠拍賣特別推出的特色概念型文人書齋雅玩專場,也是西泠網拍在追尋高品質線上文物藝術品拍賣的發展進程中,精心籌備的一個延續江南文人標識性格調的專場。
藥翁名繪 覺老精雕
山水繾綣 文房動人

李研吾上款唐云畫沈覺初刻紫檀山水人物筆筒
銘文:研吾屬 覺初刻 唐云畫 癸丑之秋
高:14cm 口徑:11.3cm
來源:此拍品為研樸堂主人舊藏,由其家屬友情提供。說明:筆筒為紫檀整挖而成,材質致密油潤,色澤沉穆,圓口直壁,下承三隱足,形制簡約大氣。筆筒圖案為著名畫家唐云所繪,刻者為海上竹刻大家沈覺初。筆筒上部陰刻銘文:“研吾屬覺初刻唐云畫 癸丑之秋”。上款人簡介:李研吾(1916~1987),研樸堂故主,山東萊西人,原名李樹田。和唐云、來楚生、謝稚柳、關良、陸儼少、林風眠、程十發、徐孝穆、陸儼少、陳佩秋等大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以平刻技法展現了一幅親切動人的山水畫卷:山間小屋,門前花木掩映,屋后修竹成篁,小溪、石橋、三兩行人。
隱幾拂塵 如意雕飾
擺于書齋 以作清供

清早-中期·白玉浮雕仙翁童子如意
如意主體長:34.3cm 玉佩長:5.5cm
來源:倫敦蘇富比。
說明:此如意由白玉所制,頭部剔地浮雕出一幅奇石巨松的山水清景,畫面中仙翁與童子并立,俏皮活潑。柄身延續浮雕山水,背面亦陰刻山水。如意柄部底端以活環工藝連接一塊玉牌,玉牌雙面浮雕童子持磬等圖案,寓意吉慶有余。
參閱:清中期玉福壽如意,北京瀚海1997年秋拍中國古董珍玩專場,LOT0963。
一爐一坐 置石桌上
坐而不圍 一忘一齋

利國偉爵士舊藏 清乾隆·白玉仿古三犧獸面足鼎式蓋爐
帶座高:11.3cm 高:8.8cm 通徑:13.8cm
來源:香港蘇富比利國偉爵士舊藏。
說明:蓋爐取材上等白玉,玉質細膩潔白,如膏如脂。爐身廣口圓腹,下承三獸面足,腹部立對稱雙。爐蓋呈覆盅形,蓋面等距高浮雕三只臥牛,雕工精湛,為清乾隆時期宮廷仿古之杰作。原配紅木嵌銀絲束腰底座。
藏家簡介: 利國偉爵士(1918-2013),香港著名銀行家、教育家、慈善家及收藏家,曾推動香港順利回歸,為1997年首批獲頒大紫荊勛章的十二人之一。其藏品以明清瓷器與清代御制玉器為主。
八寶蘊吉祥 云龍顯崇光
雕琢盡典雅 書齋數絕倫

清·牡丹堂舊藏紅翡高浮雕海水云龍八寶紋蓋盒
高:4.7cm 直徑:12.5cm
來源:1.牡丹堂舊藏;2.香港蘇富比。
說明:蓋盒精雕細琢,取紅黃翡為材,局部橙紅,其色澤明麗、質地細膩。蓋面高浮雕海水云龍以及八寶紋樣,巧妙絕倫。八寶是藏傳佛教中象徽吉祥的器物,又稱為“八吉祥”。藏者簡介:牡丹堂藏中國玉器涵蓋時間極廣,上溯新石器時代,下至十九世紀。他的藏品曾于2004年英國巴斯東亞藝術博物館出展,并由香港藏家霍璽(Angus Forsyth)珍藏逾二十載。
蓋綠盈盈 目色炯炯
其安其順 且賞且瞳

清·翡翠鵪鶉蓋盒
高:6.6cm 長:8.5cm
說明:蓋盒由整塊翡翠雕刻而成,鵪鶉綠意盈盈,內部掏膛為蓋盒,子母口,以鵪鶉腳爪為底。雙目炯炯,體態豐潤,周身羽翼刻畫極精,纖毫畢現。鵪諧音“安”,為清代玉器喜用吉祥紋飾。此翡翠蓋盒用材精良,為清代翡翠器物中的精品。置于案頭,實用與賞玩俱佳。
樵子坐松問 漁夫高古答
身處江湖遠 案上天下事

清早期·壽石仙館藏竹雕漁樵問答圖筆筒
高:15cm 口徑:10cm
鈐印款識:壽石仙館藏說明:漁樵問答為清早期廣泛出現于書畫、瓷器與竹木雕刻題材。此筆筒以一段致密竹節所制,皮殼熟舊滋潤,泛棗紅色,以天然橫隔膜為底,口底微侈,下承三矮足。采用薄地陽文技法,精刻古松蒼勁、樵夫高坐松。背部以鈍刀簡潔線條陰刻出山巒層迭,其上鈐印 “壽石仙館藏” 六字,壽石仙館為清代文人潘瀚書齋名。款者簡介:潘根石,清代文人,名瀚,字根石,宜陽人,居濟南,與王子亨等友善,工書法,善山水,能篆刻。
英石溝壑 白玉清疏
牧牛歸隱 天人得趣

清·竹雕松下童子牧牛擺件
帶座高:7.5cm 帶座長:9.5cm 高:5.4cm 長:9cm
說明:拍品由竹根所雕,質地致密,包漿溫潤。雖形制小巧而氣象宏大。巨松依峰而立,樹干虬曲向上托舉翠蓋如云。樹下二牛,背騎牧童,生動可愛。
竹雕置于書案之上,山川田園之趣觸手可及,深得文人竹雕旨趣。在方寸之間巧妙布局,細節刻畫一絲不茍,實為清代竹雕藝術精妙之作。拍品原配紅木束腰卷草紋底座,更顯典雅精致。
樓臺亭榭 若無字標題
花柳山水 斷不能生色

清· “養性軒”書房匾
長:93.5cm 寬:30.5cm
銘文:養性軒 古皖鄧石如 鈐印:鄧石如(朱) 頑伯(朱)說明:匾為木質,質地滄桑感明顯。上書“養性軒”三字,字體內填綠漆。落款“古皖鄧石如”,篆體朱文鈐印“鄧石如”、“頑伯”。 包師臣《國朝書品》列鄧石如隸書為清代第一。觀此匾額,字大徑尺,筆力雄強,結體茂密,氣息高古醇厚,為書家經意之作。懸于書房之內,渾穆靜雅之氣頓生。
石令人古 如入深巖絶壑中
英石之妙 縮于案頭觀皺瘦

明或更早·英石供石擺件
1.帶座高:29.5cm 2.帶座高:34cm
說明:此英石石質細膩,皮殼老熟,潤澤沉著。石上白筋布紋橫呈,微泛黃,可見年份久遠。其狀玲瓏透空,峰巒洞穴皆具。此供石附雙紅木底座,可橫可豎,尤為難得。
英石之美亦常被古人吟誦,宋·趙希鵲《洞天清祿集》云“怪石小而起峰,多有巖岫聳秀欽嵌之狀,可登幾案觀玩,亦奇物也。” 溝壑叢生,筋骨處,如見天地之格,盡顯皺之妙趣,此英石擺件縮千里于案頭,令人遐想。
硯者濡墨 淌池文雅
春色滿紅 清供必備

清·盧葵生制漆砂嵌寶花鳥紋抄手硯
硯高:4cm 硯長:13.5cm 硯寬:9.5cm
款識:仿宋宣和內府制
鈐印:葵生(硯側) 盧葵生制(硯蓋底部)
說明:此硯為清代漆砂硯名家盧葵生所制,硯身光素,內含閃光砂粒,手感輕盈。硯側陰刻隸書款“仿宋宣和內府制”,另有鈐印“葵生”。可見此硯為仿宋宣和內府硯式,作抄手式,開淌池,造型文雅。
原配漆制天地蓋,以朱漆為地,色澤濃郁雅正,其上嵌寶作花鳥紋飾。蓋底為黑漆,鈐朱漆四字款“盧葵生制”。硯蓋內面有墨書:春色滿□□□紅,其中三字已漫漶難辨。
古人心齋 四壁坐忘
石渠古硯 不染塵氛
有趙希鵠《洞天清錄》原序 :「 嘗見前輩諸老先生多畜法書、名畫、古琴、舊硯,良以是也。」書齋之中, 文房四士中有一方好硯, 永遠是文人取法古人妙跡的相依。

清·乾隆御銘仿古銅石渠硯
硯高:5.5cm 硯長:17.5cm 硯寬:14.5cm
硯底銘文:呂叟應曾煅制來,夔為蟠以玉為胎。石渠天祿人爭羨,誰果不孤視草臺。乾隆已亥御題。古香。□。
說明:有清一代尚古,內廷多有以瓷玉等器仿三代鼎彝者。此硯形制長方形,頗為少見。除印堂為本色外,通體敷飾仿古青銅器皮殼,古綠斑駁,包漿渾厚。硯堂深凹,四周起寬棱,內起長方形墨堂,寬棱與墨堂間有寬溝,謂之「石渠」。硯體四面以雷紋為地,其上飾有變體夔龍首。此拍品原配舊木盒。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文房四寶紙硯》第146、147頁,故宮博物院,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
明窗凈幾 篆香居中
香之為用 其利最溥

清·竹雕松下高士圖香筒
高:21.8cm 直徑:5cm
說明:此香筒截取竹材所制,皮殼深邃,原配牛角鑲扣口、座,用材考究。香筒施以深浮雕兼透雕法,刻露精深,巧窮毫發;直徑不過半尺,有著千尋壯闊得氣勢,真是神乎其技。通景以松下高士為主體,景象悠遠靜謐,山石嶙峋,高士棲身山林之間,怡然自得,頗符合文人的心理意趣。

清中期·大明宣德年制款銅橋耳爐
高:10cm 通徑:15cm 重1736g
款識:大明宣德年制
說明:此爐整體造型寬扁穩重,典雅沉著。雙耳斜朝上立于口沿,耳廓渾圓如橋,側看則如鳳眼微啟。唇口,頸部微內收,爐頸與爐腹線條交接圓滑,爐腹渾圓飽滿,玲瓏有致,隨即下收,平底,順勢凸起三粗壯乳足。此爐皮殼尤為精彩,整體呈現出在熟栗殻色與棗紅之間自然過渡的色澤,寶光內蘊,手感沉實穩重,可知銅質之精純細膩。爐底開方框,內鑄“大明宣德年制”三行六字楷書,字體方正碩大,頗有金石之氣。實為清中期仿宣德爐中難得之珍品。

清·水晶雕獸首活環耳三足香爐
帶座高:18.5cm 高:14cm 通徑:16cm
來源:西泠拍賣2009年第1818號拍品。說明:此爐以碩大的水晶料雕琢而成,掏膛規整,瑩潤通透。活環上描金工藝,更顯晶瑩光潔,華麗端莊。爐帶覆碗式蓋,蓋體高聳,爐蓋上浮雕如意靈芝,下系三活環,取如意吉祥之美好寓意。蓋緣外設凸唇,內設企口以便于爐身相蓋合,蓋爐唇邊皆以回紋修飾。爐身兩側雙獸耳活環,獸眼凸出,翹鼻,大耳,巨口。爐底下承三獸足,敦實厚重,原配紫檀梅花紋底座。本品線條圓潤流暢,內膛規整,非良工而不能為,為清代水晶制品之佳作。
臥牛匍匐 渾然一體
置之高閣 獨享清歡

西漢·黃玉紅沁臥牛把件
高:3.6cm 長:7cm
來源:香港藏家舊藏。說明:為黃玉所制,玉質極為細膩致密,光氣渾厚。整體受沁泛紅,更顯色澤動人,尤其頭部沁色濃郁若瑪瑙,深入肌理,造化之工。器身還保留了多處管鉆打孔的痕跡,令人想見兩千前的制作工藝之繁復。此拍品無論從玉質、沁色、雕工到整體藝術性,均堪稱難得一見的西漢玉器上乘之作。參閱:西漢玉牛,陜西省歷史博物藏,《中國出土玉器全集》(陜西卷)第159頁,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寸木堅棐 型能鎮物
削玉圭詩 靜氣宜人

清·子靜款白玉詩文嵌紫檀鎮紙
紫檀長:15.2cm 寬:4cm白玉長:13cm 寬:3cm
銘文: 寸木堅貞棐人陳,型能鎮物靜宜人,若教削玉同圭鎮,寶氣真看席上珍。乙未春三月。湘蘭仁兄大人雅屬即希正之。子靜釋清懷。贊宸。說明:此鎮紙紫檀面原嵌白玉,紫檀木紋呈虎皮紋。白玉嵌飾上鐫刻詩文,端莊典雅,是一件高雅清逸的文房實用器物。
高士放舟 為己之齋
卜居幽壑 避世之所

清中期·黑漆嵌螺鈿亭臺人物插屏
硯高:4cm 硯長:13.5cm 硯寬:9.5cm
銘文: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說明:屏心呈長方形,下端作兩如意形開窗。整器以黑漆為地,屏心嵌飾人物故事圖案,遠景為流云梅花,近景為亭臺樓閣,畫面被一條小河分隔開來,一座小橋連接兩岸,橋上正有兩位身著華服的長者往對岸走去,前有仆從執傘,后有仆從捧書。人物臉部、服飾鑲嵌精致,神態兼備,衣褶表現自然逼真。整幅黑漆色澤典雅莊重,間配以螺鈿裝飾,正是《髹飾錄》所謂之“分裁殼色,隨彩而施綴”的做法,于古樸器型之間呈現優雅富貴之態。
南窗日暖 軟藤坐面
一幾一椅 見其風致

清早期·櫸木燈掛椅
高:94cm 椅面長:49.5cm 椅面寬:38cm
說明:此燈掛椅為直搭腦,一木刻出三段相接之狀。靠背雕刻圓壽字,巧取益壽延年之美意。弧度柔和自然,軟藤坐面,冬暖夏涼,明式家具以人為本,此為一例。此椅的四根管腳棖中,前面一根最低,便于踏足,匠師們常稱之為“步步高”。 參閱:王世襄 《明式家具研究》圖版卷 P44,甲54,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年。
齋有古意,人有古風。 身居其內,明心悟性。
焚香看畫,一目千里,云樹藹然,臥游山水。
讀數行吟,此書齋中樂事也。
西泠網拍·藝是「四月大拍」
敬請關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